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頭痛鑒別診斷方法大全
中醫(yī)頭痛鑒別診斷方法大全
頭痛是一種癥狀,是一種主觀感覺,也是警惕疾病的一個信號。因此,應進行詳細的問診、體格檢查(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有關實驗室檢查與器械檢查。在診斷時,應注意辨別頭痛是功能性還是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如為后者,應迅速查明病因。同時還要區(qū)別是急性還是慢性頭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中醫(yī)頭痛鑒別診斷方法。
中醫(yī)頭痛鑒別診斷方法大全
如下:
1.外感:
外感風寒:頭痛時作,或偏或正,痛連項背,惡寒重發(fā)熱輕,舌苔薄白,脈浮。宜疏風散寒,方用川芎茶調散---川芎、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如果寒邪侵犯肝經(jīng),寒邪上犯,濁陰上逆,見巔頂疼痛,干嘔,吐涎沫,舌淡苔薄白,脈弦,宜溫散厥陰經(jīng)寒邪,用吳茱萸湯加減---吳茱萸、人參、大棗,減人參、大棗、加半夏、藁本、川芎等。
2)風濕頭痛:
外感風寒濕,內(nèi)有蘊熱,見頭痛如裹,肢體痠而困重,納呆胸悶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宜祛風勝濕,方用九味羌活湯加減---羌活、防風、蒼術、川芎、細辛、黃芩、生地、白芷、甘草?;蛘咔蓟顒贊駵?--羌活、獨活、川芎、蔓京子、藁本、炙甘草。痰濕中阻者加蒼術,厚樸,陳皮,枳殼以燥濕寬中。如果身重腰沉者加酒防己,輕者再加附子,重者加川烏。惡心加半夏。
3)風熱頭痛:
外感風熱上擾清竅,見頭痛而脹甚至頭痛如裂,發(fā)熱或者惡風,面紅目赤,口渴欲飲,便秘溲赤,舌淡紅,苔黃,脈浮數(shù)。宜疏風清熱,用芎芷石膏湯加減---川芎、石膏、白芷、菊花,去羌活、藁本加黃芩、薄荷、梔子。如果熱盛傷津,見舌紅少津,加知母、石斛,天花粉以生津止渴。如果大便秘結,口鼻生瘡,腑氣不通者,可以合用黃連上清丸加減---黃芩、黃連、黃柏、梔子、菊花、薄荷、桔梗、川芎、大黃、連翹、當歸、葛根、玄參、天花粉、姜黃。如果風熱上犯頭目,見發(fā)熱惡風,頭目眩暈,偏正頭痛,脈浮數(shù),宜用菊花茶調散以疏風清熱---川芎、石膏、白芷、菊花、羌活、藁本、菊花、僵蠶。
4)暑濕頭痛:
夏天暑濕內(nèi)侵,見身熱汗少,或者身熱微惡寒,汗出不暢,口渴胸悶,干嘔不食,以清暑化濕,用黃連香薷飲加減---黃連、香薷、厚樸加藿香、佩蘭、荷葉、竹茹、知母等。
5)風寒郁而化熱頭痛:
外感風寒郁而化熱,傳入陽明,頭額、眼眶痛,發(fā)熱重而畏寒輕,無汗,鼻干,脈浮微洪,宜解肌清熱,柴葛解肌湯主之---,柴胡、葛根、黃芩、白芷、羌活、白芍、桔梗、石膏、甘草。如果無汗,惡寒甚者去黃芩、石膏加麻黃或者蘇葉。如果沒有惡寒頭痛去羌活、白芷。如果熱盛傷津,口干舌燥加知母、天花粉。如果兼咳嗽,痰粘,加瓜蔞、貝母。
6)少陽經(jīng)頭痛:
邪郁少陽經(jīng),逆于上焦,見頭兩角痛,耳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滿痛,苔白滑,脈右弦滑,左弦而浮大。宜和解少陽,用柴胡枳桔湯主之---柴胡、黃芩、半夏、生姜、桔梗、枳殼、陳皮、雨前茶。不但可以和解少陽,還可以寬胸理氣,清利頭目。
7)瘟熱疫毒頭痛:
熱度充斥內(nèi)外,氣血兩燔,見大熱渴飲,頭痛如劈,干嘔或者嘔吐,神昏譫語,舌絳唇焦,視物昏瞀,或者發(fā)斑疹,或者吐血,衄血,四肢或者抽搐或者厥逆。方用清瘟敗毒飲,石膏、知母、竹葉、甘草清泄氣分邪熱,黃芩、黃連、連翹、梔子清熱瀉火解毒,犀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參清熱涼血救陰。如果熱盛加金銀花、板藍根、大青葉。如果出血明顯加側柏葉、白茅根、小薊。如果合并肝風而抽搐者加羚羊角(可以用大量的山羊角替代)、鉤藤,或者僵蠶、地龍。如果有神昏譫語竅閉者加天竺黃、膽南星、石菖蒲,或者配伍紫雪丹,或者安宮牛黃丸以清心化痰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