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到4歲聽什么故事
聆聽是兒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獲取知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那么3、4歲的寶寶適合聽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3歲到4歲聽的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3、4歲聽的故事類型
類型一、接龍故事
接龍故事其實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講故事,要靠你和寶寶共同完成,有一定的難度,對年齡稍大的寶寶更適合。比如:媽媽:“從前有一只虎媽媽,生了6只小老虎。”寶寶:“小老虎個個都很可愛。”媽媽:“有一天,虎媽媽帶著小老虎們?nèi)フ页缘摹?rdquo;
類型二、介紹概念的圖畫書
這類讀物能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一般來說,2-3歲的寶寶就開始學習一些抽象概念,如分類、顏色、形狀、空間、數(shù)字、相反等。還有大、小、近、遠等概念,年輕父母可一邊利用讀物,一邊利用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素材來說明。也有一些事物在寶寶的生活范圍內(nèi)一時還無法接觸到,生活經(jīng)驗不足的寶寶就能夠從具體的圖像中快速地理解事物,從而跨入一個更寬廣的領域,認識各種己知和未知的事物,在接觸真實的圖像時,漸漸形成自己的間接經(jīng)驗。
類型三、圖畫故事
圖畫書具有豐富生動的視覺圖像與活潑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不但可啟發(fā)寶寶對美的領悟,還能培養(yǎng)寶寶在故事情節(jié)中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因為只要你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好的圖畫故事書本身就有一大片的空白,可供寶寶從不同的角度自由想像。事實上,圖畫故事書的智慧對成人來說,也是一筆財富,你在跟寶寶分享故事的同時,并不只有內(nèi)容的傳達,寶寶的情緒也同時被釋放了,通過親子共讀的互動,能使寶寶慢慢地發(fā)展出了解與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這對寶寶的人際智能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給兒童講故事的好處
一、通過講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
(1)講故事時,爸爸媽媽應用親切的語氣,把故事情節(jié)生動、形象地描述出來,盡量避免詞不達意、缺乏條理,給孩子造成錯覺。
(2)應該以故事內(nèi)容這個特定環(huán)境,充分給孩子提供模仿、練習的機會,如模仿故事中某些對話、聲響等。
(3)講完故事后,可讓孩子復述故事(故事中部分情節(jié)或故事大意),以培養(yǎng)孩子的概括能力,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4)故事講到某一關鍵處,中斷講述,啟發(fā)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想像,創(chuàng)編出以后的情節(jié)。
(5)根據(jù)孩子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引導孩子借助選圖、拼圖、繪畫、粘貼圖片來表達故事情節(jié)??沙浞掷门f圖書,舊畫報中的某些圖片,讓孩子挑選人物、動物、景物等拼成有情節(jié)的畫面,再編成小故事講出來。
二、通過聽故事訓練孩子的語言
(1)成人給孩子講故事首先要堅持說普通話,禁用方言,要以清晰、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為孩子做好學習語音的楷模。
(2)給孩子講故事時要注重視聽結(jié)合,借助實物、口形示范和手勢等直觀手段,形象具體地向孩子示范發(fā)音,并讓孩子反復的辨別和體驗。
三只”熊“的故事
熊媽媽和熊寶寶住在大山里,經(jīng)常去城市騷擾人們,人們很苦惱,都想除去他們。
一個小男孩說:“我去把他們一網(wǎng)打盡。”可是大人們不許他去,可他悄悄一個人去了。到了大山里,他找熊媽媽好熊寶寶居住的地方,他去敲門,熊寶寶聽見了:“你是誰呀?”“我是一個小男孩。”“你不怕我媽媽嗎?”“我怕!我怕!但是我餓了,如果你放我進去吃東西的話,我可以給你講故事。”“好啊好啊,我最喜歡聽故事了。”小熊說。
于是小熊讓小男孩進來了,小男孩吃了點東西后就給小熊講了故事,小熊聽得津津有味。小男孩講故事每講到重要關頭時故意不講。熊寶寶就催,說:“快講啊,快講啊。”小男孩說:“不行,不行!你的媽媽要回來了,我得走了。”“你不要走,我把你藏起來,藏在媽媽找不到的地方。”小熊寶寶馬上把男孩藏了起來。
熊媽媽回來了她聞了聞屋里的味道,問:“什么味兒?是不是有人來過了?”小熊寶寶說:“我們屋里來了一個會講故事的小哥哥,他講的故事可好聽啦!媽媽你可不能把他吃了。”熊媽媽一聽,很驚訝,說:“真的?那讓我也聽聽吧!我也愛聽故事呢!”于是小熊寶寶把小男孩叫了出來。小男孩繼續(xù)講故事。講啊,講啊,講了三天三夜,小熊母子倆聽了三天三夜,聽得都出了神。
最后,小男孩說:“我要回家一趟了,我媽媽會著急的。”小熊母子倆都舍不得他。小男孩就說:“只要你們不去打擾人們生活,就給你們天天講故事。”熊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從此,人們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內(nèi)容提要: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為幼兒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空間,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快樂歷程。第二次講述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從而體現(xiàn)了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過程。當然還不止這些,認識動物世界等等。
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她從泥洞里爬出來,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
春風輕輕地吹過,太陽光照著。池塘里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蝌蚪,他們在水里游來游去,非常快樂。
有一天,鴨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到池塘中來游水。小蝌蚪看見小鴨子跟著媽媽在水里劃來劃去,就想起自己的媽媽來了。小蝌蚪你問我,我問你,可是誰也不知道。
“我們的媽媽在哪里呢?”
他們一起游到鴨媽媽身邊,問鴨媽媽:
“鴨媽媽,鴨媽媽,您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請您告訴我們,我們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呀?”
鴨媽媽回答說:“看見過。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你們自己去找吧。”
“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
一條大魚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他們想一定是媽媽來了,追上去喊媽媽:“媽媽!媽媽!”
大魚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到前面去找吧。”
“謝謝您啦!魚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烏龜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大烏龜有四條腿:心里想,這回真的是媽媽來了,就追上去喊:“媽媽!媽媽!”
大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烏龜?shù)膵寢?。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rdquo;
“謝謝您啦!烏龜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鵝“吭吭”地叫著,游了過來。小蝌蝌看見大白鵝的白肚皮,高興地想:這回可真的找到媽媽了。追了上去,連聲大喊:“媽媽!媽媽!”
大白鵝笑著說:“小蝌蝌,你們認錯了。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鵝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著綠衣服,唱起哥來‘各各各’的,你們到前面去找吧。”
“謝謝您啦!鵝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邊,看見一只青蛙坐在圓荷葉上“各各各”地唱歌,他們趕快游過去,小聲地問:“請問您:您看見了我們的媽媽嗎?她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有四條腿,白白的肚皮,穿著綠衣服,唱起來‘各各各’的………”
青蛙聽了“各各”地笑起來,她說“唉!傻孩子,我就是你們的媽嗎呀”
小蝌蚪聽了,一齊搖搖尾巴說:“奇怪!奇怪!我們的樣子為什么跟您不一樣呢?”
青蛙媽媽笑著說:“你們還小呢。過幾天你們會長出兩條后腿來;再過幾天,你們又會長出兩條前腿來,四條腿長齊了,脫掉了綠衣服,就跟媽媽一樣了,就可以跟媽媽跳到岸上去捉蟲吃了。”
小蝌蚪聽了,高興得在水里翻起跟頭來:“啊!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好媽媽,好媽媽,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
青蛙媽媽撲通一聲跳進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塊兒游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