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憲法學習心得600字
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目的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xiàn)人民意志,更好體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更好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作為機關工作人員,我們更要認真學習新憲法的精神,深刻領會憲法修改的時代必然、實踐必要、法治必需。
本次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的 憲法修正案,不僅讓我們國家的根本法緊跟新時代步伐,讓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更加完善發(fā)展,讓黨和人民意志得到更加 集中的體現(xiàn),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 要里程碑。 翻開新修訂的憲法,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zhàn)略布局鼓舞人心,未來 中國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式、發(fā)展動力、戰(zhàn)略步驟、政治保 證等清晰鮮明。以這次修改憲法為起點,更好發(fā)揮憲法的規(guī) 范、 引領、 推動、 保障作用, 我們必將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 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團結凝聚最廣大人民奪取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任何形式的憲法都不可能無視政治,但是憲法卻無一不是以“人的優(yōu)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為其終極關懷。憲法只有真正的為人民的生活服務的時候,才可能真正的深入民心,在人民心中樹立憲法的,人民才會真正對憲法產生敬畏之情。憲法和憲政只有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能夠克服抽象理性所設計的虛幻的理念世界模型,從而喚起人們對于真正的“人的生活”的關懷和“美滿世界”的向往,并為憲法與憲政的價值找到真正的棲息之所。
憲法的社會化意味著憲法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歸;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憲法才有可能成為“行動中的憲法”,而不僅僅是“書本中的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