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精選5篇)
我喜歡冬天,因為冬天下雪,可以給我們帶來樂趣。冬天,千里冰,千里雪,雪,凍。雪陶醉于純潔之中。沉重的鵝毛裝飾大地。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篇1
對雪
高駢 〔唐代〕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譯文
雪花飄舞著飛入了窗戶時,我正坐在窗前,看著青青的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此時正好登上高樓去遠望,那人世間一切險惡的岔路都被大雪覆蓋了。
注釋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
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惡路岐:險惡的岔路。
鑒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
詩人坐在窗前,欣賞著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于是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qíqū)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xiàn)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
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丑惡,讓世界變得與雪一樣潔白美好。結(jié)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與不平。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篇2
踏莎行·雪似梅花
呂本中 〔宋代〕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jié)。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譯文
這雪像梅花一樣潔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瑩,無論是像,還是不像,都是一樣的絕美??蛇@絕美的雪與梅,卻勾起我的愁思。這愁思,有誰能知道呢?只有南樓上的明月是我的見證。
記得往年,也是這樣時節(jié),我卻是和你一起踏雪尋梅,那明月照著我們倆,時間流逝,人亦漸老,事也成了舊事,沒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卻是為了誰?唉,直到現(xiàn)在,我還在悔恨,悔恨當初那樣輕易地離開了你!
注釋
雪似梅花:唐東方虬《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p>
梅花似雪:古樂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p>
阿誰:誰,何人。
去年:往年。
賞析
呂本中的詩詞以構(gòu)思精巧見長,大多寫得詞淺意深,別有風味,胡仔說:“呂居仁詩清駃可愛。如‘樹移午影重簾靜,門閉春風十日閑’,‘往事高低半枕夢,故人南北數(shù)行書’。”(《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三)而呂本中的藝術(shù)風格在詞中則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像《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菩薩蠻(高樓只在斜陽里)》等詞中,都鮮明地表現(xiàn)了詞人這種藝術(shù)風格。
詞的上片以“似”與“不似”寫梅與雪交相輝映的奇絕之景。梅花與飛雪同時的情景之下,寫梅往往說到雪,以雪作背景。唐代齊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彼未懹巍睹坊ā方^句:“聞道梅花坼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闭驗槊放c雪同時,加之梅花與雪花有相似之處,詩人便常常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唐代張謂《早梅》詩說它們形似難辨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倍未醢彩瘎t從另一角度表現(xiàn)其不似,《梅花》詩云:“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質(zhì)相異,神相別,因而在本詞中詞人在寫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筆 :“似和不似都奇絕”?!八啤笔茄陨?,“不似”則言香 。在朦朧月色之中,雪白梅潔,暗香浮動,這確實是種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應(yīng)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是詞人認為是“惱人”的。“惱人”即“撩人”,此解釋在詩詞中屢見不鮮。會撩撥起人的心事的原因詞人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說 :“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痹~人在此處設(shè)下了懸念,令人揣想。
江淹《恨賦》中名句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李白《淥水曲》:“淥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贝嗽娬f的是送行時看到春草如茵,綠水如染,正是此春光反而增加了詩人的惆悵。李詩說的是姑娘在湖上采蘋,秋日明麗、荷花紅艷,但此景不使人歡,反叫人愁,這是因為心中本有事,見了這樂景則與她心情抵觸不入,反而觸景添愁。
詞的下片則點明詞人心事的由來:“記得去年,探梅時節(jié)。老來舊事無人說 ?!痹瓉硎侨ツ昝坊ㄩ_放時節(jié),曾同情人共賞梅花,南樓之月可作見證,而今與情人離別了,風物依舊,人事已非,詞到結(jié)句時才點明詞人為什么別來頻醉頻醒,是為了“輕離別 ”的“恨 ”。整首詞先設(shè)下重重迷障,層層云翳,然后驅(qū)霧排云,露出了本意這樣使讀者從深深的困惑中明白過來,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呂本中這首《踏莎行》見雪興懷,睹梅生情,登樓抒感,對月寄慨,把離別恨委婉道出,有著一種朦朧美。這種朦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澀。如果一首詞讓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卻了意義。這種詞沒有朦朧美,而是晦澀。朦朧美如霧中之花,紗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細辨可見其形態(tài),這種境界給人一種含蓄美。這首詞的題旨全靠最后一句“ 到今猶恨輕離別”點出。藝術(shù)手法確如畫龍,在云彩翻卷之中,東現(xiàn)一鱗,西露一爪,最后見首點睛,因而使畫中之龍既顯得體態(tài)矯健,又透出十分神韻。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篇3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李白 〔唐代〕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譯文
大地一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揚揚的雪花如手般大小。
可笑你一副陶淵明做派,卻一點也不飲杯中美酒。
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素琴,白白栽了了五株翠柳。
枉負頭上那一頂葛巾,我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注釋
王歷陽:指歷陽姓王的縣丞。歷陽縣,秦置。隋唐時,為歷陽郡治。
五株柳:陶淵明畜素琴一張,宅邊有五柳樹。
空負頭上巾:語出陶淵明詩“若復(fù)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評析
酒,歷來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詩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詩百篇”名揚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緒的詩。這首《嘲王歷陽不肯飲酒》便是。
歷陽,唐代郡縣,治今安徽省和縣歷陽鎮(zhèn),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當時李白訪問歷陽縣,正值大雪紛飛,縣丞設(shè)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間頻頻舉杯,贊賞歷陽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沒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賦詩《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豪情萬丈,景象怡人。從此詩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淵明。他嘲笑王歷陽表面上以陶淵明為榜樣,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虛名?!袄恕?、“虛”、“空”三字用得巧妙,傳達出嘲諷及激將之意,充分顯示了李白的沖天豪氣。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篇4
子夜吳歌·冬歌
李白 〔唐代〕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譯文
明晨驛使就要出發(fā),思婦們連夜為遠征的丈夫趕制棉衣。
纖纖素手連抽針都冷得不行,更不說用那冰冷的剪刀來裁衣服了。
妾將裁制好的衣物寄向遠方,幾時才能到達邊關(guān)臨洮?
注釋
臨洮:在今甘肅臨潭縣西南,此泛指邊地
驛:驛館
賞析
不寫景而寫人敘事,通過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現(xiàn)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個有意味的時刻──傳送征衣的驛使即將出發(fā)的前夜,大大增強了此詩的情節(jié)性和戲劇味。
一個“趕”字,不曾明寫,但從“明朝驛使發(fā)”的消息,讀者從詩中處處看到這個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緊張勞作的情景。關(guān)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縫”等等具體過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寫拈針把剪的感覺,突出一個“冷”字。素手抽針已覺很冷,還要握那冰冷的剪刀?!袄洹北闱泻稀岸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節(jié)的生動性。
天氣的嚴寒,使“敢將十指夸針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應(yīng)手了,而時不我待,偏偏驛使就要出發(fā),人物焦急情態(tài)宛如畫出?!懊鞒A使發(fā)”,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她從自己的冷必然會想到臨洮,那邊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驛使早發(fā)、快發(fā)。這種矛盾心理亦從無字處表出。讀者似乎又看見她一邊呵著手一邊趕裁、趕絮、趕縫?!耙灰剐跽髋邸?,言簡而意足,看來大功告成,她應(yīng)該大大松口氣了。
可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又情急起來,路是這樣遠,“寒到身邊衣到無”呢?這回卻是恐怕驛使行遲,盼望驛車加緊了?!安每p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這迫不及待的一問,含多少深情呵。從側(cè)面落筆,通過形象刻畫與心理描寫結(jié)合,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思婦形象,成功表達了詩歌主題。結(jié)構(gòu)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結(jié)得意遠,情節(jié)生動感人。
寒冷的冬天悲情古詩詞朗誦篇5
青松
陳毅 〔近現(xiàn)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
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筆直。
要想知道這青松的高潔品格,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之后。
注釋
高潔:高尚純潔。
賞析
《青松》一題,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抖闺s詠》這一組詩最初發(fā)表于《詩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題19首,這里選其中一首。發(fā)表時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長夜不寐。起坐寫小詩若干段,寄興無端,幾乎零亂。迄今事滿一年,不復(fù)詮次。(詮次,選擇、歸類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詩刊》,以博讀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樣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記。(仲弘,是陳毅的字。)作者借物詠懷,表面寫松,其實寫人。寫人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那個特定時代不畏艱難、雄氣勃發(fā)、愈挫彌堅的精神。作者寫松是把它放在一個嚴酷的環(huán)境中,一個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爭。我們似乎像松一樣承受壓迫,又像松一樣挺直起來。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為充溢其中的豪氣激蕩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來。在壓與挺的抗爭中,我們似乎同時經(jīng)歷了一場靈魂的滌蕩,因為在這種抗爭中,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飛揚凌厲的熱情,展現(xiàn)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讀這首詩,總讓人想起陳總的形象。想起那剛毅的面孔。勃發(fā)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剛直不阿、任何時候也不肯向惡勢力低頭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詩句充溢著一種帝王之氣,那么“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詩句也只有剛傲沉毅、滿懷將帥氣度的陳毅能夠?qū)懗鰜?也許作者在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寫個人。冬夜大雪,作者輾轉(zhuǎn)難眠。1960年那是全國人民都在經(jīng)受考驗的時期。特大的自然災(zāi)害,黨的工作失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背信棄義,帝修聯(lián)合反華,正使中國內(nèi)外交困。正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時候,作者作為國內(nèi)領(lǐng)導(dǎo)人,胸懷的是祖國的命運,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慮的是決不能喪失民族氣節(jié),不能喪失原則和立場,向各種反華勢力妥協(xié)。而這時, 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迎接困難,戰(zhàn)勝困難,頂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義的逆流。“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對我們的黨和人民,對雄氣勃發(fā)的時代精神的盛贊。也許正是作者人格和時代精神相互融合,內(nèi)外互動,共同投射在青松這個特定的象喻上,才使這首詩有一股凜然大氣,讀來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