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的基本原則
構圖是表現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則作品中全部攝影視覺藝術語言的組織方式,它使內容所構成的一定內部結構得到恰當的表現,只有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得到和諧統(tǒng)一,才能產生完美的構圖。構圖的基本原則講究的是:均衡與對稱、對比和視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構圖的基本原則講究,希望能幫到你。
關于均衡與對稱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wěn)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wěn)定。穩(wěn)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不舒服。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wěn)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wěn)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莊嚴,肅穆,和諧的感覺。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筑就是對稱的典范,但對稱與均衡比較而言,均衡的變化比對稱要大得多。因此,對稱雖是構圖的重要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機會比較少,運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覺。
作品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只要留意,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狀或三角形,具有強烈的排列韻味。
什么是“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并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傊褪菫榱苏麄€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對于攝影師而言。如能把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領了。
關于對比
對比的巧妙,不僅能增強藝術感染力,更能鮮明的反映和升華主題。 對比構圖,是為了突出主題強化主題,對比有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但是把它們同類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狀的對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細。
二是色彩的對比。如:深與淺,冷與暖,明與暗,黑與白。
三是灰與灰的對比。如:深與淺,明與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運用單一的對比,也可同時運用各種對比,對比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牽強附會,更不能喧賓奪主。
關于視點
視點構圖,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中心點上。視點是透視學上的名稱,也叫滅點。 要把視點說清楚,還得從視平線,地平線,水平線這三條線上說起。視平線就是與眼睛平行的一條線。我們站在任何一個地方向遠方望去,在天地相結或水天相連的地方有一條明顯的線,這條線正好與眼睛平行,這就是視平線。這條線隨眼睛的高低而變化,人站的高,這條線隨著升高,看的也就越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人站的低,視平線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視學的原理,在視平線以上的物體,如:高山,建筑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在視平線以下的物體,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遠高,近寬遠窄,向上伸延左右兩側的物體。這樣,以人的眼睛所視方向為軸心,上下左右向著一個方向伸延,最后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點,消失在視平線上,這就是視點的由來。 照相機的鏡頭就是根據人的眼睛和透視學的原理設計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隨著光線的明暗收縮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和人眼看到的東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種意義上講,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比人眼看到的更為準確。有時用人眼看時,感覺不到相差的距離,似乎是在一個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后遠一點的物體就顯的小了許多,這是因為透視所起的作用。 當我們知道了透視的原理,就可以充分發(fā)揮透視的作用了。如果想把物體拍大,只要將拍攝物體靠近相機;如果想把兩面拍的大一些,使畫面顯的遼闊,就要把拍攝位置選擇在高處,用俯角拍攝,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想把物體拍出立體感,可以把拍攝角度選擇在物體的側面。 視點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一個點上。這個點應是畫面的主題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據主體的需要,可以放在畫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點上,不論放在何處,周圍物體的延伸線都要向這個點集中。 如果一個畫面中出現了兩個視點,畫面就分散了,作為觀眾就不知攝影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在何處了。畫面上只能有一個視點,這是攝影與繪畫在構圖上的最根本的區(qū)別。繪畫講的是散點透視,而攝影只能有一點,不然攝影的構圖和畫面就會亂。 在攝影作品中出現兩個視點,大致有下列情況;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畫面中央,由于透視的關系,延伸線向著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畫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個畫面上表現多種活動,形成了多個中心;三是在選擇前景時沒有留意物體延伸線的方向,不是相呼應,而是背道而馳,這在視覺上也會形成畫面的分割感。
1.追求簡潔
說到構圖,你需要遵守的第一要義就是——簡潔。一張構圖零亂的照片絕對無法吸引觀賞著的眼光,無論你的中心點多么有趣、顏色多么絢麗 、光影如何優(yōu)美。
在一幅畫面中,你要表現的重點是什么?你需要決定的是你的拍攝主體到底是哪一個?
除了選擇一個相對簡潔的背景外,有時候采用垂直構圖遠遠好于水平構圖,這樣你就能夠將無關的元素摒棄在畫面之外。那么果斷地改用垂直構圖吧,是不是主體更突出了?
2畫面均衡
均衡是獲得良好構圖的另一個重要原則。無論在大自然、建筑中還是繪畫作品中,均衡的結構都能在視覺上產生形式美感。
千萬不要不認為均衡就是對稱,對稱的照片常常給人沉悶感,而均衡絕不會在視覺上引起不適。要達到均衡這一境界需要讓畫面中的形狀 、顏色和明暗區(qū)域互相補充與呼應。
黃金分割
大家一定也發(fā)現了,如果將被攝主體安排于畫面的中心,畫面將給人靜止的感覺,并且有時候會顯得呆板,試著將被攝主體安排在偏離畫面中 心的地方,你會發(fā)現效果大大改進了。
我們到底該將主體安排在畫面的什么地方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黃金分割法了。前面我們也知道了 ,黃金分割點是最容易引起人注意并且讓畫面有動感的點,那么我們就將主體放在畫面的黃金分割點上吧。在四個黃金分割點上,具體將主體 置于哪個點取決于主體本身的形態(tài)和你的意圖。
4尋找線條
為什么有的照片遵循了以上構圖原則,但它只是“美則美矣”,卻還是不夠打動你?也許是因為這些照片忽視了“線條”這個重要的詞??梢?在構圖中尋找對角線或者放射線,讓畫面更具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