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業(yè)論文(2)
心理學專業(yè)論文
心理學專業(yè)論文篇二
《論心理學的分裂和對心理學發(fā)展的展望》
[摘 要]心理學發(fā)展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個時代都有一個或少數幾個支撐該時代發(fā)展的學派觀點,并且各個學派觀相互之間很難融合,在當代都自成一體,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學派觀點。通過對英文的discipline的解析,不難發(fā)現心理學的各個學派正處于危機之中。雖然早期的心理學家也曾經試圖融合其他學派的觀點到自己的學派中來,但是由于這些融合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融合,或者說融合的很少,其作用也只是曇花一現。近年來,進化心理學以一種融合各個學派的姿態(tài)呈現,并逐漸成為時代的主流。與此同時,庫恩在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也提到心理學應該融合,他的范式學說在學術界有不小的影響。展望心理學的發(fā)展,心理學似乎已經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整合心理學的學說,使心理學在整個學術界都能被不同的人們所認可,使它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科。
[關鍵詞]分裂 融合 學派 進化心理學
一、各個學派的紛爭
以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志,心理學踏上了科學的道路,人們開始圍繞人的行為和心理歷程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各個學派也相繼產生,并發(fā)展出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學派觀點。
馮特的學生鐵欽納創(chuàng)立了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該學派的基本觀點是認為人類的所有知識來源于感覺印象,而感覺所提供是一些簡單的觀念或元素。這是一種元素主義的學派觀點,使心理學更加科學化的同時,也成了其他學派爭相反對的目標。
機能主義學派是第一個與構造主義學派相對立的學派,以意識為研究對象,大力提倡意識流的學說,強調動物與人之間的連續(xù)性,并對動物進行了大量研究。該學派的基本觀點強調意識具有適應性。
1913年華生發(fā)表《在一個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行為主義學派誕生,將機能主義心理學推向了極端。行為主義學派反對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行為。
作為反對構造主義學派的另一個學派是格式塔學派,該學派反對元素主義的見解,主張整體觀,以直接經驗和行為作為該學派的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整體的觀察法、實驗現象學的方法進行研究。
精神分析學派的產生無疑讓心理學的研究焦點從意識層面的研究轉入潛意識層面,掀起了另一個研究熱潮。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異常的人和他們的潛意識,主要采用自由聯想法、釋夢、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主張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他的潛意識決定的,這與傳統(tǒng)心理學對于是否以意識為研究對象的爭論形成鮮明的對照。
受生物進化論的影響,皮亞杰對兒童心理學的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獨創(chuàng)的見解。皮亞杰提出“建構觀”,認為應該研究兒童的動作,并一再強調建構是通過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皮亞杰也對兒童的認知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作了重要的區(qū)分。
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fā)展,認知心理學派模擬計算機,以人的內部信息加工過程為研究對象。該學派主張認為人的信息加工是在已有認知結構中的信息選擇、接受、編碼加工、儲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強調研究的整體性和內部心理機制。
人本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斯洛主張把個體內在的意識體驗或經驗作為心理學的首要研究對象,認為人性本是善良的,人是有尊嚴的人,是有價值的人,是有自我實現的需要的人,主張要以人為中心進行研究和討論。
二、心理學的分裂
(一)從學科的意義談心理學的分裂
在英文中是用discipline表示“學科”的,這個單詞還有紀律、規(guī)范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個學科要稱之為“學科”,就需要有它的規(guī)范和標準。這點在庫恩的學說中也得到體現,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范式的概念,范式指的是常規(guī)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guī)范,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而在現存的各個心理學派別中,每個學派都各執(zhí)一詞,各有各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所持的基本觀點。每個學派雖然看似都在深入地研究人的心理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實際上都只是在孤立地前行,這種深入更多的是對自己學派的深入,對自己的學派的發(fā)揚。所以心理學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分裂的。
比如早期的行為主義學派,他們的研究對象是行為,完全排除對意識的研究。到了20世紀早期,新行為主義者在堅持可觀察實證的基礎上,提出實證不僅可以采用直接實證的方法,還可以采用間接實證的方法。這對行為主義學派來說是一個方法論上的新突破,使新行為主義者可以開始探究關于人體內部的因素。但是無論行為主義怎樣改進自己的理論,他的理論基礎都從未動搖過,也從未真正承認過其他的學派。
(二)企圖融合心理學各個學派的一些人的嘗試和局限
1909年,美國心理學會邀請弗洛伊德和榮格等人參加克拉克大學校慶,并做專題報告,使得精神分析和機能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1929年苛勒出版《格式塔心理學》,使得格式塔心理學家與行為主義者取得一定程度的溝通……雖然這些人試圖融合心理學各個學派,但是由于他們吸收其他學派的思想非常有限,所以對于整個心理學的融合來說,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對于融合心理學做出更多貢獻的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們從心理學兩種基本范式的對立——科學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的對立出發(fā),倡導以整體論為基礎,堅持經驗(或心理)是主觀的東西與客觀行為的共同體,明確提出融合兩種心理學范式的構想。這種企圖融合心理學的思想雖然實質上只是實證主義與現象學的折中,但為后人提供了一個從整合兩種范式來整合心理學的思路。
三、心理學的發(fā)展趨勢——進化心理學
(一)進化心理學的發(fā)展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指導的進化心理學派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進化心理學派主要以人的心理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認為人的心理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的適應裝置,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在于發(fā)現、理解和詳盡描繪人類心理。
進化心理學似乎是為整合心理學各個學派而生的,該學派的學者認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解決某種適應性問題的心理機制構成的,不同的適應問題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這個觀點是針對主流的心理學觀點提出的,主流的心理學觀點認為心理機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領域以本質上相同的方式產生作用。進化心理學的這個觀點似乎在表明每個學派都有自己正確的一面,人的心理現象是可以通過各個方式去解釋的,只是這些解釋的方式都是以生物進化學說為基礎的,也就是無論是行為主義學派研究人的行為而衍生的各個觀點,還是精神分析因研究無意識而發(fā)展出的一系列理論等都是在經過了自然選擇的人類所表現出來的現象為基礎的,而經過了自然選擇的人類所表現出來的現象都是由大量特殊的、解決某種適應性問題的心理機制作用而成的。
進化心理學同時注意到了心理學理論的兩種傾向——實證主義和現象學。實證主義強調心理學對象的可被觀察性,所得出的理論觀點都必須從經驗觀察中提煉和抽取。而現象學則主張將直接經驗作為心理學的對象,強調對人及其獨特性研究,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作為研究的重點。這兩種心理學的視角的差異隨著他們各自的發(fā)展而日趨顯著。進化心理學正是看到了這種差異對于現存心理學的威脅,提出人類有一個普遍的內在本性,即進化而成的心理機制,希望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統(tǒng)合實證主義和現象學。眾所周知,新進化主義心理學是以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加工原則為基礎的,認知心理學將人比作計算機,更傾向于一種實證的方法,而新進化論認為人的心理是由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的、大量的功能專門化的信息加工機制所組成,而不是所有的心理過程都是按照同樣的信息加工原則進行反映的。從新進化論的這個觀點看出,該觀點在實證的基礎上,更強調了心理活動的能動作用,是一種后經驗主義的心理學觀點,使得心理學的兩種理論傾向趨于統(tǒng)一。
(二)心理學的新發(fā)展趨勢
從進化心理學的發(fā)展,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學的一個整體的發(fā)展趨勢——心理學的融合。庫恩在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中也提到這種趨勢,即庫恩提出“范式”說,所謂的范式,就是一種“理論框架”或“認識模型”,規(guī)定了在某一領域中應當研究些什么問題,采用些什么方法。范式使得心理學的研究更為規(guī)范化,更為一致。
但是庫恩的范式說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他的學說更多的是建立在相對主義的基礎之上,很容易使人們陷入唯心主義的漩渦。
四、對心理學發(fā)展史的展望
從學科的角度來說,心理學正面臨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一個更好的,或者更能融合心理學的理論范式的出現,各個學派仍然處于一種各自為政的狀態(tài)的話,那么心理學的發(fā)展只能算是一種涉獵廣,但不深刻的心理學。很多思想敏銳的心理學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美國學者斯塔茲便提出要在實證主義的基礎上統(tǒng)一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的統(tǒng)一需要有統(tǒng)一的哲學,而這個統(tǒng)一的哲學就是統(tǒng)一的實證主義。我國學者車文博先生、葛魯嘉先生和葉浩生先生也曾撰文探討過心理學的整合(統(tǒng)一)問題,在整合心理學問題上都認為心理學的整合應該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之上。這些都是在心理學發(fā)展棱角分明時期的一種融合的姿態(tài),似乎是在研究一種溶化劑,使得心理學各個學派的對立不要太尖銳,能夠更為相互接受。
從心理學史的角度來看,心理學的各個學派的誕生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而當今的歷史似乎正在無聲的宣布心理學需要走向一種更為復雜的融合。筆者認為,雖然心理學目前的分裂狀態(tài)仍然難以消解,但是能看到這種融合的趨勢似乎是心理學從分裂走向融合的一種新氣象。如果各個學派的支持者都能夠以一種更兼容的方式去承認其他的學派,那么心理學的統(tǒng)一將成為可能。
五、結束語
一個學科要真正的獨立存在,就不能只是滿足于各個學派的爭鋒相對。進化心理學的這種追求心理學融合的觀點,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特別是心理學界人士的關注,雖然在現在看來,該學派的觀點并未得到學術界廣泛一致的認同,但是,這種趨勢已經提醒我們要關注心理學面臨的分裂問題和心理學對融合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申荷永:《關于心理學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心理科學》1991年3月。
[2]馬佶為:《西方心理學史研究方法論淺議》,《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4月。
[3]雷薇:《淺析進化心理學》,《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08年10月。
[4]嚴瑜:《進化心理學對主流心理學的反思和批判》,《武漢大學學報》2008年4月。
[5]許波:《論進化心理學產生的心理學背景》,《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5月。
[6]徐寶朋、李雅娟:《進化心理學的人性觀及其意義》,《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月。
[7]高申春:《進化心理學的歷史與挑戰(zhàn)》,《常州工學院報》(社科版)2007年2月。
[8]潘明軍:《從兩種范式的對立與融合中尋求心理學整合的出路》,《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7月。
[9]魏萍:《西方心理學困境產生的原因及其整合途徑》,《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1月。
[10]葉浩生:《后經驗主義時代的理論心理學》,《心理學報》2007年1月。
[11]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高覺敷:《西方近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高覺敷:《西方心理學的新發(fā)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葉浩生:《心理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看過“心理學專業(yè)論文”的人還看了:
4.心理學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