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脫歐的優(yōu)秀政治論文(2)
關于脫歐的優(yōu)秀政治論文篇二
英國脫歐的“紅與黑”
摘要:“當我們進行有關新協(xié)議的談判時,我們會給英國公民一個全民公投的機會,他們只要做出一個很簡單的選擇――是讓英國留在歐盟繼續(xù)討論新協(xié)議,還是脫離這個組織。”
這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在2013年1月23日的一次講話中的一段摘要。在這段講話中,卡梅倫告訴全世界:“如果保守黨贏得了2015年的選舉,英國最快將在2017年舉行全民公投來決定是否留在歐盟。”
而卡梅倫所說的“新協(xié)議”指的是希望歐盟能夠進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將部分權力歸還給英國(和其他成員國),這很顯然與歐盟大部分成員國,特別是德法兩國所倡導的“更一體化、更緊密合作的歐洲”的概念相違背。
由來
很顯然,卡梅倫的發(fā)言將英國放在了“同歐洲對抗”的位置,他這樣做的原因與英國和歐盟的現(xiàn)狀有關:就在卡梅倫發(fā)表“脫歐宣言”后的幾天,有消息指出英國2012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0.3%,這已經是英國經濟近五個季度以來第四次出現(xiàn)縮水。
英國糟糕的經濟狀況不難讓人聯(lián)想到困擾整個歐洲的歐債危機。的確,在歐盟的現(xiàn)有體系下,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的英國不得不掏錢來救助諸如希臘等“盟友”,更讓英國人郁悶的是,使用歐元的希臘等國的生死存亡其實對使用英鎊的英國造成的影響遠遠不及對德法兩國造成的影響大,而反之,即便歐元區(qū)的現(xiàn)狀得到好轉,英國獲得的利益也不如德法兩國大,這樣的落差讓卡梅倫認為英國從歐盟獲得的支持和利益還不如“一塊薄脆餅厚”。
也正是由于英國在歐盟“吃力不討好”的現(xiàn)狀,讓一直都存在于英國政界的“脫歐論”和“歐盟懷疑論”再度崛起。2012年11月,著名的脫歐激進黨派英國獨立黨在遞補選舉中獲得了僅次于反對黨工黨的議會席位,成為英國第三大黨。這無疑對于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在2015年大選時謀取議會多數席位的計劃產生了不小的威脅。
在保守黨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歐盟懷疑論者”,2012年7月,81名保守黨下議院議員投票贊成就英國脫離歐盟進行全民公投。而最新的調查顯示,保守黨內部有三分之一的成員贊成英國脫離歐盟或者對英國繼續(xù)留在歐盟的好處持懷疑態(tài)度。
因此,有分析家認為卡梅倫的“脫歐宣言”也許并不僅僅是為了“讓英國在歐盟的利益最大化”或“讓英國人民在歐盟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更是為了打壓英國獨立黨以及保守黨內部的“脫歐人士”,以確保自己和保守黨在2015年的大選中能夠獲得勝利。
爭論
無論卡梅倫的用意何在,他的一番話無疑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首先跳出來發(fā)難的是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直接稱卡梅倫為“搗蛋者”;歐洲議會成員Alain Lamassoure則表示:“歐盟就像一個班級,總有好學生和壞學生。英國似乎下定決心要做最壞的學生,而且他還很自豪。”
同時有民調顯示,有52%的法國人希望英國盡早脫離歐盟,以防止英國阻撓歐盟的一體化。
歐盟另一大核心德國的態(tài)度則要溫和一點,德國默克爾同意與卡梅倫就英國在歐盟的訴求進行談判,她表示“德國和她自己都希望英國繼續(xù)在歐盟扮演積極重要的角色”,但她同時也強調“歐盟其他成員國和英國一樣也有自己的訴求”。而德國聯(lián)邦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主席鞏特爾・克里希鮑姆(Gunther Krichbaum)則形象地將英國人的訴求比作“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駛”或者是“加入一個足球俱樂部后對隊友說:‘我們來玩橄欖球吧!’”
英國最親密的盟友美國則直接反對卡梅倫的“脫歐宣言”,美國白宮新聞發(fā)言人在1月底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美國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英國留在一個強大的歐盟內”。
在英國,反對脫歐的聲音也不絕于耳,英國工黨領袖艾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前首相布萊爾和布朗都表示英國不需要就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全民公投,因為英國的發(fā)展離不開歐洲。
“如果說卡梅倫想要英國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和利益,那么為什么要脫離歐盟這個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組織呢?”布萊爾說。
當然,也有不少人選擇站在卡梅倫這一邊,英國獨立黨領袖尼日爾・法拉及(Niger Farage)稱卡梅倫的發(fā)言是“獨立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勝利”;英國前首相梅杰則認為卡梅倫的言論代表了英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對英國有著很大的好處。
相比于意見不一的政界,商界的領袖們無一例外地對英國脫歐的可能性表示憂慮。維京公司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警告說與歐盟進行重新談判會嚴重影響英國的經濟。另一位未具名英國公司總裁在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像英國這樣50%的貿易來自歐盟的國家又怎么可以脫離歐盟呢?”
影響
那么,如果英國真的脫離了歐盟,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對于歐盟來說,英國的脫離也許有助于德法兩國所倡導的一體化進程,特別是貨幣的統(tǒng)一。但即使是奧朗德也得承認“沒有英國的貢獻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歐盟”――失去了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歐盟作為世界一極的實力必然大幅受損,德法兩國則要承受更重的負擔。
其次對于英國來說,脫離歐盟對英國經濟有何益處尚未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英國會喪失近一半的出口市場,同時還會被免去歐盟成員國所享有的出口關稅減免優(yōu)惠以及多種補貼。
另外,根據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歐洲地區(qū)協(xié)調員湯姆・萊恩斯(Tom Raines)的描述,英國如果從歐盟脫離出來,它將失去在WTO的談判優(yōu)勢地位;倫敦在歐洲和世界的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可能會受到威脅;外國投資者會減少甚至是撤走在英國的投資。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米切爾・巴尼爾(Michel Barnier)認為如果英國和歐盟相互分離,它們都無法在與美國、中國、印度等國家的競爭中占到優(yōu)勢。
上面所說的是英國脫離歐洲可能造成的影響,實際上,在2017年底全民投票舉行之前,有關英國在歐盟的前景的不確定性已經開始對英國和歐盟有所影響。
首先是外國投資者對于英國的信心。情人節(jié)當天,以西門子、博世和漢莎航空等企業(yè)為首的德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駐倫敦分部發(fā)表聲明,稱德國企業(yè)在英國的投資已經受到了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
“我們原來認為英國最快也會在八年后才會決定是否離開歐盟,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只有四年的時間留給我們。”聲明說,“這打亂了我們的計劃,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如果四年以后英國脫離了歐盟,我們該怎么做?”
而對于歐盟來說,這種不確定性則會影響到它對抗歐債危機的策略和步奏。
“四年多的時間看起來不是很長,但沒人可以預料到歐債危機以及歐洲經濟到了2017年會是什么樣的狀況。對于德國、法國以及歐盟其他成員來說,它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得在制定經濟策略時考慮英國退出后所造成的影響。更糟糕的是,這樣的影響會不會出現(xiàn),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xiàn)都無法預料,這對解決歐元區(qū)危機的方案來說不是什么好事。”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道說。
“卡梅倫拿自己國家的未來冒了一個不必要的險,不過他很聰明,而且很有政治手腕,他將還沒有定論的選擇權留給了人民。”《經濟學人》報道。
奇怪的是,調研公司YouGov在2012年11月份所做的民調顯示,有66%的英國人同意英國退出歐盟,而在1月底所做的調研中,只有36%的人支持英國退出歐盟,而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的人數比例則上升到40%――這或許說明英國民眾對于脫離歐盟對自己國家的不利影響有著越來越深刻的了解。
也許卡梅倫正是想利用這一點來贏得這場賭局。
看了“關于脫歐的優(yōu)秀政治論文”的人還看:
1.關于英國脫歐的論文 對英國脫歐的看法論文 英國脫歐之我見小論文
2.英國脫歐的影響論文 英國脫歐利弊論文 關于英國脫歐的論文(2)
3.英國脫歐作文
4.英國脫歐的利與弊 英國脫歐有什么利弊 英國離開歐盟的利弊
5.英國脫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