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該如何教育
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該如何教育
很多家長不喜歡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電影院,因為小孩無法在一個環(huán)境下久待,會出現(xiàn)吵鬧的情況,如果這個時候不正確引導(dǎo),孩子將會養(yǎng)成習(xí)慣。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的教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的教育方法
1、直接糾正孩子
雖然可能聽起來不太好,可是孩子犯錯的當(dāng)下一定要糾正,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小孩再犯,而且直接在公共場所罵,才能確保孩子再也不敢在公開場所表現(xiàn)不好了。
2、買想要的東西
你可以扮演明智的家長,購買或攜帶令孩子有興趣的東西,借此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在這個時間內(nèi)小孩一定是乖乖地玩著自己的,不會打擾到別人。
公共場所小孩喧嘩惱人,該如何處理,相信家長各有一套。
3、給予遞延承諾
用一種迂回的方式先答應(yīng)孩子的需求,將小孩渴望的東西延后購買日期,家長不一定要去實踐這個承諾,但偶爾是該履行的,才能讓孩子相信父母的話。
4、忽視他們吵鬧
孩子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抗議的想法,直到家長李會,他們才會停止,這個時候?qū)Ω端麄冏詈玫姆椒ň褪遣焕聿?,一段時候間,他們就會自己安靜了。
家長如何制止孩子吵鬧行為
5、不帶他們出門
要防止小孩在公共場所吵鬧,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它開始,不要帶他們一起出門,可以請家中長輩幫忙照顧,或是請保母看管,甚至養(yǎng)個寵物讓他們留在家中與它玩耍。
6、服從他們意愿
如果已經(jīng)不曉得該怎么對付吵鬧的孩子,為了防止他們在公共場所喧嘩,那就遵從他們的意愿吧!但這也可能讓小孩變得頑固,變得更不受控制,所以要謹慎思考。
7、轉(zhuǎn)移注意力吧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很短暫,如果你覺得孩子將要大鬧一場了,不妨拿些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玩游戲,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問題,也能讓孩子高興。
8、給他們關(guān)注力
孩子會吵鬧只是希望爸爸媽媽能給予多一點的眼神關(guān)懷,但他們不曉得怎么表達,只好藉由哭鬧來得到這樣的關(guān)注,所以家長平時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有效避免這樣的問題。
9、威脅告訴老師
小學(xué)以前這招有效,孩子都希望能將最好的行為表現(xiàn)給老師看,在老師面前維持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且也非常聽從老師的話,所以適當(dāng)?shù)挠眠@個威脅是還不錯的。
專家談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
國人還是缺少公共空間意識孩子的“鬧”和大環(huán)境分不開
在歐洲酒店業(yè)日前舉行的全球游客形象評選中,日本游客獲得第一名,中國游客位居倒數(shù)第三。
調(diào)查稱:中國游客普遍給人“不守規(guī)矩、文明素質(zhì)差”的印象。其中“罪狀”,除了亂吐痰、愛在公共場所脫鞋襪等行為外,其中一條就是“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對此,作家余秋雨曾撰文寫道:“我們除記住中華文化的一系列優(yōu)點外,也不要忘記它的諸多缺憾。中華文化不在乎公共空間,大家都在責(zé)備我們的同胞有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等毛病,這些毛病看似道德問題,實際上是對公共空間的漠視。”
余秋雨認為,國人缺乏公德心,是因為人們長期受“朝廷”和“家庭”的“兩庭”模式的影響,對公共空間缺少認知:比如一個農(nóng)村婦女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不能說沒有道德,但絕對是缺乏公德的表現(xiàn),對公共空間缺少認知。
而對此,美國孟菲斯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孫隆基也認為國人普遍“缺乏公共空間的基本禮貌”,不過他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時,比余秋雨的闡述更為樸實。他說,這是中國的大人一般習(xí)慣讓小孩子穿“開襠褲”,隨時隨地大小便。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當(dāng)眾挖鼻屎、搓老泥,吃飯時將骨頭吐在桌子上,隨便丟垃圾,對身體的動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奇怪了。
除了從文化的背景上分析,杭州市教壇新秀、東園幼兒園園長助理陳潔老師則認為,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公德意識還是必需的。
陳潔說,2周歲以下的孩子自控能力較差,一些道理孩子還不能理解。如果在公共場合批評他,情況反而會更糟糕。對這類孩子的“鬧”,周圍的人應(yīng)給予更多的理解。家長則可以試著用游戲、零食等方法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安靜下來。
2周歲以上的大年齡段孩子,尤其是2-3周歲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第一個叛逆期(青春期是第二個叛逆期),他開始樹立自我意識,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急于表現(xiàn)。對這樣的孩子只能多加引導(dǎo),而且要用委婉的方式,不能用強硬的語氣教育他。她建議多鼓勵孩子,不僅是父母,也包括周圍的人。
不過,陳潔認為,孩子的“鬧”和大環(huán)境分不開。公共場合也分很多種,比如圖書館,周圍的人都很安靜,孩子就不大容易吵鬧。即使吵鬧經(jīng)過教育,大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能明白,會糾正自己的行為。而如果在電影院,廣場等本身比較鬧的地方,要求孩子不能吵鬧,孩子多半會反問:那個叔叔(阿姨)說話不是也很響么?這樣的問題,家長又怎么解釋得了呢?
當(dāng)然,孩子畢竟要走向社會,融入集體。集體有集體的規(guī)則。陳潔覺得,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張揚個性,但到了集體中時要有自制力和約束力。家長平常要言傳身教,營造較好的家庭氛圍,也可以通過一些童書繪本等教育孩子,這樣更能讓孩子接受。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