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棋子怎么擺圖片_國際象棋的規(guī)則玩法
國際象棋棋子怎么擺圖片_國際象棋的規(guī)則玩法
國際象棋,又稱歐洲象棋或西洋棋,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zhàn)略棋盤游戲。國際象棋的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下面是有國際象棋棋子擺法,歡迎參閱。
國際象棋棋子擺法
王:王的上方會有一個十字,而且它在所有棋里是最高的。
后:后與王非常相近,但是后的上方是一個圓球,所以比王矮一點點。
車:車的上下都是圓形,中間微微凹進去。
象:象的上方是一個橢圓球,并且會有一條縫。
馬:上方樣子就像一個馬頭,所以馬最容易辨別。
兵:兵在所有棋子中是最矮的,上方有一個大圓球。
國際象棋比賽規(guī)則
白先黑后
比賽時,規(guī)定白棋先走,黑棋后走,雙方輪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直到分出勝負或走成和局為止。
摸子走子
(也可以稱為摸子動子)
在對局中,用手觸摸了自己方面的某個棋子,就必須走動它。如果所觸摸的棋子根本無法走動,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如果要擺正棋子,必須先向對手或裁判員口頭聲明:我擺正棋子,才可摸子。如果用手觸摸了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它。只有當自己任何一個棋子都無法吃它時,才允許走別的著法。
落子無悔
一著棋走了之后,手已離開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著。如果這時你的手還沒離開這個棋子,還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須按“摸子走子”原則走動這個棋子。
糾正錯誤
(也可以稱為擺棋)
(1)在對局時,如果發(fā)現棋盤的方向擺錯了,即黑格的棋盤角放在了自己的右側,應即把對局已走成的局面移置到另一塊擺放正確的棋盤上,然后繼續(xù)對局。
(2)在對局中,如果發(fā)現雙方所用棋子顏色反了,先后走不符合比賽的編排規(guī)定,應交換棋子,重新開始對局。如此時比賽時間已過了第一時限所規(guī)定的四分之一,則對局應繼續(xù)進行。
(3)一方“將軍”時,另一方未采取相應的“應將”措施而誤走了其他著法,要及時糾正。被“將軍”一方要重新選擇“應將”的著法。但是,重走時誤走的棋子如果可以“應將”,就必須用它來“應將”,只有在它無法“應將”的情況下,才能另用別的著法來“應將”。
以上發(fā)現的各種情況,要在對局過程中及時糾正。如果賽后才發(fā)現,那么對局的結果有效。
做好記錄
在規(guī)定要做記錄的比賽中,雙方在對局進行過程中,都要用競賽規(guī)則規(guī)定的代數記錄法在對局記錄紙上逐著做好記錄,包括自己的著法和對方的著法,都要記錄,要求字跡應當盡可能地清晰可辨。可以走著以后記,也可以走著以前記,由棋手自行決定。
如果某一方棋手的棋鐘上所剩時間離開時限已不足5分鐘,這時,可不做記錄,待時限過去后,再用自己的時間補記完全。
對局記錄上不要遮蓋任何東西,應該使得裁判員能夠看得清楚。
用好棋鐘
正規(guī)比賽一般都用棋鐘計時,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走出該走的一著棋之后,方能按鐘,而且必須用走棋的同一只手按鐘。比賽時,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走滿規(guī)定的著數。發(fā)現棋鐘指示有誤或工作異常時,應當舉手示意,請來裁判員及時解決。比賽開始前,應當觀察棋鐘鐘面調得是否正確,如發(fā)現有誤,應在賽前向裁判員提出,要求重新調好。
提議和棋
比賽時不可連續(xù)地向對方提議和棋。一方提和時,如對方表示拒絕,必須等對方也提和一次以后,才可以再次提和。對于對方的提和可以用口頭表示拒絕,也可以用走棋方式表示拒絕。提和必須占自己的走棋時間,即走出一步棋后向對方提出,并按下自己的鐘。
比賽禁例
(1)對局時棋手不得借助書本、棋譜或任何手寫或印刷的資料,不得在另一個棋盤上分析棋局,也不得求助于第三者。
(2)比賽時,在記錄紙上除了記錄實際對局的著法和用時外,不得做筆記以幫助記憶。
(3)在對局和比賽時間內,不得在比賽室內進行棋局的分析。
(4)禁止以任何方式干擾或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包括不顧對方的拒絕一再提出和局的建議。
讀譜記譜
各種記錄符號
x 吃子
+ 將軍
+ + 雙將
0-0 短易位
0-0-0 長易位
# 將殺
=后 升變?yōu)楹?/p>
! 好棋
!! 妙棋
? 壞棋
?? 劣著
?!有疑問的著法
!? 值得關注的著法
+ = 白略優(yōu)
+ - 白勝勢
∞形勢不明朗
= 均勢
= + 黑略優(yōu)
- + 黑勝勢
1-0或1:0 白勝
0-1或0:1 黑勝
1/2-1/2或1/2:1/2 和棋
完整記錄:每走一步棋記下所走的棋子名稱(兵可以省略不記)和棋子走動前后的格子標志,用“—”連接表示走的步驟,用“×”連接表示吃子。
如“馬 g1—f3"表示行走。”車 a1×a7“表示吃子。
簡易記錄:簡易記錄只需標注所走的格子即可。
舉例上面的例子”馬 f3“表示行走。”車 ×a7“表示吃子。
如果要更好地記錄或者是更快的可以用英文字母來代替之
例如:王可以寫成“ K ×a7“表示王吃a7的子,車是”R“,后是” Q“,馬是” N“,象是” B“ 兵就可以直接記錄要走哪就可以了!
雙方要寫出姓名、對局時間和地點,以一個回合為單位記錄。白方在左,黑方在右。
國際象棋的起源
國際象棋在世界上非常流行,每隔幾天就有一場重大比賽舉行,全世界的國際象棋愛好者已達上億人。
關于國際象棋的起源,有種種傳說。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傳說是這樣的:
傳說二千年前的印度,戰(zhàn)亂四起,民不聊生。人們熱衷于戰(zhàn)爭,互相殘殺,情景慘不忍睹。為了消滅戰(zhàn)爭,維持和平,聰明能干的宰相達依爾想出一個好主意:發(fā)明一種類似兩軍打仗的游戲,將人們的精力吸引到棋盤上來,借以消滅戰(zhàn)爭,保持和平。這種游戲就是早期的國際象棋。
國際象棋發(fā)明以后,正如達依爾所期待的那樣,這種走子別致、棋路新穎的棋戲果真具有那樣大的魔力,很快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于是,好戰(zhàn)的狂熱情緒逐漸被切磋棋藝的熱情所代替,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繁榮與昌盛。
人們非常感謝達依爾,國王舍罕答應他提出一個要求作為發(fā)明國際象棋的獎賞。聰明的達依爾靈機一動:“我的要求很簡單,國王只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格子上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二粒,第三個格子上放四粒,以后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第64格,我就感恩不盡了。”國王想:“這么點麥子有多少!”當即答應了宰相的要求。但是,當國王讓人扛來一袋小麥后,不一會兒就用完了,再來幾袋,很快又沒有了。國王十分納悶,連忙請來研究數學的人計算,好長時間才得到結果。原來這是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就是拿出當時全印度的所有糧食也不夠這個數字。
后來,這種魔力極大的棋戲又很快地傳到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20世紀90年代,國際象棋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競賽項目。
常下國際象棋可以培養(yǎng)我們機智勇敢的品質和謙虛樂觀的精神,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敏銳觀察力和有意注意能力,能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
下國際象棋實際上就是模仿兩軍對陣,一方執(zhí)白棋,叫做白方;另一方執(zhí)黑棋,叫做黑方。你走一步,我走一步,誰能夠將死對方的王,誰就取得了棋局的勝利。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于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chuàng)造發(fā)明。皇后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 在沙特拉茲時期, 皇后這只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后來法國人把皇后一字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后并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屎缶哂鞋F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后。“象”只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里的象,但無“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xù)到15世紀,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yōu)榛屎?,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于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后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后,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fā)展歷史中可能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guī)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表示棋的是一個8×8 格的黑白格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
猜你喜歡:
4.國際象棋怎樣擺棋
5.國際象棋如何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