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翠微峰風(fēng)景區(qū)旅游攻略
贛州翠微峰風(fēng)景區(qū)旅游攻略
微峰景區(qū)地處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地區(qū)東北部,寧都縣縣城西北郊2.5公里處。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贛州翠微峰風(fēng)景區(qū)旅游攻略,供大家參考!
贛州翠微峰風(fēng)景區(qū)旅游相關(guān)信息:
開放時間:8:00-17:00
建議游玩時間:4-5小時
最佳旅游時間:四季皆可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城西北郊3公里
電話:0797-6807667
贛州翠微峰風(fēng)景區(qū)旅游景點:
翠微峰
翠微主峰海拔高度為426.8米,它是十二峰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山峰。翠微峰遠眺色如丹霞、巍峨挺拔、壁立如削、氣勢雄偉,與合掌、仙桃、瑞竹、凌霄、石鼓、三獻、獅子、望仙、伏虎、披發(fā)、蓮花等峰齊稱為金精十二峰。諸峰奇麗多姿,首推翠微峰。清初著名散文家魏禧為首的“易堂九子”在此峰頂建館,鑿水施,隱居做學(xué)問,名揚四方。群峰之中的金精洞,天然神奇,以峰險、洞幽、泉美而聞名于世,無愧為道家第三十五福地,翠微峰名在奇特,勝在險要,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歷為兵家必爭之地。
翠微主峰之所以最具特色,是因為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地形險要,登峰只有一條天然裂縫為路,裂縫最窄處僅容一個攀爬,沒有一定膽量的人是不敢輕易攀登的。二是它豐富的文化背景,因為翠微峰頂曾有寧都的一代文豪易堂九子占山為王,他們都是明王朝的遺民,在山上讀史講易,授徒造士。為什么把他們居所稱之為“易堂”。一是他們在此研究易經(jīng),二是易字拆開來看上是日字下是月字的異體字,日月合并為大明朝的明字,意示著易堂九子懷抱反清懷明之志,誓不與清廷合作。易堂最鼎盛時建房72間,建有吾廬、勺庭,收徒百余人,九子在山頂種地、植樹、鑿池養(yǎng)蓮,過著深居簡出的田園生活,他的居所環(huán)境極其優(yōu)美,有詩贊曰:“云中蓮葉秋池艷,天半桃花春井香”。
瑞竹峰
翠微十二峰的瑞竹峰,因過去山上翠竹茂密茁壯,故美其名為瑞竹峰。與瑞竹峰隔谷相望的就是十二峰之一的伏虎峰,從這望去,宛如一虎縱臥南北,虎頭朝南,虎尾展北,三巖窟渾圓光滑,呈倒“品”字形,就象臥虎的眼睛和鼻子。與伏虎峰對峙的靠右手那座山就是十二峰之一的合掌峰,相傳當年翠微仙女張麗英在金精洞修煉時,各路神仙前來拜訪,此時祥云滿天,兩掌大開,迎入洞室;如果是烏云壓頂妖魔來擾,則兩掌緊閉,拒之洞外。各位請看,它是不是微張兩掌迎接我們進洞。大家聞到的清新空氣,那是來自森林的氣息,我們已進入了國家級森林公園,這里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公園內(nèi)樹種資源189種,有珍稀植物水杉、禿杉、銀杏等,森林覆蓋率達79.8%。野生動物有40多種。
金精洞
它是古金精山區(qū)的中心腹地,是全國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五福地。洞口右壁上“金精勝概”四個大字,就是明朝萬歷年間贛州知府何天德所書。洞內(nèi)墻上九幅畫像就是明末清初寧都一代文豪“易堂九子”。“易堂”在當時列江西“三山”學(xué)派之首,九子中以魏禧的文學(xué)成就最為突出,他的散文風(fēng)格凌厲雄健,感慨激昂,他與侯方域、汪琬合稱為“清初散文三大家”,亦有“北侯南魏”之稱。魏禧的散文《大鐵椎傳》被選入中學(xué)語文教材。
金精洞是由披發(fā)峰與石鼓峰相夾而成的天然石洞,左邊這座就是石鼓峰,右邊這座就是披發(fā)峰,這兩峰也屬十二峰。相傳漢朝時,山下樵夫之女張麗英,年芳十五,美貌出眾,一天,她同母親上山砍柴,遇到南極仙翁,仙翁送了兩顆仙桃給她,張麗英給了一顆與母親,她母親與仙道無緣,失手將桃掉在地上不見了,張麗英吃下另一顆仙桃,馬上忘了饑渴,飄然進山修煉去了。長沙王吳芮征戰(zhàn)福建時路經(jīng)此地,被她的美貌吸引了,想娶她為妾,張麗英不答應(yīng),于是使了一個緩兵之計,她對吳芮說:“這山里有個石屋,另有天地,如果你能把它鑿?fù)ǖ脑?,我就嫁給你”,于是吳芮連夜發(fā)兵,鑿了三天三夜就把石壁打通了,吳芮興沖沖地走進山洞,只見一股紫氣涌動,張麗英騰著紫云緩緩飛上天空,并留下話與吳芮說:“我是金星的化身,怎么可能嫁給你這個凡夫俗子”,情急之下,吳芮只抓住了麗英的幾縷發(fā)絲,如今這些發(fā)絲就留在這山壁之上供后人瞻仰,張麗英飛升后,山民為紀念她,就在這山洞里建了一個靈泉觀,并供奉了她的仙像在此。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聽說江南金精山靈泉觀每遇大旱之年應(yīng)民求雨屢求必應(yīng),于是親書匾額一塊賜封張麗英為“靈泉普應(yīng)真人”,從此,翠微峰名聲大振。南宋丞相崔與之來此地游玩,陶醉其中,并賦詩一道“翠壁丹崖倚碧穹,一壺天地畫圖中;青鸞有路三山遠,五洞無塵萬境空;虛室尚留丹灶冷,靈泉直與海波通;客游到此應(yīng)忘返,自覺仙丹迥不同”。這正是對洞中美景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