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結課論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怎樣通過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系統(tǒng)有效的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結課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結課論文范文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創(chuàng)建
摘要:分析引發(fā)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心理咨詢服務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心理咨詢服務體系
近年來,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各地高職院校開始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對在校的大學生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普查,并制定了適應本校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體制。盡管如此,心理危機事件在高校時有發(fā)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jiān)測機制還不完善,所以,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就是建立一套科學、系統(tǒng)、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與心理咨詢服務體系。
1引發(fā)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雖然引發(fā)高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多種多樣,并且引發(fā)心理問題的原因又具有其特有的獨特性,但深入分析形成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基本是由學生的家庭、社會環(huán)境、學校以及學生自身等因素造成的。
1.1所處環(huán)境的改變引發(fā)大學生的心理沖突
高中時代的學生基本在家里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yōu)越生活,進入大學后,會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處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不僅要自己安排生活,不能依靠外力,還要靠自己去處理和面對許多問題,比如人際關系、學習、生活起居等問題,這樣,給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另外,在大學里,評判學生優(yōu)劣的標準也不再單一,不僅是單純的學習成績,還包含更多的綜合能力,比如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及其他多種因素,而這種標準的多樣化,使一部分學生感到不適應,心理上產生失落和自卑。
1.2高職院校對心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及其管理者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不夠重視,認為心理咨詢工作主要是針對少數(shù)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只要不出問題即可,因此,各學校在這方面精力的投入嚴重不足,心理咨詢師配備和培訓也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詢工作機制,心理咨詢機構的設置成為擺設。
1.3高職學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心理問題
部分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欠佳,他們有較強的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視感,要么敏感脆弱,少言寡語,要么自我保護,攻擊性強,甚至相互歧視。中、高考失利,使他們自暴自棄,放棄主動學習,消極孤僻;在學校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能力較差,誠信意識淡薄,團結協(xié)作觀念淡化。
1.4家庭因素造成的學生心理問題
每個問題學生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或有問題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家庭過分溺愛、家長重智輕德、家庭矛盾、家庭危機、家教簡單粗暴,等等。
2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
2.1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現(xiàn)機制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現(xiàn)主體應包括所有與其密切接觸的各方面人員??梢越⒁粋€由學院、輔導員、班級和寢室組成的心理問題干預體系。
2.2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的傳輸機制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樣就需要及時把問題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一定的傳輸機制反映給相關部門,才能盡快解決問題。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方式,即由寢室長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信息傳給班級心理委員,心理委員再傳給學院輔導員,最后輔導員把信息傳遞給學院心理健康中心,由心理健康中心做出相應的專業(yè)鑒別評估,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恰當?shù)奶幹?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fwn/cuoshi/' target='_blank'>措施。
2.3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的處理機制
針對問題學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做出相應的專業(yè)鑒別評估,明確具體情況是屬于心理健康問題,還是心理疾病問題,然后再采取恰當?shù)奶幹么胧?,以保證學生心理問題在發(fā)生初期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3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心理咨詢服務體系
3.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宣傳工作體系
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心理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梢酝ㄟ^單獨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課程或將其他相關課程加入心理教育課中,定期舉辦專題性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培訓。通過學校廣播、校園網(wǎng)絡、報紙、雜志等媒體,開設普及心理學知識的欄目,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宣傳廣度,增加學生對心理保健知識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預防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建設心理健康網(wǎng)站、開展網(wǎng)上咨詢服務、利用心理DV的拍攝、校園心理話劇,等等,幫助學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全面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3.2建立心理健康咨詢與監(jiān)控工作體系
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疏導、心理咨詢輔導、心理危機干預和監(jiān)控工作。通過個別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wǎng)絡咨詢、書信咨詢、班級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咨詢與服務。要做好新生、應屆畢業(yè)生、家庭貧困學生、失戀學生、癡迷網(wǎng)絡學生、違紀學生、性格異常和言行異常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及時解決問題,避免校園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對突發(fā)心理危機的學生或群體,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積極的心理援助。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監(jiān)測機制與心理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應當時時、處處留心,要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工作,持之以恒,長抓不懈。
參考文獻:
[1]宋維真,周東明.心理健康測查表(PHI)使用指導書[C].北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1993.
[2]樊曉光,周東明.青島大學師范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04):68-70.
[3]劉啟剛.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構[J].青年探索,2006,(05):83.
[4]陳香,賈巨才.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預警干預機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5,(06):114-115.
[5]張紹波,傅文第.關于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03):140-141.
[6]張大均.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論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03):201-202.
[7]陳運明.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S2):110-111.
[8]曹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熱"的冷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10):136-137.
[9]吳先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體系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0):121.
[10]朱雨蘭.網(wǎng)絡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5,(05):185.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結課論文范文二: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對策
摘要:根據(jù)省教育廳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切實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并為學院教育教學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資料。2012年至2014年,課題組對河北軌道運輸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四屆新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的調研,2014年至2015年借大學生入學之機,對部分新生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調研結果顯示:幾屆學生心理健康整體狀況水平相當,可能存在問題的學生約占全校學生人數(shù)的30%,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適應能力、人際交往、意志力、自信心、強迫傾向等方面。根據(jù)調研結果進行了調查數(shù)據(jù)的初步分析,對數(shù)據(jù)結果中的重點學生完成了兩輪篩查工作,并就一些普遍問題利用第一和第二課堂開展了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工作。本文介紹了用大學生人格健康問卷對河北軌道運輸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級新生調研的結果分析與對策。
關鍵詞: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結果分析;對策
一、2014級新生調查的總體情況分析
通過對2014級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并結合2012至2013年的調查結果分析??傮w感覺,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A、B類學生比例達到了33.27%,C類學生比例63.73%。本次調研發(fā)現(xiàn)有4.4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過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占關鍵癥狀項目的首位。這反映出兩方面問題,一是家庭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二是提醒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的家庭背景,注重與家庭的溝通,努力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做好學生的各項工作,為學院和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保障學生們的心靈健康成長。2014年,我們對新生家長問卷的統(tǒng)計結果也驗證了這一點。另外,需要特別關注的還有25題肯定選項的學生,本次測評有18人做了肯定選擇,比例為1.15%,數(shù)字不高,問題嚴重,提請倍加關注,決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強與這些學生的溝通與疏導,建立層層防護機制,防患于未然,避免惡性傷害事件發(fā)生。
二、新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1.人際關系茫然
剛入大學,高職新生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思維和行為方式仍停留在中學階段,會產生種種不適應感,而人際關系的不適應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2.適應能力不強
這和家庭背景有關,本次調研中,安排《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失衡期”》的家長講座為家長幫助新生增強適應能力,提供了必要支持,很好地配合了學校的學生適應能力的教育工作。
3.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是高職生中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一方面,高職生普遍入學成績較差,社會對其認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現(xiàn)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信息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生個人對自己越來越?jīng)]把握,自信心偏低。
4.意志力薄弱
這也是高職生比較典型的問題。意志力低的新生面對困難往往束手無策,經(jīng)受不住挫折和打擊,容易出現(xiàn)心理上的不適應感。
5.強迫傾向
大部分學生對自我過度關心,有較強的強迫傾向。這可能與近年來當代青年為自我以中心、要求別人關注自己等現(xiàn)實情況有關。
6.神經(jīng)衰弱傾向
神經(jīng)衰弱傾向較為明顯。很多學生都或多或少表現(xiàn)出思想不集中或記憶力減退的行為,從來咨詢的學生情況也證明了這個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偟膩碚f,大一新生在自信心、意志力、強迫、人際和神經(jīng)衰弱等這些方面表現(xiàn)出比較大的心理問題,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三、對策實施
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省教育廳文件,嚴格執(zhí)行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文件,以文件精神指導我們心理健康的各項工作,領會精神,細致工作。
1.重點學生的篩查工作
(1)第一輪篩查工作。2014年10月底,測評統(tǒng)計工作完成后,召開了心理健康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組組長及輔導員的測評情況通報會。對大家開放了數(shù)據(jù)平臺系統(tǒng)10天,本著支持、保密、服務的原則,要求大家了解學院和各系學生的心理健康測評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所轄學生的集中問題和重點幫助對象認真細致地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具體措施。安排對A、B類學生進行第一輪訪談篩查工作,分配了訪談任務,明確提出訪談要求,截止到2014年12月10日,完成了對全院522名學生的初步訪談工作。
(2)確定了第二輪訪談和相關的后續(xù)服務工作。①利用心理健康課,利用環(huán)境和團隊的力量,對星級學生特別關注。②利用個體咨詢,指定專人跟蹤服務、訪談星級學生。③要求星級學生所在系別的輔導員特別關注該生,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度,通過系、班、宿舍建立援助體系,取得家長支持,做好工作記錄,切實保證學生的安全和成長。④建立星級學生檔案,建立重點學生的轉介制度。⑤發(fā)揮學生心理委員的作用,確保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幫助。通過對重點學生的篩查,訪談,制訂了相應的措施和計劃,有效地維護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問題較嚴重的學生實施了轉介,并尋求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2.測評集中問題的教育對策
(1)通過學生團體活動,心理劇創(chuàng)作、展演等,增加同學的人際交往機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增強適應能力。
(2)加強心理健康課教師的教研活動,就學生測評反映出的突出問題,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堂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
(3)各系根據(jù)本次測評數(shù)據(jù)和第一、二輪訪談篩查情況,分析本系學生的突出問題,結合專業(yè)特點,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開展適合本系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3.后續(xù)支持工作
(1)結合幾年來,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jù)教育部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的各項要求,擬編寫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以開展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學工作。
(2)總結本次測評的經(jīng)驗,反思組織工作過程的問題,完成調研報告,為高職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素材,為明年的測評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張海濤,蘇苓.高職新生人格健康狀況分析與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2).
[2]朱雙華,劉海雄.基于UPI的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與對策[J].學術•理論,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