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拍攝技巧和心得
進入數(shù)碼時代,由于受制于數(shù)碼技術限制,長時間曝光造成ccd/cmos發(fā)熱,產生大量的熱噪點,超過10分種的曝光,噪點就比星星多了。 現(xiàn)今,得益于后期降噪軟件的不斷出新、升級,感光元件新技術的出現(xiàn),困擾數(shù)碼相機長時間曝光的噪點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遼闊的夜空,其實可以有各種玩法,看過這個小教程后,再缺的就是想象力了。
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器材的準備
除了相機和鏡頭外,你要帶上三腳架/快門線/兩節(jié)電力十足的電池/手電筒;找不到星星,方向感弱的,還要帶上指南針。
1、指南針(指北針也行):首先找準方向,決定你的構圖中的星跡形狀,朝向正北,你能拍攝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圓形群星軌跡;朝向東北或西北,你能拍到扇型的群星軌跡,至于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這里不贅述,請閱讀相關初中地理課本。
2、三腳架/快門線:一個穩(wěn)定的三腳架和云臺組合,和相機、鏡頭一樣重要,長時間的曝光過程中,相機若發(fā)生位移,你將前功盡棄。快門線主要用于鎖定B門,如果你還不知道什么是B門,或你的相機沒有B門,請不必往下看了。
3、兩節(jié)電力十足的電池:一塊裝在相機上,一塊備用,因為拍攝星軌的時間很長,一小時,甚至數(shù)小時,或拍到天亮。你要隨時觀察電量,再決定你的曝光時長或更換電池。
4、手電筒:風高月黑的晚上,手電筒就是一切,幫你找到回家的路,補光、對焦等,相機可以不帶,電筒必帶。
持續(xù)曝光時間約一小時,使用14mm鏡頭,f 3.2,iso100,朝向正北方向,獲得圓形的星跡
二、選擇適合的天氣和時間,獲得最佳影像。
選擇農歷初4前和28后的晴朗夜晚,到遠離城市的鄉(xiāng)下、山頂,伸手不見五指,是保證拍攝成功率的最佳條件,除了初一和三十,其它時間能拍嗎?能。當你有了相當?shù)?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fwn/jingyan/' target='_blank'>經驗后,你可以用多次曝光,用幾百張甚至更多照片,合成一張罕見的作品。
從黑夜到天明,分段曝光后合成的圖片,一張圖片里記錄了三個小時的斗轉星移。
三、對焦與構圖
1、構圖: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里,對焦和構圖并不難,首先將相機ISO設置到6400甚至更高,拍攝后用相機顯示屏回放,查看景物的位置布局,反復調整構圖,完成構圖后,一定要記得將ISO調回正常值50-200之間。
2、鏡頭對焦:首先將焦點放到無限遠,對于使用廣角鏡頭而言,這是八九不離十的簡便對焦辦法,要想更加精準的對前景或近處景物對焦,用手電筒先照亮對焦的景物,以最亮處參照完成對焦(建議手動)。
四、相機設置與完成長時間曝光拍攝。
1、相機設置:首先關閉長時間降噪設置,因為相機的降噪時間和曝光時間一樣長,如曝光60分鐘,相機降噪時間也同樣需要60分鐘,合計耗時2個小時,一般機載電池單節(jié)難以支撐,中途斷電,后果很嚴重,所以就不要冒險了,把降噪工作放到后期解決吧。
2、鏡頭設置:使用大光圈,拍攝的星跡越粗,小光圈星跡越細,光圈設置要盡量大些;f2.8——f4為佳,保證足夠的進光量,獲得顯著的星跡。
3、曝光時間:曝光時間越長,軌跡越長。亦可以分次短時間曝光,后期多張合成,若你的相機不支持長時間曝光,或你有足夠的后期制作能力,可嘗試多次曝光。
4、多次曝光:你首先需要一根能自動控制曝光時間、拍攝數(shù)量、拍攝頻率的快門線,設置為間隔1秒自動拍攝一張;每張曝光時間2-4分鐘,拍攝張數(shù)為30張,同樣可以獲得一張曝光總長度60分鐘的星軌作品,必須記住的是ISO設置要提高500-800,原因就不說了,你失敗幾次就知道了。廣角鏡頭拍攝案例對比圖:
星跡的長短、粗細,可以通過鏡頭的焦距、光圈來控制,朝向西北、東北方向,獲得扇形的星跡。使用24mm移軸鏡頭
五、銀河與星云的拍攝技巧
掌握了星軌拍攝,銀河星云的拍攝就是小兒科了,有一臺高感能力好的相機就無所不能了。
1、使用與拍攝星軌同樣的裝備和附件,ISO設置為1600-3200或更高,曝光時間控制在50秒-30秒之間,曝光時間越短,獲得的星云越清晰,當然需要你的相機有更好的高感噪點控制能力。拍攝銀河星云與拍攝星軌,曝光參數(shù)配合是相反的,高感是為了縮短曝光時間,曝光時間長了,會出現(xiàn)明顯的軌跡,銀河就霧化了,所以曝光時間越短越好。
2、拍攝銀河星云,對大氣的通透度和環(huán)境黑暗程度,要求更高,本文樣片都是在高海拔地區(qū)或草原等,遠離光和空氣污染的地區(qū)拍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