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旅游景點推薦
在韶關,觀賞“丹霞地貌”的綺麗風光,體味佛教禪宗的獨特魅力,探尋“嶺南名郡”的悠久歷史,感受這座城市的秀麗與寧靜。我們一起游覽觀光吧。
概述
韶關地處廣東省北部,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韶關是粵北地區(qū)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廣東省規(guī)劃發(fā)展的六大都市區(qū)、九個區(qū)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韶關是客家人重要的居住地之一,被稱為客家第五州,是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韶關古稱韶州,是“馬壩人”的故鄉(xiāng),石峽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2100多年的城市歷史。歷史上的韶州被譽為“嶺南名郡”,孕育了以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余靖、清代文學家廖燕為杰出代表的大批歷史名人。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弘法37年,南華寺因此成為禪宗的“南宗祖庭”。
韶關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獨特的丹霞地貌混合著神秘的瑤族風情,丹霞山被譽為中國的紅石公園,這里的陽元石與陰元石更是以其獨特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膜拜,必背瑤寨依山而建,有別致的樹皮房、竹房,依山臨澗的吊角樓別具一格,更有南華禪寺,寺內廟宇森林多有千年歷史,禪宗六祖坐鎮(zhèn)大殿,香火絡繹不絕。
歷史
韶關,簡稱“韶”,古稱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東衡州為韶州,之后歷朝沿襲。元鼎六年設曲江縣時,便以韶關為縣治。韶州得名韶關始于明清之際,在今韶關市區(qū)先后設立水陸三個稅關收稅,俗稱韶關。1958年在曲江縣馬壩鄉(xiāng)獅子巖洞穴里發(fā)現的“馬壩人”頭骨化石,是目前廣東境內發(fā)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馬壩人化石”的發(fā)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qū)人類的歷史。
1949年9-10月,粵北各縣陸續(xù)解放,11月廣東省設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轄韶關市、曲江縣等17縣市。1950年1月更名北江專區(qū)。1952年撤銷北江專區(qū),設立粵北行政區(qū)。1956年撤銷粵北行政區(qū),設立韶關專區(qū)。1970年專區(qū)更名地區(qū)。1975年11月韶關市升為地級市,轄曲江縣。1983年撤銷韶關地區(qū),所屬縣并入韶關市。
文化
韶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里是“馬壩人”的故鄉(xiāng),石峽文化的發(fā)祥地。舜帝南巡曾經過此地登韶石山而奏韶樂,動聽的樂曲使周圍的山石也為之動容。歷史上的韶州被譽為“嶺南名郡”,孕育了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唐代詩人邵碣、宋代名臣余靖等大批歷史名人。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弘法37年,南華寺因此成為禪宗的“南宗祖庭”。 韶關民間文化藝術種類豐富,包括客家山歌、采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說書、快板、粵曲、舞龍、舞獅等民間歌舞以及木雕、編織、刺繡、剪紙等民間工藝。
環(huán)境
韶關屬于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河流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3.3%,它是全國重點林區(qū),被譽為華南生物基因庫和珠江三角洲的生態(tài)屏障,空氣質量良好。
民族
韶關是多民族的聚居區(qū),居民大部分為漢族客家人,還有小部分廣府人。韶關市少數民族以瑤族、畬族為主,還有滿、回、京、苗、黎、白、侗、土家等,共44個。瑤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和始興縣、樂昌市、曲江區(qū)、武江區(qū)。畬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市和始興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旅游季節(jié)
韶關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qū),一年四季均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充沛的雨量使韶關大地四季常青,全年都很適宜旅游。春季觀賞杜鵑花爭奇斗艷;秋季觀賞丹霞山的獨特風貌,體會讓人心動的丹霞日出日落;夏季感受大峽谷的清涼和奇幻;冬季觀賞佛教古剎,尋一份清靜和虔誠。
最佳出游時間
韶關春季多雨,夏季偏熱,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充沛的雨量使韶關四季常青,全年都適合旅游。春秋氣候溫和,最宜出行。另外,丹霞山四季景色不同,最佳旅行季節(jié)是春天3-5月,秋天10-12月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