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開始時間表
2023年三伏天開始時間表(三伏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以下是小編匯總關于2023年三伏天開始時間表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2023年三伏天開始時間表
初伏:7月12日至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至7月31日
末伏:8月1日至8月10日
初伏時間表
初伏是指夏至后第11天到第20天之間的時間,也是一年中最早到來的三伏天時段。由于此時氣溫、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變化較小,初伏的高溫天氣不會過于酷熱,一般會在35℃左右波動。
中伏時間表
中伏是指夏至后第21天到第30天之間的時間,也是三伏天中最熱的時段。由于此時氣溫高、濕度大,空氣質量差,中伏時的高溫天氣往往十分難受,一般會在37℃左右波動。
末伏時間表
末伏是指夏至后第31天到第40天之間的時間,在三伏天中是最后到來的時段。由于此時氣溫略有下降、濕度開始減小,末伏的高溫天氣相對較舒適,一般會在35℃左右波動。
三伏天一般在哪兩個節(jié)氣之間
三伏天并不是處于兩個特定的節(jié)氣之間,而是指夏季的連續(xù)三個十天,是一種習俗上的說法。以下是關于三伏天的正確解釋:
三伏天是中國民間的習俗說法,指夏季的三個炎熱時段,分別稱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它們分別位于立夏后的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庚日(每個庚日為十天)。
具體來說,初伏是立夏后的第11天開始,中伏是初伏后的第11天開始,末伏則是中伏后的第11天開始。因此,三伏天的具體日期會因每年立夏的具體日期而有所不同。
三伏天期間,氣溫較高,天氣炎熱,濕度大,人們需要注意防暑降溫,適當調整生活方式,保護身體健康。
什么是三伏天
入伏,是指進入三伏天的意思。民諺“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歷書規(guī)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三伏天注意避開冰冷食物
三伏天身體會覺得比酷暑時更難耐,所以很多人為了給身體降溫,就喜歡吃一些冰凍的食物。其實,在三伏天的時候,吃冰凍的食物很容易讓胃腸受涼,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更甚至,還會造成身體寒氣堆積,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身體疾病。所以說,在三伏天期間,大家一定不要因為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凍的食物,特別是冰淇淋、冰鎮(zhèn)碳酸飲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中醫(yī)說月經期間子宮容易收縮,吃冰易造成經痛或經血難以排除干凈,長期會有經期不順的問題。飯后吃冰會使胃內的溫度急劇下降,容易造成胃脹、消化不良,甚至絞痛、腹瀉。劇烈運動后吃冰會讓胃腸道的'血管突然收縮,引起腹瀉或腹痛。冰對嗓子也有刺激,有哮喘的人不能多吃,防止哮喘復發(fā)。
三伏天吃什么食物比較好
1、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yōu)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y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河蚌
中醫(y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姜
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6、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yǎng)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喙夏苄谷バ闹袩?,排除體內毒素??喙献詈玫某苑ㄟ€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7、蓮子
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8、綠豆
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huán)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huán)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yǎng)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