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士抑郁心理解析論文
隨著衛(wèi)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醫(yī)療護理事業(yè)日趨進步,不僅給護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國內報道,護士抑郁發(fā)生率為25% ̄38%,而護士的心理健康影響著護理質量的提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臨床護士抑郁心理解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臨床護士抑郁心理解析全文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如何緩解臨床護士抑郁心理世衛(wèi)組織顯示,全球抑郁癥年患病率約為11%。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1]隨著社會健康需求和公民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醫(yī)鬧事件層出不窮,使得臨床一線護士工作壓力劇增,從而引發(fā)職業(yè)緊張及其相關心理問題如倦怠、抑郁、工作不滿意等現象,嚴重影響護士工作和生活質量,威脅醫(yī)療安全和護理質量 。
2015年剛剛發(fā)生的“德國之翼客機墜機事件”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副駕駛安德烈亞斯?盧比茨具有故意摧毀飛機的意圖,重要原因就是:盧比茨是抑郁癥患者[5]。目前,我國抑郁癥發(fā)病率高達5%-6%,抑郁焦慮患者已達9000萬人。中南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李凌江教授指出,“抑郁癥給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困擾,嚴重者會出現自殺行為[6]。而患抑郁癥最高的三個職業(yè)“社會工作者、餐飲服務人員、醫(yī)護工作者”中,醫(yī)護人員赫赫有名,如何減輕護士抑郁心理已刻不容緩。
1 護士抑郁心里來源
臨床一線的護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障礙 ,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此現象與護士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以及護士的個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密切聯系。職業(yè)不被重視、人數嚴重缺編、承擔不必要的責任、安全沒有保障以及常年的夜班工作,成為了抑郁心理主要元兇[3]。
1.1 工作原因
護士工作需要實行日夜班倒班制,易引起生物鐘混亂,如編制不足,不能按正常情況進行輪休息,造成休息不好,護理工作是腦力、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既有煩瑣的腦力勞動,又有較大分量的體力勞動,特別是夜班一人面對很多病人,工作繁忙而紛雜,很多病人病情變化較大,時刻都要嚴密細致地觀察,擔心出差錯,久而久之,越干越膽小;隨著醫(yī)療業(yè)務不斷開展,勢必要求護士不斷學習新的護理知識,才能適應醫(yī)療業(yè)務發(fā)展的需求,給護士造成了工作、學習的雙重壓力。
1.2社會原因
社會上一些人對護理工作和護士職業(yè)的不理解,對護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見,不尊重護士的勞動,沒有正確看待護理工作和護士的勞動付出,認為護士是醫(yī)生的腿,只是遵醫(yī)囑打針發(fā)藥,甚至有人認為護士的職業(yè)低級,是侍候人的活,否定了護理工作的技術含量,挫傷了護士的工作熱情和勞動成就感。
1.3家庭原因
護士基本都是女性,要擔負家庭和工作的多角色,經常使神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久而久之,造成神經衰弱;有些家庭成員對護士工作不了解,配合、支持不夠,認為就是打針發(fā)藥,累不到哪里去,沒有給護士更多關愛;上班時間日夜倒,造成家庭生活不規(guī)律,增加了護士的身心問題。
1.4病人原因
大部分病人對疾病知識缺乏,對醫(yī)療技術服務期望過高,認為只要進了醫(yī)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護士應對病人百依百順,執(zhí)行治療、護理操作慢一點、一針不見血、打針打痛了、呼喚幫助不及時、說話語氣不注意等都會導致病人的不滿意,動不動就對護士發(fā)火,甚至投訴、威脅,使護士感覺工作起來處于被動,嚴重打擊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1.5 自身原因
由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加上長期生活不規(guī)律,又不能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jié),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經常感覺體力不支,容易造成精神壓抑,身心疲倦,顯得力不從心。
2 如何有緩解護士抑郁心理
從以上分析來看,心理壓力是產生抑郁的根本原因。那么,我們在認真工作的同時,如何緩解抑郁心理,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呢?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2.1合理安排作息,注重勞逸結合,確保每天都有放松的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2.2服用平衡壓力的營養(yǎng)飲食,多吃酸類,少吃食鹽。
2.3加強宣傳教育,取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2.4簡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為生活越復雜,壓力就越大。不要事事爭強好勝,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評價自己,對自己有個合理的預期和評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贊美及鼓勵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責自己;不斷告訴自己,要能容納別人不同的觀念或行為;不要總是抱怨麻煩事情落在自己頭上,而是要想老天讓我與日俱增經驗和智慧,生活因此更豐富。
2.5想哭就哭,醫(y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
2.6多與人交流溝通,找一位樂觀的朋友或同事傾訴,發(fā)泄一下情緒。及時傾訴自己的無助和不快,與家人分享工作的快樂與困擾,讓家人理解及支持你的工作。
2.7夜班時,事先、事后做好準備和保護,上完夜班保證充足的睡眠,把熬夜對身體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2.8面對壓力要有心理準備,培養(yǎng)自己有寬廣豁達的胸懷。多看專業(yè)書籍,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壓力及工作帶來的困擾,比如學習一下著名的“森田療法”[4]。。
2.9豐富個人業(yè)余生活,發(fā)展個人愛好,如繪畫、書法、下棋、種花、聽音樂等能增添生活樂趣,經常到書店走走,讀一些勵志的書籍、漫畫及幽默文選,調整生活節(jié)奏,把自己從單調緊張的氛圍中解脫出來。多看喜劇片,開懷大笑一番。
2.10參加有氧運動,值得注意的是,應該選擇那些你認為比較有趣的活動,而那些你覺得很很枯燥的鍛煉往往起不到減壓的效果。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里,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4]
臨床護士產生的抑郁心理不是由自己的力量所能左右的,想哭的時候想要變得愉快,也是勉強。反之,極度愉快時,想努力變得悲傷,也不可能。對不能被自己的力量所左右的情緒,并不逃避,順其自然地接受,以行動去做應該做的事[3]。另一方面,即使想哭,但如果參加朋友的婚禮,則無論如何也要表現出笑臉,如果能夠順其自然地接納所有的癥狀、痛苦以及不安、煩惱等情緒,默默承受和忍受這些帶來的痛苦,就可從被束縛的機制中解脫出來,達到“消除或者避免神經質性格的消極面的影響,而充分發(fā)揮緩解抑郁心理的積極作用。
臨床護士抑郁心理解析相關文章:
9.產科個案護理論文
10.大學生心理健康剖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