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心理健康論文>

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兒童心理理論是近年來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熱點,探討心理理論對兒童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篇一

  《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初探》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心理理論的概念內(nèi)涵及緣起發(fā)展,然后對其研究的主要理論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心理理論實證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最后對心理理論的未來研究趨向進行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展望。

  關鍵詞:兒童;心理理論;錯誤信念

  中圖分類號:G4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26(C)-0195-03

  兒童心理理論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繼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研究和元認知研究之后,又一個研究兒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發(fā)展的新視角和新范式,這項研究是兒童社會認知發(fā)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些年來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熱點。

  一、心理理論的緣起

  Happe等人認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tài)(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圖、感知、知識、情緒等)的認識,并由此對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1]。心理理論是兒童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推理,推知他人的意圖和信念,通過推測心理狀態(tài)而預測他人行為的能力。心理理論在人們的相互關系之間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論發(fā)展良好的個體可以根據(jù)他人的思想和需要解釋他人的行為,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能力[2]。

  (一)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的研究及影響

  在《行為與腦科學》(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1978年卷中,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報告了一個檢驗黑猩猩是否擁有他們所謂的“心理理論”的研究。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將“心理理論”界定為:某個個體具有心理理論時,意指該個體將心理狀態(tài)歸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物種)。在研究中他們宣稱黑猩猩能夠將心理狀態(tài)歸因于他人,因為他們的被試Sarah能夠在某種實驗情境中表現(xiàn)出對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基于心理狀態(tài)歸因的行為認識,“不是復雜的或高級的行為,而是一種原始的行為”,并提出了幼兒是否也具有這樣一個心理理論的問題[3]。

  之后他們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批評,評論中三位哲學家(Bennett,1978;Dennett,1978;Hurman,1978)獨立提出,只有采用類似下述程序,才可能發(fā)現(xiàn)某一動物是否擁有信念的概念:動物被試看到某一個體將某個物品置于A處,然后離開;然后在這一個體不在現(xiàn)場的時候,被試看到另一個體將物品從位置A轉移到位置B;如果這個時候動物被試表現(xiàn)得好像預測第一個個體將在位置A,而不是在位置B尋找物品,才可以認為被試擁有了某種信念認識。這一程序構想就是現(xiàn)在的經(jīng)典錯誤信念任務之一“意外轉移任務”的設計藍本。

  (二)兒童錯誤信念的緣起

  80年代早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韋墨和伯納(Wimmer&Perner,1983)以上述測驗程序的構思為藍本,設計了著名的“錯誤信念經(jīng)典任務”,即“意外轉移任務”。他們采用這種任務探究了兒童基于他人關于某一客體位置的錯誤信念而預測其行為的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小于5歲的兒童常常作出錯誤判斷;以后的研究表明:能否認識到故事人物擁有錯誤信念的年齡分界線為4歲。

  另一測驗(糖果盒故事)驗證了上述的結果(Perner,Leekam,&Wimmer,1987),實驗者向被試出示了一個盒子(如糖果盒),從盒子外觀不能知道盒子內(nèi)的內(nèi)容,并問被試盒子里是什么。在被試回答為“糖果”后,實驗者打開盒子,讓被試知道里面是鉛筆,然后將鉛筆放回盒子,并問被試:其他孩子在打開盒子之前,會認為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研究發(fā)現(xiàn),小于4歲的兒童常常作出錯誤判斷――“鉛筆”。這種任務也一樣可能出現(xiàn)這種錯誤,在看到盒子里的真實內(nèi)容后,斷定自己一開始就認為盒子里裝的是鉛筆。

  二、“心理理論”的理論模型

  心理理論的發(fā)展理論面臨一個更為特異的問題,即兒童是如何習得意圖狀態(tài)的認識的。以下將呈現(xiàn)相關的五種理論觀點:

  (一)理論論

  理論論是對兒童發(fā)展著的心理理論的一種理論解釋,該理論的核心論點是:兒童對心理的認識或者理解在本質上是像理論的,具有與一般科學理論同樣的基本特征。理論論強調經(jīng)驗在塑造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經(jīng)驗能為兒童提供其不能理解的心理狀態(tài)的信息,這些信息最終致使兒童理解這種心理狀態(tài)并修正和改進他們已有的心理理論[4]。

  (二)模擬論

  模擬論認為兒童是通過模仿來了解他人心理的,通過內(nèi)省來認識自己的心理,然后通過激活過程把這些有關心理狀態(tài)的知識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過程是指兒童能夠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來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模擬論強調心理模仿過程在獲取社會認知知識與技能上的重要性。此該理論認為,兒童的假裝游戲或角色采擇訓練,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越來越高級的心理理論[5]。

  (三)模塊論

  模塊論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兒童心理理論的起源,該理論認為兒童心理理論是一種內(nèi)在的能力。在個體出生的時候,心理理論以模塊的形式存在于個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兒童需要通過先天存在的模塊化機制在神經(jīng)生理上達到成熟,從而獲得對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經(jīng)驗對心理理論的出現(xiàn)只起到觸發(fā)作用。模塊論可以較好地解釋心理理論發(fā)展與其他認知發(fā)展領域之間的分離,但它們難以解釋關于社會經(jīng)驗的影響方面的發(fā)現(xiàn),比如關于接受口頭教育的聾童的發(fā)展延遲問題。因此,模塊論本身的發(fā)展也有兩個階段:1、心理理論先天模塊觀;2、修正的模塊觀。模塊論獲得的最強有力的支持之一是對自閉癥兒童的問題作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有關自閉癥的相關研究表明,自閉癥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論,同時他們還存在相應的神經(jīng)生理缺陷,這支持了心理理論特化模塊先天就存在的的觀點[6]。

  (四)匹配理論

  匹配理論認為心理理論的發(fā)展是有前提條件的,即兒童需要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中都處于一定的主體地位,并且是等價的,即兒童在心理活動情境中,逐漸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中的相似性。通過不斷觀察和再認,兒童對這種等價關系的認識能夠不斷發(fā)展,從而逐漸獲得關于心理生活的知識[4]。

  (五)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交流,尤其是成年人或者同齡人中的年長者和兒童的交流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把這種成年人或年長者占主導地位的交流稱為“主導性社會交流”。主導性社會交流與匹配理論不同,其并不是一種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一般來說成年人或年長者對兒童的影響力較大,因此處于主導者的地位。主導性社會交流對兒童的心理理論起著引導及矯正的作用。

  以上五種理論各有千秋,其都從各自的角度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行了解釋,孰優(yōu)孰劣各家說法不一。當前理論論、模擬論與模塊論是最具競爭優(yōu)勢的三大理論。李小晶等人認為把上述五個理論結合起來將成為一種比較全面的觀點。理論論被稱之為一種理論,強調心理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及相關性;模塊論的興起主要建立在對自閉癥兒童的觀察與實驗之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驗事實根據(jù);模擬論強調心理理論的生理基礎的,強調模仿的重要性。匹配理論強調理論的形成是建立在等價的主體地位之上,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對心理理論發(fā)展中的社會交流問題進行了限定,匹配理論和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可以看作是對理論論的一種補充[4]。

  三、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論的研究是一個逐步拓展的過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5歲的兒童,并只對錯誤信念、表面―現(xiàn)實和視覺觀點采擇能力的發(fā)展進行研究,之后隨著研究的深入又發(fā)展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對象都有拓寬。

  陳英和在研究中曾提到:一般認為,兒童在4歲時就獲得了“心理理論”能力。早期關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年齡以及不同任務帶來的結果差異等方面問題的探討上[7]。近期研究的焦點轉移到對兒童“心理理論”的影響因素、發(fā)展機制、在特殊群體上發(fā)展差異及心理理論的干預性研究等方面。

  陳健芷,李巍巍的研究結果表明:5歲兒童在說服他人時較少使用心理理論能力;兒童從7歲開始使用心理理論的能力急劇提高,可見7歲是兒童使用心理理論能力的關鍵期;9歲以上兒童已經(jīng)基本具備使用心理理論的能力;并且兒童在面對不同地位的說服對象時,并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但面對地位高的說服對象(如父母)時表現(xiàn)得則略差一些[8]。

  張婷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區(qū)分自己心理狀態(tài)和他人心理狀態(tài)能力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混合成分執(zhí)行功能與這一能力的密切聯(lián)系上。在錯誤信念發(fā)展的早期,執(zhí)行功能與錯誤信念理解能力的關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執(zhí)行功能與對自己錯誤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記憶的執(zhí)行功能與對他人錯誤信念理解能力”這兩對聯(lián)系上[9]。

  莫書亮,蘇彥捷在研究中曾指出衡量心理理論能力的任務大多是言語任務,即使有一些是非言語任務,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很難完全排除語言的影響。很難把語言和心理理論完全剝離開來,以便了解在二者的關系中誰是更加基礎性的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怎么衡量是否存在內(nèi)部言語,以及內(nèi)部語言起什么樣的作用,相對于外部言語而言,它的作用機制也許更能體現(xiàn)出心理理論操作過程的特點。所以今后的研究應該加強對特殊人群(如失語癥病人)的研究,進一步考慮個體對意圖、情緒等心理狀態(tài)的知覺和推理中語言所起的作用,以便從更廣泛的心理層面來探討語言能力與心理理論在個體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的關系[10]。

  任真對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進行了充分的研究,結論指出:和同等言語智力水平的正常組兒童相比,自閉癥組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明顯落后于正常組的兒童,說明自閉癥兒童存在嚴重的心理理論缺損;自閉癥組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水平要遠遠低于正常組兒童,但是兩者的發(fā)展序列基本一致,這與Sparrevohn等人的研究結論一致;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和年齡、言語智力的相關都顯著,但在控制年齡因素后和言語智力的偏相關不顯著;言語智力可能是理解心理理論任務所必需的,但不是通過心理理論任務的充分條件[11]。

  四、心理理論實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心理理論發(fā)展的階段觀讓人存在一定的質疑。Mitchell認為,不同的操作要求可能會影響到兒童認識錯誤信念的年齡閾限[12]?,F(xiàn)有測評心理理論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實驗法,測量任務主要采用故事法。具體是通過一些木偶道具、玩具模擬故事場景,或者是通過圖畫卡片說明故事情節(jié)過程,然后向被試提一些問題以確保其對故事信息的準確理解和記憶,然后提問測驗問題。“錯誤信念”任務測量的是兒童的社會理解水平,主要是讓兒童聽一些短故事,回答關于理解心理狀態(tài)、情感或錯誤信念的一些問題。

  在實證研究中,如果主試需要向被試講解故事,這對實驗的整體操控和主試的能力將會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實驗中的研究對象是3―6歲的兒童,他們的各項心理機能正在發(fā)展但尚未成熟,那么在研究中做到完全的實驗室研究是非常困難的,在實驗中一般采用多個主試參與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就很難控制不同的主試對被試產(chǎn)生的影響。例如:主試對指導語的表述(語速、語調、重音、停頓等)不同,這時對被試是否會造成暗示將不可估計。那么是否能夠克服這一問題呢?或許我們可以將實驗程序中的故事情節(jié)設置為動畫形式,然后由主試將被試的注意力引向屏幕,再播放動畫畫面,放映結束后主試向被試提問題,為了避免兒童受到短時記憶差異的干擾,可以在提問過程中輔助相關的圖片。這個設想是否成立還沒有驗證,因為兒童心理理論實驗任務的重測效度很低,我們對同一名兒童進行兩次相同的實驗任務似乎不太合理。

  五、對心理理論研究的展望

  兒童心理理論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幾十年的發(fā)展歷程使得“心理理論”的研究走上了成熟的道路。如今,“心理理論”的概念、理論模型、研究范式及發(fā)展機制等方面都趨于成形,心理理論成為眾多研究者都熟知的一個領域,也是一個多產(chǎn)的研究領域。關于心理理論的研究領域可以向更廣闊的空間擴展,它的研究也將會更有意義和價值。

  首先,心理理論是兒童對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的推理或認知,研究心理狀態(tài)的每個方面與信念認識的關系是心理理論研究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并沒有涉及到心理狀態(tài)的每一個領域。例如在注意、想象、意志行為、需要、氣質、能力等多個方面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上。并且一些認知研究領域與心理理論的關系如何,也是需要多加關注的,例如元認知、內(nèi)隱認知等與信念認識的關系很有必要研究。

  其次,一些早期的實驗任務信息量往往過大,且過于復雜,這樣難免導致兒童理解困難。因此在今后的實驗任務設計上可以設計一些兒童容易理解的簡單實驗任務。另外,過去的研究一般使用言語性任務,研究表明兒童心理理論能力和言語技能有一定關系,所以這很有可能低估言語理解有困難的兒童和聾童的心理理論能力,如果使用非言語性任務進行研究或許能獲得新的突破。

  最后,盡管心理理論發(fā)展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廣,所涉及的年齡范圍也越來越寬,它的研究從兒童期、青春期一直擴展至成年期,但毋庸置疑,心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年齡階段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是兒童早期,迄今最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來自對該年齡段兒童的探究。當然,有關心理理論的研究不只打開了年齡的界限,而且對特殊兒童(如自閉癥兒童、聾童等)的研究也逐步走熱,關于特殊兒童的研究雖然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總會讓人非常欣慰,當能夠給予特殊兒童及他們的家庭些許建議時,我們的研究就是有意義的。在研究中我們可以將對正常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與對特殊兒童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以便于能夠更好地理解心理理論的發(fā)生機制及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促進特殊兒童心理理論能力的發(fā)展,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雖然現(xiàn)在關于心理理論特殊群體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確切的影響因素及發(fā)展機制還沒有定論,但是我們應該相信這方面的研究會越來越多的,研究的成果或大或小,但滴水穿石的逐步研究總會慢慢地揭開“特殊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的面紗。

  綜上所述,心理理論的觀點自提出至今,在理論建構、實驗范式、應用研究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期待著有關“心理理論”的研究能夠邁向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教科院

  參考文獻:

  [1]Happe.,Winner E., 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2]丁艷云,趙俊峰,李培.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7(10):86-90.

  [3]鄧賜平.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19.

  [4]李小晶,李紅等.兒童心理理論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中國臨床康復.2005,9(12):157-159.

  [5]陳友慶.心理理論的研究概述.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5):31-38.

  [6]Frith,U.,Happe,F.(1995).Autism:Beyond“Theory of Mind”. In: Mehler, J. ,&Frank, S. eds. Cognition and Cognition,The M IT Press, 1995,13-30.

  [7]陳英和,姚端維,郭向和.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3:56-59.

  [8]陳健芷,李巍巍.5―9歲兒童在稅負行為中使用心理理論能力狀況的研究.心理科學.2009,32(2):375-377.

  [9]張婷,吳睿明等.不同維度的執(zhí)行功能與早期心理理論的關系.心理學報.2006,38(1):56-62.

  [10]莫書亮,蘇彥捷.心理理論和語言能力的關系.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2:86-90.

  [11]任真.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信息整合的關系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12]Lewis C,Mitchell P.Children’s early understanding of mind:Origins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NJ:Erlbaum,1994.

  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篇二

  《基于兒童心理學的立體書籍設計研究》

  摘要:書籍,承載知識的文化產(chǎn)物,其外在的立體形態(tài)及內(nèi)部的立體結構同文字與圖畫信息一起,成為了與讀者交流最為直接的載體。本文研究的幼兒是3-6歲的幼兒立體書籍是結合了書本和玩具兩種屬性的書籍形式,在形態(tài)結構上展現(xiàn)出極為豐富的多元性和變化性,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超越二維的立體化空間,讓他們感受到視覺,觸覺等感官刺激,進一步促進了他們的認知發(fā)展。通過分析幼兒感知覺認知特點與書籍形態(tài)設計的關系用于指導幼兒立體書籍設計。

  關鍵詞:兒童心理學;本能認知;立體書籍

  一切與眼睛有關的視覺活動都可以理解為閱讀。福勒認為閱讀是一種發(fā)現(xiàn)行為。對于幼兒來說,早期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僅是增加知識,使幼兒對圖書和文字產(chǎn)生興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通過多種途徑,認識和接受各種信息,為大腦的發(fā)育,今后的能力發(fā)展打下基礎。[1]

  幼兒的閱讀行為是對作品在空間范疇內(nèi)的瀏覽。閱讀具有“游戲”的性質。即用一些代碼去取代文本原有的代碼,閱讀過程不僅是簡單的視覺“解碼”,而是視體驗的“再編碼”。所以,當我們的書籍設計指向3~6歲幼兒這一特定的對象時,就有必要根據(jù)我們研究所依據(jù)的認知發(fā)展的理念,探討書籍如何以它的形態(tài)完成對于幼兒認知需要的滿足,實現(xiàn)早期的教育。

  一、人的需求層次

  人的需要是多層次的,其中包含物質的和精神的不同層面,需要作為人的本性需要是人對世界作用的尺度和中心,也是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必然表現(xiàn)。[2]

  唐納德A・諾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設計》中,指出人類認知物品的三個層次,分別為:本能水平――物品的外觀表現(xiàn);行為水平――物品的內(nèi)在行為(功能等);反思水平――物品對人的思維、情感的影響意義。[3]三種水平的關系是依據(jù)時間先后順序,依次是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最終反思層又反作用于前兩者。這一規(guī)律揭示了人們對物品認知的規(guī)律以及什么樣的物品能夠激發(fā)人們的喜愛。

  結合認知的需要,幼兒書籍設計也應在形態(tài)上滿足幼兒本能、行為以及反思三個層次的需求。

  二、幼兒本能層認知與書籍立體設計

  本能認知是指瞬時的情感效果,喜歡或是厭惡。在人的本能水平上,視覺、觸覺、聽覺等感覺處于支配地位。外形、形態(tài)、物理手感、材料質地和重量等感覺是重要的。

  (一)視覺認知特點在設計中的體現(xiàn)

  1.幼兒的視覺觀察

  英國語言哲學家古德曼指出:“眼睛并不是作為一架自動儀器單獨工作的,而是作為復雜多變的有機體的一個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得受到趣味的控制。它選擇、舍棄、組織、辨別、聯(lián)系、歸納、分析、構筑。與其說是反映,倒不如說是接納和創(chuàng)造。”[4]

  幼兒的視覺是經(jīng)由吸引而始,通過感覺一知覺一思維是對各類視覺符號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是靜止的“看”,書靜而視點不止。通過幼兒視點的不斷變化,不同色彩的刺激,距離的時近時遠,和翻閱時的空間流動,多側面,多形式感的知覺就在閱讀中產(chǎn)生。

  2.視覺認知特點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

  由皮亞杰理論可以看出,早期幼兒的智力發(fā)展主要靠通過與周圍環(huán)境的感覺運動接觸,即通過他加以客體的行動和這些行動所產(chǎn)生的結果來認識世界。也就是說外界的刺激,主要是能夠調動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的刺激,能夠滿足幼兒生理需要;隨著幼兒的手的靈活性的發(fā)展,滿足孩子的探索,手與眼的配合,有助于幼兒從反射運動期向智慧運動期過渡,促進幼兒大腦及智力的發(fā)展。[5]

  根據(jù)上述的發(fā)展特質,書籍設計應有如下特點:

  這一時期的幼兒書籍設計可以采用多種繪畫風格,如寫實的、具象的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力和審美能力。目前幼兒書籍中的圖畫部分,大都是世界上知名插圖畫家作品,他們運用各種材質,營造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熏陶。

  (二)聽覺認知特點在設計中的體現(xiàn)

  1.幼兒的聽覺覺認知發(fā)展

  人腦中主管視覺和聽覺的皮質,也屬于發(fā)育最早的區(qū)域之一,在出生后的第3個月便可望達到峰值水平。幼兒的聽覺認知不僅要求具有檢測聲音的能力,而且也要求具有感知不同聲音之間差異的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能聽到并辨別出聲音的差異,并對其作出反應。通常會從多種語言中覺察出基本的聲音來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精確。

  2.聽覺認知特點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

  最初在書籍中可加入簡單的兒歌,隨著幼兒其他各項能力的發(fā)育,幼兒慢慢會以聲音唱和或模仿你的動作。這時應該添加多種音樂節(jié)奏或多種聲音元素來幫助幼兒認知的發(fā)展。

  (三)嗅覺認知特點在設計中的體現(xiàn)

  1.幼兒的嗅覺認知發(fā)展

  研究表明:新生兒已能對各種氣味作出相應的各不相同的反應,如“喜愛”好聞的氣味,“討厭”或“躲避”不好聞的氣味。新生兒已能夠由嗅覺建立起食物性條件反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覺空間定位能力。

  2.嗅覺認知特點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

  已經(jīng)有嗅覺材料來實現(xiàn)人們對“書香”的渴望。這種方式就是用香料做成膠囊,摻入要用的油墨中,根據(jù)需要應用到書籍中去。這樣印刷出來的書籍就會帶有不同的香味,數(shù)據(jù)表明,絲網(wǎng)印刷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保持十年以上,膠印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維持一年左右。目前可供選擇的香味有各種水果、花草植物、飲料食品等等。

  幼兒書中也有很多加入嗅覺的元素。

  圖2帶香味的觸摸認知書

  (四)味覺認知特點在設計中的體現(xiàn)

  1.幼兒的味覺認知發(fā)展  幼兒都經(jīng)歷過口的敏感期,在這個時期里,幼兒把一切食物和非食物都放進嘴里,品嘗它的味道,感受它們的軟硬,冷暖。豐富著自己的認知世界。吃紙,吃書也是家常便飯。

  2.味覺認知特點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

  幼兒的認知系統(tǒng)的建立,要靠顏色,形狀和味道的對應來一步步逐漸完成。因此幼兒書的設計完全可以嘗試采用一些新的技術,把味道加入紙張,來完整閱讀過程中真正的味覺體驗。

  (五)觸覺認知特點在設計中的體現(xiàn)

  幼兒觸認知是建立在手部發(fā)育的基礎上的。

  手的技巧發(fā)展與心理是同步的,通過手的幫助,兒童的智力可以發(fā)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因此我們應在書籍設計中給幼兒一個能力的環(huán)境。

  1.幼兒的觸覺認知發(fā)展

  從生理上分析,幼兒的皮膚對外界的刺激相當敏感。從書開始與幼兒接觸,感覺器官就展開積極的工作,這一特點自然要求設計師在考慮書籍外觀的同時更要考慮到幼兒在接觸書籍時的特殊感覺。

  2.觸覺認知特點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

  早期教育理論認為,讓嬰幼兒盡早觸摸不同材質的物體,有助于刺激嬰幼兒增強對世界的理解和適應能力,刺激人腦加快發(fā)育。例如“材質書”多以書籍的主題來設計材質,如果主題是動物,內(nèi)頁就會用毛皮為材質讓嬰幼兒觸摸;如果主題是生活,里頭就會有各種材質的布料;其他還有籃球的材質、輪胎的材質、布或硬皮等材質。

  如英國Usborne出品顏色很鮮艷的一本觸摸數(shù)數(shù)認知書。本書設計成觸摸書,有凹凸不平塑料(河馬的衣服)、各種動物的絨毛、閃閃發(fā)光的亮紙等多種不同材質鑲嵌在書里,讓幼兒學習數(shù)數(shù)和認識動物的同時,一起來摸摸,孩子可觸摸到各種各樣柔軟粗糙的不同材料,并學習認識動植物和各種頗色,從而達到開發(fā)早期智力的目的。

  綜合以上分析,對于設計師而言,應盡可能使所設計的書籍在本能層次上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刺激載入美學性、趣味性符合兒童獨特的需求,使所設計的書籍給幼兒帶來滿足的心理感受。

  【參考文獻】

  [1]魯?shù)婪?#12539;阿恩海姆(美).藝術與視知覺―視覺藝術心理學[M].滕守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2]NORMAN.設計心理學[M].梅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NORMAN.情感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4]E.H貢布里希(英).圖像與眼睛[M].范景中譯.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196-201

  [5]皮亞杰.兒童心理學[M].吳福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80:112-131

  作者簡介:張瑩,1982年7月,女,河南省鄭州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包裝印刷系裝潢教研室教師。

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相關文章:

1.關于兒童心理學的論文

2.關于幼兒心理學的論文

3.有關兒童心理論文

4.有關兒童心理的論文

5.關于兒童心理健康的論文3篇

6.兒童心理教育論文

223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