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2023
夏至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2023
夏至后的第一個庚日在7月1日,為“庚申日”,往后每隔10天為一個庚日,那么下面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夏至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2023,歡迎閱讀!
夏至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2023
夏至不是入伏的第一天。在中國歷書中規(guī)定,夏至日之后的第三個庚日才是入伏的時間。
2023年夏至幾天進入伏天
2023年夏至是從6月21日開始,而2023年三伏天是從7月11日開始,所以今年從夏至到三伏天要間隔21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夏至是入伏的第一天嗎
由于夏至之后就到夏天了,天氣在逐步的變熱,因此很多人認為夏至是三伏天初伏的開始,但其實夏至并不是初伏的開始,但要注意夏至是判斷入伏的標志。民間俗語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就是夏至來臨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這里入伏指的是進入了三伏天,而三伏天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三伏天中又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庚日間相差10天。
夏至節(jié)氣的簡介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10個節(jié)氣。斗指午;太陽黃經(jīng)90°;于公歷6月21-22日交節(jié)。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zhuǎn)折點,夏至這天過后太陽將走"回頭路",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北緯23°26')向南移動。對于我國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來說,夏至日過后,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對于我國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qū)來說,夏至日過后,正午太陽高度經(jīng)過南返的太陽直射后才開始逐日降低。
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雖然陽氣較盛,且白晝最長,但卻未必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因此時接近地表的熱量仍在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易形成雷陣雨。夏至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古時也是民間“四時八節(jié)”中的一個節(jié)日,自古民間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習俗。
關(guān)于夏至的古詩
1、《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yīng)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nóng)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2、《夏至日作》
唐·權(quán)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3、《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4、《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xiāng)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5、《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yǎng)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jīng)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xiāng)關(guān)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jié)變,蟬鳴槐花枝。
6、《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唐·令狐楚
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
齒發(fā)將七十,鄉(xiāng)關(guān)越三千。
褰帷罕游觀,閉閤多沉眠。
新節(jié)還復(fù)至,故交盡相捐。
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
7、《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yǎng)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8、《夏至》
宋·張耒
長養(yǎng)功已極,大運忽云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云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9、《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jié)移,意定覺景多。
游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10、《永遇樂·夏至》
宋·史浩
符箓玉搔頭,艾虎青絲鬢。
一曲清歌倒酒蓮,尚有香蒲暈。
角簟碧紗廚,揮扇消煩悶。
唯有先生心地涼,不怕炎曦近。
11、《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逾年不與廟祭,敢云孝子慈孫。
12、《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jié)物競隨鄉(xiāng)俗,老翁閑伴兒嬉。
13、《夏日雜興(四首)》
明·劉基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鱗不入龍螭夢,鎩羽何勞燕雀猜。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檐螢火出蒼苔。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
夏至風俗活動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zāi)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敝艽闹良郎瘢鉃榍宄哪?、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后,農(nóng)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薄吧取?,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麥粽”與“夏至餅”
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秴墙h志》:“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nóng)家還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qū)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jīng)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