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常識
中國象棋常識
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于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下面是有中國象棋常識,歡迎參閱。
中國象棋常識:
1、歷史
象棋,即中國象棋,英譯Xiangqi。關于象棋的起源年代,以及發(fā)明人,目前已無從考證,不過春秋戰(zhàn)國時已有象棋確是事實,《楚辭·招魂》曾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當然,這時的象棋與現(xiàn)今象棋存在一些不同。象棋真正的定型,應該是在宋朝,以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為證,其中記錄編寫的棋局,與現(xiàn)今象棋完全一致。
2、記譜
象棋的記譜由四字組成。第1字是棋子的名稱;第2字是棋子所在縱線的數(shù)碼(紅黑雙方均由自己右邊開數(shù),紅用漢字一至九,黑用數(shù)字1至9);第3字表示棋子移動的方向,向前走用進,向后走用退,橫走用平;第4字是棋子進退的格數(shù),或平后到達縱線的數(shù)碼。以順炮為例,應為炮二平五、炮8平5。
3、布局
中炮對屏風馬、中炮對反宮馬、中炮對單提馬、順炮、列炮、仙人指路、飛相、過宮炮、仕角炮、起馬
4、殺法
雙車錯、大刀剜心、臥槽馬、釣魚馬、掛角馬、八角馬、高釣馬、馬后炮、勒馬車、雙馬飲泉、天地炮、鐵門栓、重炮、夾車炮、三進兵、白臉將、海底撈月、老兵搜林、側(cè)面虎、三子歸邊、悶宮、窒殺
5、十訣
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援)、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欲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我弱取和(勢孤取和)。
中國象棋布局:
(1)"馬靈活":
由于"馬"的子力特點,馬與車的出子形式不同,要求也不同。布局階段,馬路要活,但勿輕動。馬是中距離作戰(zhàn)子力,行動不及車和炮靈活、迅速,更由于布局階段的子力尚多,有蹩馬腳的可能,馬的行動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布局階段,馬不宜輕進,但馬路要活,隨時保持出擊姿態(tài),待時機成熟,即與其它子力相配合就可出擊。因為兵卒能活己方、制敵馬,所以兵卒對馬的靈活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幾乎在所有的布局中,一方都要挺起一個或者兩個兵(卒),以便自己的馬靈活。在布局階段,馬的靈活程度對局勢的影響很大,有時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局或殘局。
(2) "車要通":
車是三軍主力,行動迅速,威力最大。在布局階段,車具有威脅對方馬炮,橫掃兵卒,兌兵活馬,攻擊對方弱點和支援己方弱點,甚至直接威脅對方主帥等諸多功能。因此,在布局時出動車應該是第一位的。在現(xiàn)代布局中,也處處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
(3)子力的協(xié)調(diào)性:
子力的協(xié)調(diào)性是指子力要平均發(fā)展,子力的分布要不密不疏。太密容易擁塞,子力難以運動,過疏則難以配合作戰(zhàn)和進行戰(zhàn)術(shù)組合,降低子力的戰(zhàn)斗力。兩翼子力最好要均衡發(fā)展,盡量避免倚輕倚重,這樣才能陣形協(xié)調(diào),利于攻守。
(4)"炮的走法":
"炮"在布局階段大都用來聯(lián)系左右,封鎖或壓制對方,有時也能起到遙控牽制的反擊的作用。炮只有在疏密適宜的位置,且有炮架時才易發(fā)揮威力,所以在布局階段,炮一般不宜過早出動或發(fā)出,如輕發(fā)易失掉威力。在有的布局中,炮的出動是為了封鎖對方的子力,打亂對方部署,例如:屏風馬的雙炮過河、中炮直車對左炮封車的黑方8路炮等等。
(5)先手:
在布局階段盡快出動己方大子的同時,要注意抑制對方大子的出動,取得對局勢的控制權(quán)和主動權(quán),即所謂"先手"。在布局的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盡快己方大子與抑制對方大子出動的戰(zhàn)斗,這是布局中的主要矛盾。
(6)子力的的聯(lián)絡性:
子力的的聯(lián)絡性是指子力要互相保持聯(lián)系,左右陣形要互相呼應,子力配置要互相掩護照應,進攻退守行動要統(tǒng)一。聯(lián)絡性強可以增強子力的攻守性能,并可避免前后左右脫節(jié),減少對方的威脅與追逐。
看過中國象棋常識的人還看了:
4.象棋入門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