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莫恩:人文風尚的先驅(qū)
模特出身的莎拉·莫恩(Sarah Moon)被認為是一位傳奇攝影家。她從1968年開始其攝影生涯,作品除時裝攝影外,還包括大量的靜物、風光、人像攝影,甚至還包括短片拍攝。貫穿其中的,是她以黑白和拖曳鏡頭為代表的獨特畫面處理及充滿神秘的繪畫語言。這種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奇異風格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廣泛的推崇。在巴黎、倫敦、紐約或是東京這些引導世界風尚的城市中,莎拉·莫恩(Sarah Moon)的作品因其獨特而被視為人文風尚的坐標。
莎拉·莫恩生平簡介
莎拉·莫恩(Sarah Moon)自從19世紀70年代以來,這位于1941年出生于法國,長期居住在巴黎的女藝術(shù)家Sarah Moon的優(yōu)雅而令人難忘的照片一直是國際時尚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不被她的充滿魔力的作品所打動,包括那些為迪奧,夏奈爾,卡夏爾這些大牌拍的時裝照,以其獨特的私密的攝影語言散發(fā)出震撼的詩意般的活力。
她是自學成才的,從藝術(shù)學校畢業(yè)后她在當模特的時候?qū)W會了攝影。1968年她決定到鏡頭后面去工作來取代在鏡頭前的工作,而且立刻就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成功了。同年她參與了一組在巴黎開的先鋒派時裝攝影展覽。這個展覽標志了她的事業(yè)的開端;很快所有那些迎領(lǐng)潮流的時尚雜志就紛紛采用她的作品,有Marie-Claire, Elle 和 Vogue。
莎拉·莫恩對攝影的看法
在Sarah Moon的攝影里永遠存在著一個介于真實和虛構(gòu)之間的空間。這些作品看起來似乎非常詩意,但都渴望揭示現(xiàn)實的一個特別的形式:轉(zhuǎn)逝的瞬間– 介于生長與腐朽之間的那個神奇瞬間。她解釋道“攝影是所有瞬間的靈魂,是你目睹的即將逝去瞬間的靈魂。”她的靈動的作品邀請所有的觀者來關(guān)注這些神奇的瞬間。通過照相機,她將事物與原有的關(guān)聯(lián)剝離,與現(xiàn)實分開,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古老的感覺,通過錯覺制造永恒,同時又給觀賞者帶來一種高度私密的透過鎖孔偷窺的感覺。
藝術(shù)家偶爾會使用一些模糊的影像形成的魅影重疊來表現(xiàn)她對神秘感的嗜好。在她的彩色照片里我們會看到類似的手法。在使用色彩方面她總是持懷疑態(tài)度,所以總是用一種錯位的夸張方式來表現(xiàn)。當眩目的色板變暗后,本身很性感的照片多少罩上了一層憂郁的色彩。 迄今Sarah Moon已經(jīng)舉辦了近40場個人展覽,涵蓋了題材非常豐富的作品,得過很多獎,主題電影在日本受到狂熱的好評,出版的書籍在世界上廣受贊譽,在時裝界的攝影作品,包括一些頂級的名牌如卡夏爾,讓. 保.高緹埃,克里斯緹安.拉克魯瓦,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對社論和廣告的影響也奠定了她在時尚攝影界的聲望和教母地位。
在她與另外一位攝影師同行FrankHorvat的對話錄中,她提到“我并不真正喜歡色彩。我得對色彩大做一番手腳后才能使他們?yōu)槲宜?。我始終相信攝影的本質(zhì)是黑與白。色彩僅僅是攝影的一種偏離變異。除非你用的是非真實的色彩,比如寶麗來,或者把色彩降到最低限,讓人無法用繪畫來比較。”她常常通過增加顆粒來過濾色彩所帶來的多余的信息,而在她的黑白照片里越來越多的顯示肌理和清晰的邊緣。
她從來不認為那些商業(yè)類攝影會限制攝影師的創(chuàng)造力。很多人認為如果攝影的過程等同拍電影,需要計劃與設(shè)計,那么是不是違背了攝影的本質(zhì)。Sarah卻認為恰恰相反:“我總是認為攝影給場景提供了一個通過圖像來講述故事的機會。我的目標就是一張圖片以最少的信息和標記,沒有任何可參照的時間或地點,卻恰恰讓我看到可能剛剛發(fā)生過或即將發(fā)生的場景。我知道很多人對這種攝影持懷疑態(tài)度,但是攝影不應當被一種形式所拘泥。我要創(chuàng)造的圖像以我選擇的元素來敘述我的故事,而不僅僅是一個記錄著穿著特別禮服的女士的一個文獻。我將文學的意義賦予了我的照片,有了故事。”當然攝影的模特,場景,服裝都是可以設(shè)計的,但是仍然需要一點運氣讓你需要的光線,角度和人的情緒以及動態(tài)在最完美的一瞬間呈現(xiàn),而攝影師要有足夠的能力捕捉這份驚喜。
薩拉·莫恩的獨特影像
莎拉·莫恩的特別之處,是改變了人們對攝影作品一貫的評判標準。當世界幾乎所有攝影家都在表現(xiàn)他們的所見之時,莎拉·莫恩卻要求比“所見所得”更為深入的感覺。她的作品不僅是一個瞬間,一個事件,更多的是一種內(nèi)涵,一段故事。她那光影語言和融合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風格被認為是“用攝影來繪畫”,具有靈魂語言的藝術(shù)。經(jīng)過年復一年的不懈努力,她形成和發(fā)展了自己的個性風格,并讓其在美麗的幻滅,世事的無常,歲月的侵蝕等主題中得以彰顯。
“我對人的背影非常感興趣。背影里有很多信息,有時一個背影就能說出一個故事。”莎拉·莫恩說。她喜歡讓模特靜靜坐著,她和照相機在后面,完全不干擾對象。在莎拉·莫恩的照片里,有各種人的背影,有線條明朗的模特殘缺的臉,有劇照一樣嚴謹?shù)膱鼍?,有表情里看不出童貞的小孩,有垂死的天鵝,也有凝滯不動的風景——這些,都同樣地在她的鏡頭里保持著沉默,空氣在那一刻似乎都凝固了,讓人窒息。就像她自己所說,這些照片“就像是倉促間從電影中捕捉到的鏡頭一般”。她那光影語言和融合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風格被認為是“用攝影來繪畫”,具有靈魂語言的藝術(shù)。
莎拉·莫恩語錄
莎拉·莫恩: “我在那里(攝影棚),在模特面前,不知道她會做什么,如果我有了主意,也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她。我覺得靈感會來自于她,就好像催眠術(shù),我看了又看等了又等。當然,有時我按下快門只是為了鼓勵她,鼓勵自己,鼓勵在場所有的人。”
莎拉·莫恩:“當我在一個攝影棚布景前工作的時候,有很多小道具,最后我會把它們都扔掉,或者把它們組合起來,或者用鏡子,這樣人們不會知道哪個是布景的一部分,或者哪個不是。我真想把所有的化妝去掉,這樣化妝就會被忘記,脫掉所有的衣服。我花時間去清除事物,希望能有什么讓我驚奇的東西留下,那會讓我忘記我在一個攝影棚里、在我指定的模特面前、在我花了很多時間忙碌的布景前、在用了一整天才布好的光里。最后,讓我按下快門的是一種靈光乍現(xiàn),一種可以辨認出來的感覺。就好像突然我覺得:“是的,就是它。”事實上,這就是我嘴唇說出來的字句。我‘認出’了什么,而它是那個瞬間到來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它超越了我所有的意圖。突然我轉(zhuǎn)身,而它就在那里。這就是我說的‘上天的贈予’。”
莎拉·莫恩:“決定性瞬間也許發(fā)生也許沒有發(fā)生。上天的贈予并不取決于我們。我們能夠盡力做到的就是準備著——而這是最困難的。我們所有的投入的努力、等待和希望都不足夠。有時我們像瘋了一樣地工作,一連數(shù)個小時,卻是徒勞,然后突然之間,就在三分鐘內(nèi),在那個地方,那個瞬間,那個角度,幸運的一擊表達了我們想要說的。在電影里,這可能來自表演,編導或者音樂——這些都容易多了。”
莎拉·莫恩:“盡管在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每張照片都是一次探索。這就像心境,像那些我不能預知的東西,那些讓我驚奇和讓我停下的事物。如果我只是把自己已經(jīng)有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那么世界又有什么激情可言?但是最后我發(fā)現(xiàn),每張照片都在說同樣的事。”
莎拉·莫恩:“我一直覺得攝影提供了一個演戲的機會,即通過照片去講一個故事。我的目標是,一幅照片帶著盡可能少的信息和記號,對于假設(shè)的時間和地點沒有任何提示——但那不過是對我自己而言,它會喚起一些事情——之前發(fā)生過的或者之后即將發(fā)生的。我也知道很多人對于這種拍攝提出疑問,但是為什么只能夠有一種拍照方式存在呢?我想自己選擇創(chuàng)作照片的方式,敘述性的或者喚起感情的。我給自己一個文學框架,我會去講一個故事。這是我所發(fā)現(xiàn)的唯一出發(fā)點。”
“很多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拍一張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的照片。我的夢可以達到那種純粹。但是為了‘消解’,必須從什么‘開始’。如果要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那么必須得有什么首先發(fā)生。”
莎拉·莫恩的攝影作品,微妙、靜謐,場景常常像籠罩在一片紗下,人物則如同玩偶,姿勢幾乎是凝固的,沒有動感,缺乏活力。在采訪中,莎拉·莫恩談道:“Works are always one's self-portrait(一個人的作品其實就是他的自畫像)。”不過,我倒覺得,她本人似乎比她的作品活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