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及翻譯注釋
蘇軾的詩詞有著記事題材的,例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那么關(guān)于這首詩我們該怎么學(xué)習(xí)呢?以下是小編準(zhǔn)備的一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及翻譯注釋,僅供參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譯文翻滾的烏云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
忽然間卷地而來的狂風(fēng)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風(fēng)雨后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注釋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古建筑名,又叫看經(jīng)樓。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卷地風(fēng)來:指狂風(fēng)席地卷來。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賞析此詩描繪了望湖樓的美麗雨景。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fēng)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云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點。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zhì)感。再次,用“翻墨”寫云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tài),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zhuǎn)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fēng)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湖樓下,忽見遠(yuǎn)處天上涌起來一片黑云,就像潑翻了一盆墨汁,半邊天空霎時昏暗。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來,一眨眼間,便潑下一場傾盆大雨。只見湖面上濺起無數(shù)水花,那雨點足有黃豆大小,紛紛打到船上來,就像天老爺把千萬顆珍珠一齊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響。船上有人嚇慌了,嚷著要靠岸??墒窃娙顺h(yuǎn)處一看,卻知道這不過是一場過眼云雨,轉(zhuǎn)眼就收場了。遠(yuǎn)處的群山依然映著陽光,全無半點雨意。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這片黑云,順著風(fēng)勢吹來,也順著風(fēng)勢移去。還不到半盞茶工夫,雨過天晴,依舊是一片平靜。水映著天,天照著水,碧波如鏡,又是一派溫柔明媚的風(fēng)光。
詩人先在船中,后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瀉、風(fēng)卷、天晴,寫得有遠(yuǎn)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幾個要點,把一場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的驟雨,寫得非常鮮明,富于情趣,頗見功夫。詩用“翻墨”寫出云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說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拔凑谏健笔求E雨才有的景象?!熬淼仫L(fēng)”說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yīng),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寫一場驟雨的結(jié)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襯,用“水如天”和“卷地風(fēng)”對照,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gòu)思時的用心。這二十八個字,隨筆揮灑,信手拈來,顯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著痕跡罷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酔書》教學(xué)設(shè)計
一.激情導(dǎo)入,了解詩人
1、同學(xué)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xué)了許多詩詞,從這些優(yōu)秀的詩詞中,我們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詩詞的殿堂,去感受詩詞的無窮魅力。
2、讀讀下面的詩句,知道這些詩句都是誰寫的嗎?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蘇軾簡介:對,就是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詞人、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上被公認(rèn)文學(xué)藝術(shù)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4、寫作背景:1069年,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因上書反對,被調(diào)任杭州通判。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他疏通西湖,建筑蘇堤,造福于西湖百姓,也寫下了許多與西湖有關(guān)的詩。今天我們所學(xué)的就是其中最為有名的一首詩,出示詩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二、解詩題
詩題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農(nóng)歷,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的七月下旬,那時候已經(jīng)是暑氣逼人的三伏天了。
詩題中的“望湖樓”又名“看經(jīng)樓”。五代時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邊昭慶寺前。
詩題中的“醉書”是指蘇軾喝醉酒時所寫。
詩題連起來說就是六月二十七日這天,詩人在望湖樓上趁著醉意寫下的一首詩,那么蘇軾寫下的是一首怎樣的詩呢?
三、明詩意
1、出示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2、請大家細(xì)細(xì)的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這首詩每一句分別寫的是什么?
3、 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寫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詩中把烏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寫出了烏云來勢洶洶。
4、第二句“白雨跳珠亂入船”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shù)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用“跳珠”比喻雨點,有聲有色。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
5、第三句“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寫風(fēng):猛然間,狂風(fēng)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云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fēng)的巨大威力。
6、最后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fēng)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凈,一色的蔚藍(lán)。風(fēng)呢?云呢?統(tǒng)統(tǒng)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fā)生似的。
四、悟詩情
1、雨后的西湖,天無邊,水無邊,水如天一樣開闊,雨后的西湖,天空更加湛藍(lán),水面更加明亮,雨后的西湖,天藍(lán)藍(lán),水藍(lán)藍(lán),天映水,水映天,水天一色,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的雨后美景!這樣的景色,真讓人喜悅!真讓人舒暢!真讓人興奮!此時此刻,蘇軾完全被大自然的這一精彩的瞬間迷住了,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所以詩題中的“酔書”的“醉”字不僅有酒微醉的意思,更有陶醉的意思在里面,真所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p>
2、整首詩的詩意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那么蘇軾的筆下的夏日西湖雨到底是一場怎樣的雨呢?是的,這是一場又大又急又猛的雨,這是一場又調(diào)皮,又可愛的雨,這還是一場來去匆匆,傳瞬即逝的雨,難怪蘇軾15年后,他五十多歲再次來到杭州西湖的時候,寫下了:“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庇纱丝梢钥闯?,蘇軾對這場西湖夏雨十分喜愛,念念不忘。
五、課后作業(yè)
在科學(xué)家眼里,雨就是從空中落下的水,讓地球萬物有了生命;在畫家眼里,雨是最神奇的刷子,輕輕拭去塵埃,讓景物如此美麗;在詩人眼里,雨卻是一種心情的流淌。同學(xué)們,語文學(xué)習(xí)要注重生活的體驗,寄情山水,吟詩作文,蘇軾在寫這場雨時,注重了順序、用上了精準(zhǔn)的動詞、還運用了形象的比喻,你生活中是否也留心觀察過雨呢?請仿造本詩的寫作上的一些方法, 寫一個雨的片段,試著把它寫順,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