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散文下的香港(2)
經(jīng)典散文下的香港篇4:鄉(xiāng)野香港
沙灣徑的宿舍在山腰上,眺望中國南海。每天黃昏,夕陽準時和你在陽臺上交會。只不過中秋過后,陽光一天比一天淡薄。到了陽歷十月,市場里原來光溜溜的柚子看起來都皺了皮,太陽就落得更早。下午五點半,南海上方的太陽,因為霧色的煙嵐像水墨一樣暈開,太陽就像一只剛剛剝開的蛋黃,油澄澄地一枚,懸浮在空中;用目測,感覺它離海面大約是兩株木麻黃的高度;《山海經(jīng)》里的木麻黃。
海面有細細的波紋,水光搖晃,像千千萬萬片透明的金屬薄片因風流動。陽光慷慨地刷亮一條水道,金金粉粉地蕩開來,先是銀樓里那種黃金燦燦,然后變成一吹就破的淡得不能再淡的依依緋紅,讓你想起歐洲四月初開的蘋果花。在你出神的片刻,一艘船悠悠滑進了緋紅的光影中央。
經(jīng)典散文下的香港篇5:胭脂扣
星期天,大部分都休息。一些不休息的店鋪,稍稍張了半扇門,里頭有不知歲數(shù)的老人在扇著折扇,閑話家常。墻頭有毛筆寫了該店的貨品名稱,珠珀猴棗散、清花玉桂、金絲熊膽、老山琥珀、正龍涎香、箭爐麝香、公母犀角、金山牛黃、珍珠冰片……我完全不懂得是什么玩意?……
新春正月里,正是大戲鑼鼓最熱鬧的時分,大中小戲班,都忙于演出。如果連這興旺的佳節(jié)也乏人問津,仿效觀音大士坐蓮(年),那也真是華光師傅不賞飯吃了,不如及早回頭是岸。
十二少在華叔的班子里,只是一個新小角色。有時甚至只在日班踏踏臺毯而已。在太平大戲院,又似比外頭鐵皮架搭的棚子要好得多。……
大勢已去,是的。到了一九三五年,香港政府嚴令禁娼,石塘的風月也就完了。在如花死后兩三年之間,整個石塘咀成為一陣煙云。誰分清因果?也好像她這一死,全盤落索,四大皆空。
經(jīng)典散文下的香港篇6:笛鳴香港
港人多有英文名字——多族裔機構(gòu)里的職員更是如此。這些海倫或者湯姆在惜地如金的香港。如果沒有祖?zhèn)骼险蚯f身家,一般都只能鉆入這種小戶型,成天活得躡手躡腳和小心翼翼,在鄰居近如家人的空間里,享受著微型的幸福與自由。也許正是這一原因,人們擅長螺螄殼里唱大戲,精細作風舉世聞名。在這里,哪怕是一條破舊的小街,也常常被修補和打掃得整潔如新。哪怕是廉價的一碗車仔面或艇仔飯,也總是烹制得可口實惠。哪怕是一件不太重要的文件副本,也會被某位秘書當成大事,精心地打印、核對、裝訂、折疊、入袋,封口......所有動作都是一絲不茍按部就班,直至最后雙手捧送向前,如呈交莊嚴的國書。
正因為如此,香港缺地皮,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密度、高樓密度、汽車密度,卻仍是很多人留戀的居家福地。海倫們和湯姆們,即自家族譜里的阿珍們和阿雄們,哪怕在彈丸之地也能用一種生活微雕藝術(shù),雕出了強大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雕出了曾經(jīng)強大的現(xiàn)代制造業(yè),雕出了或新潮或老派的各種整潔、便利、豐富、尊嚴以及透出滋補老湯味的生活滿足感。毫無疑問,細活出精品,細活出高人,各種能工巧匠應運而生,一直得到外來人的信任。有時候,他們并不依靠高昂成本和先進設備,只是憑借一種專業(yè)精神與工藝傳統(tǒng)的頑強優(yōu)勢,也能打造無可挑剔的名牌產(chǎn)品--這與內(nèi)地某些地方豪闊之風下常見的馬虎、潦草以及缺三少四,總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一些稱之為Mall的商城同樣有港式風格。它們是巨大的迷宮,有點像傳統(tǒng)騎樓和現(xiàn)代超市的結(jié)合,集商鋪、酒店、影院、街道、車站、學校、機關(guān)以及公園于一體,勾心斗角,盤根錯節(jié),四通八達,千回百轉(zhuǎn),讓初來者總是暈頭轉(zhuǎn)向。它們似乎把整個城市壓縮在恒溫室內(nèi),壓縮成五光十色的集大成。于是人們稍不留心,就會錯覺自己在酒店里上地鐵,在商鋪里進學堂,在官府里選購皮鞋。想想看,這種時空壓縮技術(shù)誰能想得出來?這種公私交集、雅俗連體、五味俱全、八寶薈萃、各業(yè)之間彼此融合、晝夜和季節(jié)的界限消失無痕的建筑文化,這種省地、節(jié)材、便民、促銷的建筑奇觀,在其他地方可有他例?
一代代移民來到這里打拼,用影碟機里快進二或快進四的速度,在茫茫人海里奔走,交際、打工或者消費,哪怕問候老母的電話也可能是快板,哪怕喝杯奶茶或拍張風景照也可能處于緊急狀態(tài)。"你做什么?""你還做什么?""你除了這些還做什么?"......熟人們經(jīng)常一見面就劈頭三問,不相信對方?jīng)]有兼職和再兼職,不相信時間可以不是金錢。顯然,這種忙碌而擁擠的社會需要管理,近乎狂熱的逐利人潮需要各種規(guī)則,否則就會亂成一團。十九世紀末的英國人肯定看到了這一點。他們面對維多利亞港灣兩側(cè)亂哄哄黑壓壓的殖民地,面對缺地、缺水、缺能源但獨獨不缺夢想的香港,不會掏出太多的民主,卻不能不厲行法治。他們把香港當作一個破公司來治理。米字旗下的建章立制、嚴刑峻法、科層分明、令行禁止,成了英倫文化在香港最需要也最成功的移植。"政府忠告市民:不要鼓勵行乞!"這種富有基督新教色彩的警示牌,也從歐洲舶來香港街頭。
猜你喜歡:
4.家的港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