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學的參考論文2500字
有關心理學的參考論文2500字
心理學是人類為了認識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門基礎科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有關心理學的參考論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心理學的參考論文2500字篇一
《學生管理中的心理學》
摘要:本論文旨在研究學生的管理工作。通過對群膽效應,感化效應,霍桑效應,青蛙效應的研究對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學有一定的了解并作出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學生管理;群膽效應;感化效應;霍桑效應;青蛙效應;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444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由于技工學校的學生素質整體偏低,技工學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更不容易。它要求班主任立足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了解學生實際,講究策略,研究方法。
多年的班主任經歷告訴我們,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除了要有過硬的理論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外,還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理論,重視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技工學校的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按照《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的要求,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要從加強基礎文明的養(yǎng)成教育抓起。班主任要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工作原則,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的做好德育工作。結合班主任工作實際,談談在學生管理中應該注意的幾個比較突出的心理學效應的應用。
一、群膽效應
幾個人共同行動,互相壯膽,敢于冒險,戰(zhàn)勝恐懼。做出獨自根本不敢做的事,就是群膽效應。
在學生管理的經歷中,常發(fā)生這樣群體事件。起初是兩個學生的小矛盾,然而,當事雙方找來更多的人幫忙擺事,使事態(tài)擴大,產生嚴重的后果和惡劣的影響。群毆事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生的。在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學生之間的矛盾,把矛盾解決在萌發(fā)的初始階段,避免矛盾升級,還要特別關注一些問題學生抱團,形成小團伙。遏制住事態(tài)的蔓延和發(fā)展,避免群體事件的發(fā)生。
二、感化效應
感化效應是一種正向刺激使人產生強烈激情的正向心理效應。如藺相如以讓路感化廉頗,廉頗以負荊請罪感化藺相如。學生個體的性格特點、成長的環(huán)境和經歷千差萬別。班主任要在不同的教育對象中頻繁的轉換角色。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里,了解自己的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開始喜歡這個老師所教授的科目,并且會努力把它學好。如何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呢?作為老師,最讓學生欣賞、佩服、敬重的,主要的還是正直的人品和過硬的素質。正如陶行知所說的“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可見,老師想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應該先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心態(tài)和喜好。然后通過真心實意的溝通和交流,學生才能信其道,老師說的話,在學生心里才有分量,老師和學生才可能成為可以“談心”的朋友。
諸葛亮七擒孟獲,次次都是先捉后放,就是想達到感化效應。當然,前六次未充分起作用,但每一次都使孟獲的情感發(fā)生變化,最終是第七次他被徹底的感化了。這也要求班主任,不能歧視每一位同學。也不能一蹴而就。
三、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是指人們受到格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羯P嬖V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學生的行為,使其感受到它是受關注的,那么就會對其產生一種強大的激勵作用,從而在行動上表現的更加積極。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善意的謊言和夸獎可能造就一個人。學生很難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容易灰心失望,陷入心理低潮。這時給予積極的暗示,尤其是來自老師的關注是一種對心靈的撫慰和激勵,可以對學生的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次拍拍肩膀都可能遠比物質上的給予和獎勵更能夠令學生鼓舞。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學生就應給予充分積極的關注,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是被老師期待的。在必要的時候,有些情況下,不妨可以運用善意的謊言來強化這一效果。你可以告訴他,“老師很欣賞你。老師之所以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就是覺得你有這個實力,相信你一定能作好。”這樣的話可能會激發(fā)對方的積極性,使其奮發(fā)向上。當然,要說的恰到好處。過于夸大反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四、青蛙效應
青蛙效應強調了習慣對行為的束縛力,而這種束縛力的可怕在于它會對命運產生巨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性格―命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習慣與命運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
習慣慢慢地、默默的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使人們不容易察覺到它對生活所造成的改變。而天生所具有的惰性,更使人們懶得對微小的改變予以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應對。所以,人們總是習慣地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事情以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一點一點進行“量變”后,結局便是無力掌控的“質變”。
習慣是平時的思維和言行的點點滴滴的積累,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注意養(yǎng)成教育,從學生入學開始,從日常常規(guī)管理入手,關注和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教育的最大轉變莫過于行為的改變。
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要嚴寬相濟,嚴不是冷面無情,寬不是遷就縱容。嚴格要求是建立在愛護基礎之上,這種愛,是出于教師對職業(yè)的恪守,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出于一種高尚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要“堵”與“導”相結合。“堵”與“導”都是手段,以“導”為主,以“堵”為輔。
現代社會講究文明禮貌,需要克制自己的一些不雅言行,不能說臟話,不能罵人打架。但是從另外一個某種角度講,禁止某些言行,其實也是對人的本能的一種壓制。弗洛伊德強調人們都具有先天的攻擊本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理解,說臟話的目的在于滿足那些被壓抑了的攻擊愿望。美國心理學家這樣解釋:“咒罵是人類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類靈魂的止疼藥,因為咒罵能讓我們的腦子自由”。如何看待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說臟話現象?簡單的警告學生不能說臟話。效果就好嗎?老師不能單純的“堵”我們也要客觀的分析,罵人總比打仗好。臟話不僅可以滿足宣泄情緒,還可以代替拳頭。通過咒罵,打人的愿望消失了。在這個層面上,說臟話也能消弭爭斗。臟話對我們也有益處,老師要引導學生適度合理的心理宣泄,憤怒、壓抑時,不妨給予學生宣泄的機會,告誡學生不要在公共場合罵人。在沒人的地方大罵大吼,也無傷大雅,而且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