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影的運作原理
3D電影的運作原理
3D電影的運作原理,快來了解一下吧
1、從幀頻說起
電影永遠不會是免費的。供應商對膠片的收費是以英尺為單位的,相當于約18個幀。如果劇組一天的拍攝就使用了好幾英尺的膠片,成本便會如火箭般直線上升。得益于可反復使用的數(shù)字媒介,導演們如今正在嘗試拍攝幀頻高達60甚至80 幀每秒的影像。
高幀頻的意義在哪兒呢?畢竟,研究者稱一旦達到50幀每秒,人眼根本無法辨識獨立的圖像。但是你會注意到,當處于此類高速時,圖像看起來更加清晰,運動似乎也更加流暢。
現(xiàn)在,將那些高幀頻與當今蓬勃發(fā)展的3D技術結合起來,想象一下導演借此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的那些沖擊視網(wǎng)膜的引人入勝的影像。這就是高幀頻3D,特指大于等于48幀每秒的幀頻拍攝的內容。它徹底改變了3D電影的感觀體驗。
簡言之,因為你有兩只眼睛,對你周身的環(huán)境有略微不同的視角,因此3-D電影也必須通過兩臺攝影機拍攝,分別捕捉你左右眼將看到的數(shù)據(jù)。你在影院佩戴的偏光眼鏡(polarized glasses)起到解碼的作用,每個鏡片只允許為特定眼睛捕捉的圖像通過。然后你的大腦會將這些圖像融合起來,形成3-D的錯覺。
2、HFR系統(tǒng)
在電影銀幕上放映數(shù)字HFR 3D數(shù)據(jù)需要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包括三個基礎部分,存儲設備,媒體模塊,及數(shù)字電影放映機。
通常來說,服務器電腦將電影的所有內容存儲在硬盤上。數(shù)據(jù)通過高清串行數(shù)字接口電纜到達媒體模塊。媒體模塊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將數(shù)據(jù)解碼為放映機可識別的格式。
由于HFR 3D涉及到大量的數(shù)據(jù),電纜接口常常速度太慢,抑制了數(shù)據(jù)流,影響圖像質量。因此一些新系統(tǒng)將服務器和媒體模塊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個體積小巧的硬件,直接安裝在放映機內部。
需要放映的數(shù)據(jù)通過媒體模塊解碼后,到達此系統(tǒng)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數(shù)字電影放映機。絕大多數(shù)影院使用德州儀器公司的DLP影院技術。此技術可以通過一臺放映機播放3D內容。
這里我們回到之前所說的幀頻。以24幀每秒拍攝的3D電影常常顯得模糊不清,在快速移動的動作場面中尤為明顯。這種情況下,圖像似乎不會融合,不僅會混淆你的視覺,還有可能讓胃部產(chǎn)生不適。而這恰恰證明了48幀每秒的HFR 3D技術的價值。在此技術下,動作場景要顯得流暢、生動許多。
以48幀每秒的幀頻拍攝的3D電影畫面更加穩(wěn)定。觀眾每秒會看到電影中獨立的幀兩次(叫做雙閃-double flashing),這意味著每只眼每秒看到96幀。而你的雙眼在一秒中共吸收192幀。
以48幀每秒拍攝是一回事。而播放拍攝內容是另一回事。例如,如果你以高幀頻拍攝一部電影,你同時也需要能夠顯示高幀頻的放映系統(tǒng),否則你的高速影像就失去了意義。并不是很多影院配有高速放映機,但是它們會逐漸普遍起來。
3、電視悖論
對于許多人而言,電影之所以為電影正是因為獨特的24幀每秒的幀頻。盡管24幀每秒的電影畫面有些模糊、不穩(wěn)定、有明顯可見的塊效應,純化論者作為其真誠的擁護者仍常常責難高幀頻影像,稱后者看起來太缺乏人情味、太做作、太低廉、太冷淡,無法傳遞電影那種情感層面上的連貫性。他們說有種過猶不及之感,就像是單純地置身片場,或是觀看一部關于幕后故事的紀錄片。
數(shù)字技術的支持者承認人眼需要一定時間適應高幀頻影像清晰、栩栩如生的畫面。然而他們稱一旦眼睛和大腦適應了這種效果,膠片就成為過去時了。
他們將此過程比作黑膠唱片到激光唱片的轉變。雖然一些音樂愛好者認為沒有什么比得上留聲機傳來的溫暖聲響,但是技術上堪稱完美的數(shù)字格式唱片顯然更加精準?;仡^看來,哪種格式最終勝出了顯而易見。
幾十年來,電視廣播一直使用高于50幀每秒的幀頻。而隨著高清電視廣播的到來,尤其是在有體育賽事的時候,觀眾顯而易見喜歡高分辨率、清晰的數(shù)字信號。此類廣播節(jié)目將有可能成為滿足新一代觀眾群體期望的某種途徑。或許如果年輕人接受了高幀頻影像,這便會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而膠片相比之下也會開始顯得過時、原始了。
4、關于內容的問題
多年來,評論家們對運用3D技術的電影不乏抨擊。其中許多批判不無道理,多是因為不少近期的電影都是以2D形式拍攝,后期又轉為3D格式的。結果可能會慘不忍睹,比如多維度畫面雜亂無章,缺乏任何視覺上的連貫性。
正如觀眾需要時間適應清晰的HFR 3D,電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也是一樣。并非每個導演都能得到“霍比特人”系列電影那樣的大筆預算,這意味著其他電影在攝影師學會使用新工具之前或許會顯得相當不專業(yè)。
除此之外,導演必須學會從一開始就以HFR 3D的體驗設想故事。他們必須要從觀影者的視角設定每一個場景,考慮如何運用3D在電影的某個時刻將觀影者的目光吸引到某個場景的某個具體部位。
然而,高幀頻影像極易掌控失誤,主要是因為它能暴露電影場景、服裝及化妝方面的任何瑕疵。觀眾能看到電影中每個時刻的每一個微小細節(jié),而任何一點讓觀眾起疑的細節(jié)都會成為顯著的失誤,使觀眾分心,降低整體觀影體驗的滿意度。
5、高幀頻的未來
不到十年前,幾乎沒有影院擁有放映數(shù)字3D電影所需的數(shù)字放映機。如今,世界各地有數(shù)以萬計設備精良的電影院,但是影院老板再一次面臨技術的革新,思索著是否需要引進HFR放映系統(tǒng)。
如果好萊塢沒有把賭注都押在高幀頻3D內容上,影院也就沒有理由在新設備上投資了。同樣的,如果不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你或許得稍作一些旅行才能找到支持HFR 3D的設備。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是,電影工作室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接受HFR 3D。迄今為止,“霍比特人”系列電影是唯一使用這種技術的。據(jù)說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會運用HFR 3D拍攝“阿凡達”的兩部續(xù)作(甚至可能以60幀每秒拍攝),但是除此之外,HFR 3D能否扎根仍無定論。目前,它還是一種邊緣技術,且或許永遠不會在電影產(chǎn)業(yè)長久立足。
HFR 3D若想取得成功,電影制作團隊需要變聰明一點,改變思路,將自身影響最大化。化妝師、服裝師、燈光組及場景建造師所做工作的細節(jié)每分鐘都有可能被暴露在銀幕上,他們要做好這種心理準備。特效師和電腦特效師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zhàn)。導演們則需要把握好高清的HFR 3D效果與引人注目的故事之前的平衡,確保技術不會喧兵奪主,掩蓋了故事本身。
如果他們成功地做到了,那么或許存在了近一個世紀的電影標準會最終遭到廢棄。如果他們失敗了,或許我們將會等待一項新的拍攝技術來抓住觀眾的眼球,正如24幀電影吸引著當今的觀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