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國的政治論文
愛國主義是一種神圣的感情,也是一種高尚的理想和實踐,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愛國的政治論文,僅供參考!
關于愛國的政治論文篇一
淺析近代愛國主義
【摘要】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西方列強采用了一切軍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壓迫手段,使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從此救亡國存,成為中華民族壓倒一切的歷史任務。華夏大地的炎黃子孫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愛國浪潮,創(chuàng)造了光明千秋的愛國業(yè)績。
【關鍵詞】愛國主義;內容;特點
【中圖分類號】B8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6-0047-01
1 近代愛國主義內容
在我國的近代歷史上,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的內容主要是反抗民族壓迫和抵御外來侵略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1840年6月,英國政府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英國的野蠻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廣州三元里人民同英軍激戰(zhàn),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的囂張氣焰。愛國老將關天培,堅守炮臺,血染戰(zhàn)袍,仍不退卻,直至與守軍數(shù)百人一道壯烈犧牲。1856年到1860年,英法侵略者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侵略軍所到之處,都遭到各族人民和愛國官兵的英勇抵抗。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zhàn)斗。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敗后,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誠如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所言:“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蔽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加以圣教式微,種族淪亡,奇慘大痛,真有不能言者也。”[1]1900年以農(nóng)民為主體的北方人民組織義和團,展開了反帝愛國斗爭,給敵人沉重打擊,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陰謀。
在中國近代史上,農(nóng)民階級、資產(chǎn)階級和許多愛國的志士,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了艱難的探索。首先探索革新圖強道路的是龔自珍,他主張以武力抵抗外來侵略,并學習外國的長處。為推翻清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和反抗外來侵略,1851年,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起義。康有為、梁啟超提出學習西方變法維新,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戊戌變法失敗以后,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派走上革命道路。他先后領導10多次武裝起義,經(jīng)過艱苦斗爭,終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統(tǒng)治。但由于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奪,他把中華民國變成地主買辦階級專政的北洋軍閥政權。接著,孫中山先后發(fā)動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但都遭失敗。“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序幕。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2 近代愛國主義特點
第一、為振興中華勇于獻身。在反對清政府腐敗統(tǒng)治和抵御外國侵略等無數(shù)次革命斗爭中,中華兒女前仆后繼,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愛國主義壯舉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這種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表現(xiàn)在近代愛國斗爭的全過程。鴉片戰(zhàn)爭中,為抗擊英國侵略者對祖國神圣領土的侵犯,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坐鎮(zhèn)虎門,誓志“死以報國”;當英軍轉攻浙江沿海時,定海之總兵葛云飛洛守“城亡與亡,不離定海半步”的誓言,身先士卒,數(shù)次擊退敵人的進攻,直到壯烈殉國;為摧毀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洪秀全、楊秀清等農(nóng)民英雄,以堅忍不拔的愛國壯志,率領勞苦大眾,擒斬人間“妖邪”。他們指揮愛國將士北戰(zhàn)南征,同中外反動勢力搏擊,縱橫十八省,堅持斗爭十四年,耗盡畢生心血。以推翻封建專制,實現(xiàn)民主共和為已任的革命志士,在“振興中華”的偉大斗爭中所顯現(xiàn)的獻身精神同樣可歌可泣。誠如中山先生所說:“我們從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難保,并且還有抄家滅族的危險。我們從前有那樣大的危險,還能夠去革命,那是什么緣故呢?就是由于我們富于犧牲的精神。”[3]還有許多革命志士,不幸身陷囹圄,在敵人的嚴刑拷打與威脅利誘之下,仍威武不屈,豪情滿腔。被中山先生譽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的陸?zhàn)〇|,于籌劃廣州起義事泄被捕后,拒絕敵人的誘降,慷慨就義,臨刑前說:“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4]
第二、近代愛國主義力量十分全面。近代以來,因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利益關系日益復雜,社會階級結構也因此發(fā)生變化。盡管各階級、階層有各自的利益且相互沖突,但由于它們都面臨著趕走外來侵略勢力、爭取民族獨立和富強這一共同任務,因此它們又可能結成廣泛的同盟,投入共同的愛國主義運動中去。但是,近代愛國主義的各種力量也有一個從分散無組織甚至相互敵對而逐步走上統(tǒng)一有組織和結為盟友的過程。從歷史發(fā)展來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前,作為愛國主義主力軍的下層民眾尤其是工農(nóng)群眾沒有很好地組織起來,而且不被重視,加之革新與守舊之間的矛盾,使得各種愛國力量大打折扣。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科學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為基礎,終于使得各派愛國力量聯(lián)合起來,形成了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近代愛國主義運動取得勝利的法寶之一。近代以來,從統(tǒng)治者到被統(tǒng)治者,從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到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以及其他各階層的民眾都以各自的方式,投身愛國主義運動,形成了浩蕩的愛國主義大軍。正是這種強大的愛國主義力量拯救了古老的中華民族,使我們的民族獲得了新生。
第三、為尋求救國救民之道,主張勤于向西方學習。近代愛國志士在忠實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明的同時,又認真汲取西方先迸的文化和科學,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確立適應時代潮流的遠大理想和愛國抱負。代表人物有林則徐、龔自珍、魏源、康有為、孫中山等。他們認識到中國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敗在于清朝的閉關鎖國、妄自尊大,以至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要振興中華,必須勤于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走資本主義道路,才能振興中華。雖然近代志士仁人學習西方的具體內容及愛國運動的手段不斷更新變化,但愛國者學習西方的趨勢及其根本宗旨并未改變。
1840年爆發(fā)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社會由傳統(tǒng)走上近代的轉折點。從此中國人民走上拯救民族危亡、探索富強之路的愛國主義之路。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階段性成果為標志,近代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發(fā)展的一個階段也宣告結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它又沒有結束,因為作為近代愛國主義主題之一方面的救亡任務雖然完成了,而其圖強的一面卻遠沒有完成,只能說是鋪好了地基。近代愛國主義未能完成的這一任務將成為新中國愛國主義的主題,而近代愛國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遺產(chǎn),將成為中國愛國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的源泉。
參考文獻
[1]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M].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
[2] 李侃,李時岳.中國近代史[M].中華書局出版社.
[3] 《孫中山選集》[M].下卷.第465頁
[4] 《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M].卷上.第17頁
關于愛國的政治論文篇二
再論愛國主義
摘 要:愛國主義不僅指一國國民的熱愛國家的情感,也是指單純的愛國思想或理論,更是指受愛國情感、思想影響下的愛國行為。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不斷演變。因此,中國情境中的愛國主義歷經(jīng)了民族愛國主義、反帝愛國主義與倫理愛國主義三個歷史階段。厘清愛國主義的內涵是為理性愛國主義教育之實踐提供經(jīng)驗。
關鍵詞: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9-0238-02
一、何謂愛國主義
相對于學界提倡“國家認同”,筆者更覺有必要重新探討“愛國主義”的問題。這并非老生常談,而是希冀給出全新闡釋,以利于在整體上認識“愛國主義教育”之內涵。
“愛國主義”在其肇始階段可視為地緣文化意義上的詞匯,與政治相關甚少。到了近代,“愛國主義”儼然突破了本然單純的地理意義,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內涵,甚至從一個原先的“良性詞匯”轉向極具諷刺意味的政治“敏感詞”。對此,西方一些學者時常將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相混淆,甚至針對中國而創(chuàng)生出所謂的“官方民族主義”一說,這顯然已經(jīng)侵犯了愛國主義之合理訴求,更是與我們心目中的愛國主義理念格格不入。
當然,筆者就此不想深究民族主義的問題。其實,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一樣,都是一種情感,一種對本民族國家之心理依戀,這是彼此共通之部分,只是在對待民族與國家的關系上以及相繼產(chǎn)生之情感的歸屬上存在分歧罷了。簡單用民族主義替代或等同于愛國主義,這是極不嚴肅的學術表達,畢竟愛國主義的對象是制度化的政治共同體,而民族主義之對象則是共享一個共同身份之人群,他們擁有一致的信仰和集體自治的愿望。一定意義上說,民族主義在概念使用上要比愛國主義混亂得多。再則,民族主義具有鮮明的教義性特征,并在某些方面將民族看做是政治組織的核心原則;而愛國主義則為這一觀念提供了感情基礎,因而也就支撐了各種形式的民族主義。由此可見,愛國主義是一個比民族主義更為源遠流長的觀念,但同時也相應缺乏更多的理論支撐[1]。
西方學者對于愛國主義理解看似合理,但在其中也暴露了諸多不足。很多時候,他們沒有考慮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尤其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諸如政治學經(jīng)典教材《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中所舉證的愛國主義范例,大多僅限于西方世界之情況,這一片面的論據(jù)無疑影響其對愛國主義的深刻理解。然而,西方學者對愛國主義之理解又是頗有見地的,因為他們清楚的認識到馬克思的歷史理論同樣吸收了民族主義思想,認為馬克思從黑格爾那里吸取了把集體行動者當做歷史中的進步力量的思想,馬克思隨即將集體從國家轉換為階級[2]。對于這一點,筆者無須贅言。
概言之,“愛國主義”可從三方面予以釋義:其一,它指的是熱愛國家的情感,即一國的國民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視祖國為自身至愛的對象;其二,它指的是單純的愛國思想或理論,也就是對于何謂愛國、為何愛國以及愛國何為等一系列的理論闡述;其三,它指的是受愛國情感和愛國思想或理論影響下的愛國行為。
二、愛國主義的歷史發(fā)展
然而,愛國主義又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不斷演變。中國情境之愛國主義歷經(jīng)了民族愛國主義、反帝愛國主義與倫理愛國主義等三個歷史階段。以下,依次討論每一階段愛國主義之特點,通過歷史敘述以期還原中國情境的愛國主義原貌,為今日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塑積淀理論基礎,提供參考意見。
1.民族愛國主義階段。美國學者海斯認為,“自從東方古帝國興起之后,許多世紀以來,一個獨立國只包括一民族的現(xiàn)象是例外,而不是常規(guī)。一個人通常愛他的城市,他的區(qū)域,他的統(tǒng)治者或他的帝國,而不愛他的民族。” [3] 然而,海斯的發(fā)現(xiàn)依舊是基于古希臘或古羅馬的情況推演東方的情況,他看到的并不完全正確,最起碼不完全符合中國情況。中國人素來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而對于城市、區(qū)域或是帝國并不顯得有多少熱愛,換言之,中國人愛的是“天下”、“君王”和“家庭”,忠君始終被視為愛國的表現(xiàn)。《詩經(jīng)·小雅》中就有這樣的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見,基于中華中心論調的“天下觀”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國人始終認為自己處于天下的中心,華夷思想長期支配著歷代國人的頭腦,似乎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民族都是受人鄙視的蠻夷,皇室朝堂更是成了人們頂禮膜拜的對象。顯然,中國古代的愛國主義是扭曲的,人們效忠的對象是朝廷抑或集權于一身的天子而非國家,有道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孟子(離婁上)》)。仰居“天朝上國”的先輩們始終只知有“家”與“天下”而不知有“國”。無“國”意識,何談愛國?可以說,長期的“‘華夏中心主義’和‘尊夏掖夷主義’的文化觀念,不但扼制了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在古代的覺醒與確立,而且使到近代才誕生的愛國主義一開始就背負著文化主義的古老幽靈,難以擺脫東方大陸性文化所具有的狹隘性與自大心。” [4] 中國古代到底存不存在現(xiàn)代意義上的愛國主義,學者們對此爭論不休。筆者以為,即便古代中國未曾出現(xiàn)可愛之“國”,但對朝廷君主以及鄉(xiāng)土家族之愛完全可以擴展至對大好河山之愛。如同南宋岳飛一心想收復失地,其實他的心中本然有一個大宋的中原領地,這依舊可以認為是愛國主義的早期形態(tài)。當然,這種愛國主義摻雜著狹隘的民族界限,因此,古代中國長期演繹著民族愛國主義的范式。
2.反帝愛國主義階段。到了近代,這一切發(fā)生了改變。西方列強的炮火振醒了沉睡中的國人,國家概念隨之即起,愛國主義即是民族危機下的產(chǎn)物。伴隨著外來侵略,“國”的意識漸成,愛“天下”和愛“家”的傳統(tǒng)自然轉化為愛國。此時的“國”不再只是“大清朝廷”了,而是地理政治意義上的中國。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多種形式相互交織的,愛國主義受其影響,同樣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遭受外來侵略者的奴役,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因此,自甲午戰(zhàn)爭至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反帝始終是愛國主義的主旋律。
3.倫理愛國主義階段。當愛國主義被冠之以道德權利或是義務的時候,預示著倫理愛國主義的誕生??箲?zhàn)勝利以后,愛國主義從反帝的主流價值傾向演變成了倫理愛國主義。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反帝愛國主義形態(tài)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倫理愛國主義的張力更加明顯而已。倫理愛國主義有其兩個基本特征:其一,將愛國主義納入道德的范疇;其二,復興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儒家倫理規(guī)范以尋求現(xiàn)時代愛國主義的古典庇護。伴隨而來,倫理愛國主義存有兩大缺陷:一是具有強烈倫理復歸的情緒化傾向,二是在于其內容的空洞抽象和強烈的說教性。愛國主義終究是指向個人還是國家的宣傳,倫理愛國主義儼然超越了地理情愫的文化忠誠甚至政治投機,從社會主體之行為演變成國家利用倫理約束力操控一切去“被愛國”的場面。
三、形塑理性的愛國主義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隨之迅速提升,以美國為主導西方輿論相繼拋出“中國威脅論”,中國的亞洲近鄰尤其日本在領土問題上又不斷與中國發(fā)生沖突,加之歷史積淀的民族仇恨被極力渲染,國人愛國主義熱情空前高漲,逐漸走向廣泛意義上的民族愛國主義,其中不免混雜著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雙重定位。愛國主義遂受到不同人群的高度關注。諸如政治哲學家時常爭論不同版本的愛國主義是穩(wěn)健政治的不可或缺之部分;而道德哲學家卻望著愛國主義的道德標桿,對愛國主義是否是公民的道德義務爭論不休。然而,“愛國主義”在中國時常被當做激進的代名詞。極端民族式的愛國主義固不可取,但理性愛國主義之表達應屬合法的訴求而不應該被列為褊狹的異端。那么,感性與理性的邊界又在哪里呢?這就要重新回到什么是“愛國”的基調上予以審思。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不同時期統(tǒng)治需要,愛國主義可從不同的維度予以詮釋。當然,筆者所言之中國情境無論何時都應放置全球化背景中予以討論,這并非為了排除所謂的“自以為是”,乃是為了真正從中國實際出發(fā),以探求愛國主義在中國之嬗變,為形塑理性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經(jīng)驗。那么,理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應該作何解釋?它包含哪些方面?概言之,其意有三個:
1.理性愛國主義教育應是超越狹隘民族主義界限之教育。民族主義在中國未必能被超越,而狹隘的民族主義則必須要被超越甚至拋棄。全球化雖然不可逆轉,但是在全球化日益顯著的今天國家的特殊性也應逐漸顯露。要警惕西方國家借全球化之名借機宣傳所謂的“后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后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實則是對合法民族主義的無端解構和扭曲闡釋。我們沉浸在全球化帶來的機會的同時,也要認清被政治渲染的全球化儼然是一個可怕陷阱。我們不禁要問,愛國主義的動機是什么?超越狹隘民族主義界限,于民族認同中確認國家認同。讓所愛之國成為真正的統(tǒng)一之國。
2.理性愛國主義教育應是培養(yǎng)公民適度愛國情感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旨在培養(yǎng)公民熱愛祖國之思想與情感,然而,長期以來,愛國情感教育是相當缺乏牢固基礎的,或者說是空洞的。那么,愛國主義到底需要強調何種愛國情感呢?很多人都認為愛國主義是好事,但卻不知道何種愛國主義才是真正的好事,盲目的愛國情感的爆發(fā)可能會走向異端。愛國者就是愛自己國家的人嗎?事實并非全然如此,往往我們只是認識到愛國情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卻忽視了愛家庭愛家鄉(xiāng)之教育,很難想象連家庭或家鄉(xiāng)都缺乏依戀的人如何培養(yǎng)忠實的愛國情感。
3.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終目的應是造就理性之愛國者。易言之,愛國主義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西方學者對此肯定,他們往往認為,公民教育涵蓋的范圍顯然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然而,部分和整體又是具有不一致性的。尤其在中國情境中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不應該完全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要提防西方的學術霸權與意識形態(tài)侵蝕。當然,不被替代并不意味著放棄一切變化的可能,愛國主義教育依舊需要向現(xiàn)代公民教育的轉型,而不僅僅簡單囿于道德教育之范疇或者來個大變革式的顛覆。
參考文獻:
[1] [英]戴維·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530.
[2] [英]安德魯·海伍德.政治學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319-320.
[3] [美]海斯.現(xiàn)代民族主義演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6.
[4] 李世濤.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M].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287.
關于愛國的政治論文
上一篇:關于g20峰會政治論文
下一篇:10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