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竹的詩句
帶有竹的詩句(精選3篇)
竹子是一種速生型草本植物,其葉呈狹披針形,竹筍長10至30cm,成年竹通體碧綠節(jié)數(shù)一般在10至15節(jié)之間。竹子花像稻穗,開花后竹子的竹干和竹葉則都會枯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膸в兄竦脑娋?,希望能幫助到大?
帶有竹的詩句篇1
1、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jié)?!辖肌犊嗪鳌?/p>
2、竹根流水帶溪云?!翖壖病杜R江仙·探梅》
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4、修竹畔,疏簾里?!x逸《千秋歲·詠夏景》
5、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钍烂瘛对铡?/p>
6、修竹傍林開,喬松倚巖列?!码[《新秋晚眺》
7、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蘸刖啊洞鹬x中書書》
8、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劉道著《湘江秋曉》
9、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拙右住洞寰涌嗪?/p>
10、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嵐取耳p鴣》
11、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唏墶秾ρ?/p>
12、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獎㈤L卿《送靈澈上人》
13、五兩如竹林,何處相尋博?!寣氃隆豆揽蜆匪氖住?/p>
14、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降虑濉对佒裎迨住?/p>
15、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鸥Α秶类嵐佒瘛?/p>
1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ā额}破山寺后禪院》
17、玉樹猶難伸,壓倒千竿竹?!h(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18、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冻纱蟆逗辰夹袝隆?/p>
19、繡襦不整鬢鬟欹?!檾浮杜R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20、林斷山明竹隱墻?!K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帶有竹的詩句篇2
1、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卓文君《白頭吟》
2、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恼髅鳌肚嘤癜浮ねハ率窕▉y吐》
3、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獎⒂礤a《瀟湘神·斑竹枝》
4、高節(jié)志凌云,不敢當滕六?!h(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5、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6、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畎住秳e儲邕之剡中》
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钯R《李憑箜篌引》
8、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究帐铩对脐栶^與韓紳宿別》
9、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0、榴葉擁花當北戶,竹根抽筍出東墻。——湯允績《浣溪沙·燕壘雛空日正長》
11、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蜃詴x《玉芙蓉·雨窗小詠》
12、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x逸《千秋歲·詠夏景》
13、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14、夜深風竹敲秋韻。——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15、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
16、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鄭谷《鷓鴣》
1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抉R光《送云卿知衛(wèi)州》
18、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19、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20、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獎㈤L卿《送靈澈上人》
帶有竹的詩句篇3
1、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有節(jié)天容直,無心道與空?!纹睢吨瘛?/p>
2、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3、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X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4、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谠冻跚镆棺泤俏淞辍?/p>
5、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佚名《風入松·麓翁園堂宴客》
6、疏梅帶雨開,瘦竹隨風擺,雨和風著意好,為我安排。——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7、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虾迫弧抖枷滤托链笾酢?/p>
8、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嵃鍢颉稙H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9、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10、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館風來竹氣清。——朱慶馀《送元處士游天臺》
11、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竹里館》
12、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畎住堕L歌行》
13、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钰稘h宮春·梅》
14、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jié)?!辖肌犊嗪鳌?/p>
1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6、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獜埶疵瘛洞寰印に@陂田竹繞籬》
17、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蛠聿挥煤羟屣L,此處掛冠涼自足。——施肩吾《玩友人庭竹》
18、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9、綠水暫如許。奈南墻冷落,竹煙槐雨。——佚名《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20、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愤_祖《留春令·詠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