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碑體書法
南宮碑刻于清德宗光緒十二年(1886年)。通高2.4米,寬0.89米,厚0.25米,優(yōu)質(zhì)青石刻成。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南宮碑體書法,希望你們喜歡。
南宮碑體書法欣賞
南宮碑體書法圖片1
南宮碑體書法圖片2
南宮碑體書法圖片3
南宮碑體書法圖片4
南宮碑體書法圖片5
南宮碑體
南宮碑刻于清德宗光緒十二年(1886年)。通高2.4米,寬0.89米,厚0.25米,優(yōu)質(zhì)青石刻成。碑額雕二龍戲珠,中間陽刻篆書“重修文廟碑記” 6字。碑文楷書13行,共650字
全稱《重修南宮縣學碑》,也稱《重修文廟碑記》。位于河北省南宮市南宮中學院內(nèi)(原南宮縣縣政府院內(nèi))。該碑原為南宮縣文廟之物,坐落在文廟泮池之側(cè),故稱南宮碑。因碑額題有篆文“重修文廟碑記”,故也叫重修文廟碑記。張裕釗篆文并書丹。[1]
龜趺。此碑系清末著名散文家、書法家張裕釗撰文并書丹,字體結(jié)構(gòu)里圓外方,方中帶圓,頗有風神;圓中見方,內(nèi)藏筋骨,使每一個字都顯得既充實而又有余韻,堪稱“柔峻相間,融而化之”,曾被譽為“在近代書壇上別開生面,獨創(chuàng)一格”的“南宮碑體”。稱為“文字雙美”,刻鐫兼優(yōu)的藝術(shù)珍品。此碑頗得金石書法愛好者的青睞,其拓本解放前在京、津書肆就多有出售,風行海內(nèi)外。
張裕釗(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清代著名散文家、書法家。南宮碑是他64歲時的作品,所以筆勢勁健,比較嫻熟地體現(xiàn)了他的藝術(sh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藝術(shù)價值,直到現(xiàn)在,此碑拓本仍風行于海內(nèi)外。
南宮碑的內(nèi)容,主要是抨擊了腐朽的科舉制度。他從“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學”的思想出發(fā),提出了只有廢除“其弊已極”的“八股之文”,倡導“明體達用之學”,才能使國家“志氣所動,人蹶而興”,從而使國家富強起來。全文立論鮮明,結(jié)構(gòu)嚴謹,文辭簡潔,說服力強,在當時不失為一篇切中時弊的政論文章,故而被譽稱為“文字雙美”的書法珍品。
看過“南宮碑體書法”的人還看了:
1.南宮碑書法
2.硬筆書法魏碑體
3.禮器碑體書法作品
4.爨寶子碑書法作品
5.爨寶子碑書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