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關于自我剖析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
大學生關于自我剖析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大學生關于自我剖析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二
《自我效能感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摘要]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經有三十幾年了,取得了豐富的研究結果。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自我效能感的內涵;其次,介紹了近幾年來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研究;最后,分析和探索自我效能感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 中小學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7-0203-01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影響動機的一個重要變量,它涉及個體對其能力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個人對其有能力組織和完成必要活動的信念。(Bandura,1995)自我效能感的判斷一般應用于含有新異、不可預知因素的情景或含有能產生壓力感因素的情景(Bandura,1986)[1],它對個體在將來完成一項任務具有預測作用。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個人真實的能力,而是個體對完成特定任務所具有的行為能力的信念程度。[2]在班杜拉(1997)的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強烈的受到個人之前成績的影響,受到對他人觀察的影響、言語說服的影響、生理狀態(tài)的影響。自我效能感已經成為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受到研究者廣泛的研究。若能夠將研究理論靈活地應用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通過學科滲透到每節(jié)課堂的教學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研究
(一)學生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研究
主觀幸福感可以作為衡量心理健康狀況指標之一,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是最為重要的事件,他們對學習的不滿意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宋靈青等人的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對學習主觀幸福感有較強的預測作用,并且影響作用較大。[3]社會支持與個體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社會支持有助于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而且能夠降低焦慮水平。高丙成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感顯著正相關,而與焦慮顯著負相關。[4]初中生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其自我效能感越高,焦慮水平越低。王翠萍的干預研究發(fā)現(xiàn),在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教育模式,可以顯著促進中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5]
(二)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研究
教師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其能夠有效地完成教學工作、達到教學目標能力的一種信念。[6]李媛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教師教學效能感越高,教師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也越強。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Bandura,1997),尤其是當個體面對壓力時,自我效能感將產生重要的作用。楊俊生提出教師自我效能感對于緩解教師的應激焦慮水平、提高教師的自信程度、防止教師產生對其職業(yè)的習得性無助感有顯著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形成教師心理健康的馬太效應。
三、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首先,有研究表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Greenspoon(2001)認為,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健康重要指標之一,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對主觀幸福感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力。所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成功體驗;為學生設置合理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為學生提供層次不同的榜樣;引導學生對學習的成敗進行積極的歸因;向學生傳授有效的學習策略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減少考試焦慮等不良的情緒體驗,當學生體驗到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時,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隨之提高,并且能夠遷移到學習以外的活動領域當中。
其次,具有較強自我效能感的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效能信念,學生能通過對教師的模仿逐漸形成一種與教師相似的自我效能信念,并且會把這種信念應用到學習與生活之中。教師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而且,教師自我效能感對教師個人的主觀幸福感、職業(yè)倦怠、工作動力等心理健康方面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對于增強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該重視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學校在不斷完善教師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公平的獎勵制度,提高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的基礎之上,還需增強教師的社會地位,為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開設教師心理咨詢服務,為教師心理健康提供一種有效的途徑。擁有積極自我效能感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也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Magaret E.Gredler.學習與教學——從理論到實踐[M].張奇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2]童瑛,陸麗清.暗示技術在提高自我效能感中的運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5,5(10):24-26.
[3]宋靈青,劉儒德,李玉環(huán),高振華,李文君.社會支持、學習觀和自我效能感對學習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2010(3):282-287.
[4]高丙成,劉儒德,李航,孫洋洋,高欽.初中生社會支持狀況及與自我效能感、焦慮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2):237-243.
[5]王翠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6]俞國良,羅曉璐.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1):72-78.
[7]李媛.中學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2,25(6):738-744.
[8]楊俊生.論自我效能感在維護教師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5):37-38.
大學生關于自我剖析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