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
創(chuàng)新是科技發(fā)展的第一大要素,但要創(chuàng)新就必須打破思維常規(gu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一
搬家
相傳,大英圖書老館年久失修,在新的地方建立了一個新的圖書館,新館建成后,要把老館的書搬到新館去。這本來是一個搬家公司的事,沒什么好策劃的,把書裝上車、拉走、擺放到新館即可。問題是預算需要350萬英鎊,但圖書館里卻沒有那么多錢。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不馬上搬家,這損失就大了,怎么辦呢?
正當館長苦惱的時候,一個館員問館長苦惱什么?館長把這個情況給館員介紹了一下。幾天之后,館員找到館長,告訴館長他有一個解決方案,不過仍然需要150萬英鎊。館長十分高興,因為圖書館有能力支付這些費用。
“快說出來!”館長很著急。
館員說:“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館長更著急了。
“如果把150萬都花盡了,那權當我給圖書館作貢獻了;如果有剩余,圖書館把剩余的錢給我。”
“那有什么問題?350萬我都認可了,150萬以內剩余的錢給你,我馬上就能作主!”館長堅定地說。
“那咱們簽個合同?”館員意識到發(fā)財的機會到了。
合同簽訂了,不久就實施了館員的搬家方案?;?50萬?連零頭都沒有用完,就把圖書館給搬完了。
原來,圖書館在報紙上發(fā)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從即日起,大英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市民借閱圖書,條件是從老借出,還到新館……。
啟示: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個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guī),進行逆向思維。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進行習慣于自始自終地用一種思想去觀察和解決問題。結果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桎梏”,逐漸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從而阻礙了我們前進的步伐。其實,有時成功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只需要我們反過來想一想。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二
乘虛而入
如今在中東的家用電器市場上,日本人獨占鰲頭。但在20年前,只有在雜貨攤上才能找到一些日本產的晶體管收音機。
1973年,佐藤泰雄受日本富士通公司指派,到中東地區(qū)推銷空調器。當時中東的空調器市場由美國貨獨領風騷。
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佐藤發(fā)現,中東地區(qū)的酷熱氣溫、含鹽分極高的潮濕海風以及從沙漠吹來的塵土,很容易使空調器露在室外的部分生銹、堵塞,因此,一般可用十幾年的空調器在這里不過幾年就報廢了。而美國廣商對此熟視無睹。
佐藤認為,這正是富士通空調器打入中東市場的契機。
于是,他從日本請來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原有產品反復改進,使之適合中東的特殊氣候環(huán)境,并讓公司設計出富麗堂皇的商標和產品說明書,以招徠顧客。依靠優(yōu)質的產品和售后服務,富士通空調器逐步在當地建立了良好的聲譽。
1973年石油危機以后,中東產油國一夜之間成了腰纏萬貫的巨富,對國外的高檔消費品需求急劇膨脹,富士通的空調器便一舉占領了中東市場。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三
造就你自己的規(guī)則
按照古代寓言書的記載,誰能解開奇異的高爾丁死結,誰就注定成為亞洲王。
所有試圖解開這個復雜怪結的人都失敗了。后來輪到亞歷山大來試一試。他想盡辦法要找到這個結的線頭。結果還是一籌莫展。后來他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結規(guī)則。”他拔出劍來將結劈為兩半。他成了亞洲王。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四
出售“原始”
日本的兵庫縣有一個丹波村,交通很不方便,村子很窮,沒什么特產。為使村子富起來,村人請了很有經驗的井坂弘毅先生來做顧問。井坂先生考慮:要使這個村子富起來,就得想辦法使之“商品化”,可是這里有什么東西可賣呢?井坂先生絞盡腦汁,突然靈機一動:如今在物質文明中生活的現代人,厭倦了城市的繁囂,對“原始”生活自有嘗試的興趣,因而說服村里人在樹上筑屋而居。
很快,新聞傳開了。不少城市人爭相涌入這個小村,為的是體會另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丹波村的收入大大增加。他們蓋起了漂亮的餐廳、旅館,公路也鋪好了,汽車可以直達村前。然而,來旅游的人反而日漸減少。因為這里曾經吸引人的是極不方便的原始生活方式,而現在卻什么都有了,與城市沒什么兩樣,城市人還來這里干什么呢?
然而,出售“原始”已經使丹波人走向現代,改變了落后面貌。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五
看到畫面之外
1866年,一個衣荷華州的農民望著緊挨他的田邊正在修建的橫跨美洲大陸的鐵路,看見鋪好的鐵軌和駛過的火車,他想,所謂鐵路不過就是鐵軌和火車。他沒有看見什么呢?他的產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場,他們從此就要全力與來自外地的產品競爭,在一星期之內人們就可以從東海岸到達西海岸。人們可以分享知識,不同地域的人們可以相聚,可以結婚。他看見了鋼鐵和車輪,但是他沒有看見隨后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六
牙膏口徑的故事
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yōu)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yè)額蒸蒸日上。
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yè)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
不過,業(yè)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部對此三年業(yè)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部說:“我手中有張紙,紙里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要紅、獎勵?,F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元。是否過分?”
“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毫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后,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支票給那年輕經理。
那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m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
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yè)額增加了32%。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七
順其自然
一位建筑師設計了位于中央綠地四周的辦公樓群。竣工后園林管理局的人來問他,人行道應該修在哪里?“在大樓之間的空地上全種上草,”他回答。夏天過后,在大樓之間的草地上踩出了許多小道。這些踩出來的小道優(yōu)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寬,走的人少就窄。秋天,這位建筑師就讓人們沿著這些踩出來的痕跡鋪設人行道。這些道路的設計相當優(yōu)美,同時完全滿足了行人的需要。
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八
誰刻的老鼠最像
某國有兩個非常杰出的木匠,技藝難分高下,國王突發(fā)奇想,要他們三天內雕刻出一只老鼠,誰的更逼真,就重獎誰,并宣布他是技術最好的木匠。
三天后,兩個木匠都交活兒了,國王請大臣們幫助一起評判。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連老鼠的胡須都會動,第二位木匠刻的老鼠只有老鼠的神態(tài),粗燥得很,遠沒有第一位木匠雕刻得精細。大家一致認為是第一位木匠的作品獲勝。
但第二位木匠表示異議,他說:“貓對老鼠最有感覺,要決定我們雕刻的是否像老鼠,應該由貓來決定。”國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帶幾只貓上來。沒想到的是:貓見了雕刻的老鼠,不約而同地向那只看起來并不像老鼠的“老鼠”撲過去,又是啃,又是咬,對旁邊的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卻視而不見。
事實勝于雄辯,國王只好宣布第二位木匠獲勝。但國王很納悶,就問第二位木匠:“你是如何讓貓以為你刻的是真老鼠的呢?”
“其實很簡單,我只不過是用混有魚骨頭的材料雕刻老鼠吧了,貓在乎的不是像與不像老鼠,而是有沒有腥味。”
看了“打破思維常規(guī)小故事”的人還看:
3.發(fā)散思維
4.思維方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