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花蓮旅游攻略
花蓮縣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是高山族聚集人數(shù)最多的縣份。位于臺灣本島東部,北界宜蘭,南接臺東,西沿中央山脈脊線與臺中、南投、高雄3縣為鄰,東向太平洋。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臺北花蓮的旅游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臺北花蓮旅游景點:
白楊瀑布
白楊瀑布位于三棧溪切入塔次基里溪(立霧溪)的河口處,由于塔次基里溪侵蝕度遠遠大過三棧溪,河床間形成明顯落差,才造就了如此壯觀的大瀑布。這里原名“達歐拉斯”,意即高聳的斷崖。在塔次基里溪的劇烈侵蝕下,形成了深峻的地勢,地質(zhì)學家以“掘鑿曲流”稱之,更有人把這個景致美麗的地方,
賦予“外太魯閣幽峽”的稱號,白楊瀑布便是當中可及性最高的一處勝景。
穿過旋轉(zhuǎn)門,幽長的隧道暗示著精彩可期的白楊之旅正要開始。步道鑿開堅硬的山壁,一路伴著溪谷而行,崩崖、深峽的景觀不斷交錯出現(xiàn),隧道更是一個接著一個,其中第二處和第五處隧道并有太陽能照明裝置,游客只需在隧道入口按下按鈕,便能啟動隧道內(nèi)的照明設施。
不待過完第六隧座道,轟隆的水聲便已震撼登場,洞口外,白楊瀑布自高大崖壁上分段瀉下,由遠而近,最后傾入塔次基里溪中。“太管處”在此建有一座吊橋,讓游客登上賞景平臺。由此不但可以看到白楊瀑布懸掛的身影,更能體會塔次基里溪滔滔怒流的威力。
由入口至白楊瀑布約需40分鐘,若再前行,約5分鐘即可再抵一處隧道,豐沛的泉水從隧道頂挹注而下,形成水簾洞的奇景。[3]
東方夏威夷
位于花蓮水源地、娑婆礑溪畔的東方夏威夷,占地約20公頃,是東臺灣最大的人工游樂園區(qū),除了眾多水上旅游設施之外,更有洋溢著南太平洋般的熱帶水鄉(xiāng)造景,在婆娑椰影的掩映下,散布著歡樂和熱情。
來到東方夏威夷,一入大門便可見到兩幢醒目的貝殼狀建筑,讓人恍如置身于澳洲的悉尼,原來這是“娑婆礑劇場”的觀眾席。劇場每天定時演出南太平洋原住民歌舞秀,舞者盛裝劃著小船,登上水面舞臺,大溪地、夏威夷、薩摩亞、新西蘭的舞蹈一一熱情登場,野性奔放的節(jié)奏與舞蹈,讓全場心緒為之沸騰。
園區(qū)內(nèi)的游樂設施以輕松適意的水上活動為主。園區(qū)內(nèi)有幾項相當別致的造景,例如千獅噴泉水為一高聳拱橋,橋身上布滿132個獅頭,時間一到,水柱齊自獅口射出,形成曼妙的水簾;錦繡河山則為一氣魄雄健的山水庭園,一柱柱黝黑的奇巖聳立其中,環(huán)繞著飛瀑流水,行走其間,還有涼亭可供小憩。另外,還有仿阿美、雅美、卑南、泰雅、魯凱等臺灣原住民族的房舍、器物,營選出有別于江南水鄉(xiāng)的另番純樸。
鯉魚潭
鯉魚潭靜臥壽豐鄉(xiāng)西側(cè)鯉魚山下,面積達104公頃,是花蓮縣境內(nèi)最大的湖泊,據(jù)說因湖畔山形遠眺像鯉魚而得名,而潭中也盛產(chǎn)鯉魚,縣府每年都會在此放養(yǎng)魚苗,成為名副其實的“鯉魚潭”。潭水來自湖心的涌泉,清澈無比,漣漣波光倒映著群山綠意,更顯明媚深邃。
湖潭水位終年平穩(wěn),水邊泊有色彩繽紛的湖上游艇、水上腳踏車、劃船、徜徉于碧波浮動間,任清風佛面,無限快意。湖畔垂柳清曳,大片如茵綠地為露營的好所在,可容納1500人以上,夜里更可靜觀螢火蟲的熒熒孤光;木質(zhì)觀景臺、涼亭點綴其間,更添幽靜秀麗,踏青賞景悠然自得。沿著鯉魚山腳而筑的環(huán)湖道,則是漫步、騎單車的好地方。
若體力充足,還可挑戰(zhàn)海拔601公尺的鯉魚山,來回約2小時的步程,幾乎都在林間穿梭,待登頂后,放眼瞭望,鯉魚潭就在腳下,木瓜溪與花蓮溪匯流入海的景象浩瀚壯闊,而花東縱谷的阡陌縱橫更是一覽無遺。常有飛行傘由山上起飛,迎風翱翔,令人欽羨。
由于鯉魚潭盛產(chǎn)鯉魚、鰱魚、福壽魚、小蝦,湖畔成排林立的餐廳便提供活魚、活跳蝦、土雞特產(chǎn),其中活跳蝦更是鯉魚潭一大特色,家家必備。
九曲洞
九曲洞為中橫公路的一大奇觀,常常令中外游客嘆為觀止。公路在此穿山鑿洞而建,奇巖怪石,尖峰
絕壁,道路曲折穿行于堅硬的巖壁中,為人力開鑿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結合。
九曲洞并不是只有九個彎,而是有數(shù)不盡的回廊,這些都是當年開鑿中橫公路的人們一斧一錘鑿出來的。這里處處山洞,步步斷崖。九曲洞上有奇巖峭立,下為深谷急流;暴雨過后,逕流形成無數(shù)“時雨瀑”,自峽谷轟然落下,蔚為奇觀。此路段已實施人車分流,游客至此莫不舍車就步,一路贊嘆大自然劈山的威力,并為當年開路的艱辛而驚悚。
立霧溪左、燕子口至慈母橋間,即著名的錐麓大斷崖。斷崖最高處達1666公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插入溪谷,光潔的崖壁上鑿有一條小徑供人通行,即合歡越嶺古道的錐麓段,一般稱為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全長約16公里,其兩端分別在巴達岡和合流口(慈母橋)附近,攀登時多從靳珩橋附近下切至谷底,強渡立霧溪,上抵巴達岡的入口,并由此展開驚險的橫斷之路。由近800公尺的高處俯瞰深峽,渺如細線的中橫公路斷續(xù)穿系在立霧溪谷間,帶來莫大的視覺震撼。由于大理石不易受風化的特質(zhì),便得古道在斷崖的部分保持得相當好,但由于出入口處崩塌嚴重,路徑又分歧,一般游客甚難抵達,僅能從靳珩橋到流芳橋間的公路上,仰望古道一線橫空,并體會“虎口線天”的懾人氣勢。
臺北的特產(chǎn)介紹
來到花蓮、滿街的特產(chǎn)店總是引人駐足:花蓮芋、花蓮薯這些由芋仔蕃薯加工的甜食,還有來自東洋的羊羹和阿美祖?zhèn)鞯乃诩^,皆一改簡樸樣貌,搖身為精致的點心。
花蓮薯、花蓮芋、麻糬及羊羹皆是花連知名的零嘴,此乃花蓮人利用廣闊河川地,種植蕃薯、芋頭、花生、紅豆或小米等旱作物,再經(jīng)巧手加工而制成的。
花蓮薯的原料是蕃薯,作法是先去皮煮爛后,搗成泥狀、加入糖、香料、面粉等拌勻,捏成型烘烤即成?;ㄉ徲蟮淖鞣ㄒ嗬淄?,惟烘培前,再撒些玉桂(肉桂)粉,增加香氣,故又稱為“玉桂饅頭”。
花蓮另一項特產(chǎn)是改良自“杜侖”的粟米糬,或稱阿美麻糬。真正的杜侖是不加任何餡料的,現(xiàn)今粟米糬則發(fā)展出紅豆、綠豆、綠茶、蜂蜜等多種口味;除小米外,亦有用紅糯米制作。
引自日本甜點的羊羹,原產(chǎn)于中國,口味屬咸式,經(jīng)傳入日本后改為甜食,其主料為紅豆,作法不難,但相當費工。羊羹以玉里的廣盛堂為最知名。
花蓮市滿街都可見到掛著“花蓮薯”、“麻糬”招牌的特產(chǎn)店,尤其在中華路一帶,老店新店并列,并同時販售白梅、辣梅、洛神葵、剝皮辣椒、香水蓮花茶、羊羹等,一網(wǎng)打盡所有的花蓮特產(chǎn)。
花蓮石雕
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為花蓮立下恒古不移的地基,而人們開山掘石,用巧手與慧心,叮叮咚咚,去
掉雜蕪、發(fā)現(xiàn)隱藏在石原深處的美,同時為花蓮的城市性格立下標竿。
花蓮除了有大山大水的雄奇外,更是眾多奇石美玉的原鄉(xiāng)。由于花蓮地層經(jīng)歷多次造山運動、地殼板塊活躍,而孕育出種類繁多的石頭,各種山石經(jīng)大小溪流搬運、琢磨,而堆積在河床上、海岸邊,成為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美石。
石材經(jīng)開采、加工處理后,大者可作為美化環(huán)境的建材、家具,小巧者則適合握在手中把玩;豐富的石材為花蓮贏得了“石頭之鄉(xiāng)”的美譽,也為花蓮打造出不一樣的城市景觀。
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吸引不少石雕家位定居于此,創(chuàng)作者一釘一槌的打鑿,讓堅重的頑石脫胎出豐富的質(zhì)感,宛如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比諸其他藝術創(chuàng)作,石雕耕費體力甚鉅,更能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能耐與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