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對策論文
心理教育的科學持續(xù)開展,需要具備以下七個條件:上級有要求、領導有認識、各方有共識、有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有必要的條件經(jīng)費、有激勵機制、有專業(yè)人士指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對策全文如下:
一、影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學生個體
中職學校的學生群體在早期的學校教育中,學習成績一般都不盡如人意。這易導致他們在升學率至關重要的緊迫形勢下,不被重視,甚至遭到同學和老師的忽視,因此自尊心受到打擊,自卑感上升;另一方面,學習上的失敗,使得他們在其它方面的長處也得不到認可,貼上了“笨蛋”、“調皮搗蛋”等壞學生的標簽。進入中職學校后,這樣負面消極的心態(tài)并沒有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有所改善。由于原來基礎不扎實,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新學校的課堂上仍然不能較好的汲取老師所講授知識的精髓,學習落后,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破罐子破摔。長期在這種消極情緒的籠罩下,心理壓力大,覺得身心疲憊,產(chǎn)生對學習及自身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放任不管的消極心理。
2.家庭的影響
“一些單親、特困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普遍存在一定的陰影。有些家庭中存在嚴重的封建思想加之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的學習更是漠不關心。”[1]有時候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性格偏激暴躁的父母就會對孩子動則打罵,過分苛責,認為他們沒用,給自己丟了面子。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從情感上幫助學生減輕壓力,給予學生鼓勵和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反而給學生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和無能的心理暗示。很多學生就是在父母長期的責罵和埋怨中對學習喪失興趣,看不清楚自己的價值和前進的方向,盲目的混日子,導致學習效果越來越差,最終產(chǎn)生厭學,叛逆,不以為然的心理。
3.教師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向學生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更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人生的發(fā)展。“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的基本條件,是無形的教育力量。師生關系的性質不但直接地影響著教學效率,而且間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智力發(fā)展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2]有的中職學校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生。由于中職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個別教師在長期面對他們后會慢慢失去耐心,會不停地抱怨,潛意識里也認為進入中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就是人們口中說的“差生”,是無可救藥的壞孩子。進而會無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愿意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不能用一顆真誠平等的心與學生交流,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訓斥,甚至是挖苦,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因而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很大的距離感和隔閡。在這樣的情形下,往往會增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他們變得封閉,情緒壓抑,甚至不愿和老師溝通交流,產(chǎn)生的消極的回避態(tài)度,影響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4.社會偏見的影響
中職學校的學生部分是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品德或行為上不盡如人意的學生。在當今這個崇尚高分和學歷文憑的社會中,許多人都無法用正常平和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學生,都習慣與用帶有偏見的有色眼鏡去審視這些學生,因此他們就變成了大眾眼中“不學無術”的壞典型,成為了老師口中沒出息、扶不上墻的“稀泥巴”,成為了家長眼中不上進、丟臉面的“壞孩子”,而這對于他們的人格尊嚴是極大的傷害。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外界的眼光和評論會對他們脆弱的心靈造成難以補救的影響。有些學生由于長時間處于被他人冷漠對待、瞧不起、鄙視的狀態(tài),聽到的多是埋怨和苛責的聲音,看到的也多是漠然和鄙夷的眼光,這些非善意的對待導致很多學生變得內向,自卑,不敢與人交流,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明白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做任何的努力和嘗試,從潛意識里自我否定,認為真實的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天生的庸才。
二、目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學習態(tài)度、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F(xiàn)實情況是一些中職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應有的重視,更談不上合理安排教學形式、組織教學內容、切實落實到必修課的教學工作中去。
1.地位尷尬,重視度不夠
雖然國家教育部明確指出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必然要求”,[3]要求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很多時候,心理健康教育仍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地位。很多學校并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到教學課程體系中,有些學校甚至根本沒有開設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度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2.師資薄弱,缺少專業(yè)性
有的學校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師資匱乏。很多中職學校缺乏專業(yè)從事心理健康健康的教師。在現(xiàn)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師資隊伍多由學校的行政人員、思想政治課教師乃至輔導員組成。他們中的很多人并不具有正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學習經(jīng)驗,缺乏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態(tài)度,缺乏心理輔導的基本技術和經(jīng)驗。“即使有些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也有一定得理論儲備,但他們中得多數(shù)人尚未掌握專門的心理輔導技術”[4],“不懂得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知識機械地套用傳統(tǒng)學習課程教學模式,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過程成為純粹的心理學知識學習過程。”[5]這并不能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驗,反而會因為不專業(yè)的教學而導致學生對此課程的輕視、厭倦和抵觸。
3.形式呆板,教法缺靈活
目前在一些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學校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古板,不生動,缺少活力的問題。采用的教學方式多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師課堂講授,輔以刻板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坐在座位上聽,缺乏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課堂氛圍沉悶壓抑,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難以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同時由于教師專業(yè)背景的缺乏,對于心理健康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局限于照本宣科,案例的講解缺乏理論支持和現(xiàn)實分析,這樣無法引起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由于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度不足,體驗性不高,加之薄弱的基礎理論知識,可能致使學生在獨立處理一些自身心理危機時感到力不從心。
4.難以評價,考核方式陳舊
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考核,一般采用的多是與普通文化課程相同的期末卷面考試成績。這樣的考核無法真正檢驗學生對于課程教學效果的掌握程度,無法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充分了解學生對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體驗和感受,無法讓學生了解和重視自己的心理狀況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調整心態(tài)、完善自我。對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全無體現(xiàn)。
三、關于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提高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所呈現(xiàn)出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依然是因為學校的不重視不作為所引起的。學校的重視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順利開設的前提,學校應認真研讀教育部頒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文件,充分認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意義,切實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專門的學科形式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自信心,改善師生交往的有重要影響和意義。
2.優(yōu)化教師隊伍,加強師資引進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來看,關鍵在于解決師資問題。首先,學校必須明確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容不得馬虎和敷衍,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勝任。“因此,學校在缺乏專業(yè)教師的情況下,應首選那些教育觀念新、態(tài)度積極、愛崗敬業(yè)、師生關系融洽、素質良好、自身心理健康的骨干教師來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任務。只有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師資隊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成功才有保障,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才能獲得強有力的支持。”[7]其次,學校還可以吸收心理系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同時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中等師范改制中大多數(shù)需改教其他專業(yè)的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師到中職學校任教,充實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專職教師隊伍。
3.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要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在政策及財政許可范圍內大膽實施教學改革,引進新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參加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正視現(xiàn)實、端正態(tài)度、克服自卑、自閉心理,明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識。”[8]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小組討論,情境演繹的形式,一方面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和諧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小游戲中也能理解復雜的心理學理論和心理疏導方法,消除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懼怕厭倦心理。另一方面又能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生動形象的教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4.保證教學時間,優(yōu)化教學內容,完善考核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教學要以必修課的形式安排進教學計劃中,并保證一定量的課時。課程安排應使學生盡早接觸心理健康教育為好,以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咨詢機制,使有需要的學生能夠盡早的接觸到相關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接受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教學內容可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進行選擇和編寫,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能聽懂、易掌握、有共鳴,以教育和警示學生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和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豐富課程考核評價的方式,可將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xiàn)、隨堂測試、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問卷、課外作業(yè)和期末考試等進行綜合評價。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但必須要深刻理解和思考課堂教學內容,多了解關注最新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案例。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較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對策論文
上一篇:體育鍛煉影響高職女生心理健康論文
下一篇: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