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后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后世書法家多以此文為范文進行創(chuàng)作。用以紀念諸葛亮。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圖片1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圖片2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圖片3
出師表楷書書法作品圖片4
從出師表看三顧茅廬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洋洋灑灑地花了六,七千字來描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精彩片段(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實性直讓600多年來的老少婦孺?zhèn)冏x的如癡如醉,并信以為真。但老羅畢竟是元朝人,和三國歷史差上了1200多年,他又怎么能知道三顧茅廬的真實性呢,再說了,他寫的是小說,不是史記,故事的細節(jié)自然可以瞎編,那么這個事實的歷史根據(jù)呢?
陳壽所寫的《三國志》里諸葛亮傳也自然有了這么兩句簡單的十個字:先主遂諳亮,凡三往乃見。人都說《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虛偽。不過老羅將史書上的十個字硬是擴展到了6000多字。如此的文學高手,讓人佩服不已。但虛幻仍然是虛幻。劉備尋訪諸葛亮是在陳壽出生前20多年的事情了。陳壽又怎么能知道劉備就一定是三往乃見呢?
有人說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上面寫了這么一段:“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還有人說了,三國人魚豢《魏略》一書中也說到劉諸相見,但不是三往乃見,而是諸葛亮主動去見劉備,文字較長,大概是這樣說的:“劉備屯兵于樊城。這時,曹操方統(tǒng)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到曹操就要攻擊荊州。荊州劉表性情懦弱,不曉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乃北行見劉備。備與亮初次相見,又以其年小,以諸生對待之。諸葛亮通過談論對當時政局的對策,才逐步改變了劉備對他的冷淡態(tài)度。最后,才‘以上客禮之’。”
同時西晉司馬彪《九州春秋》也作過相同的記載和《魏略》差不多
這樣上面就有三份不同的史實資料,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呢?幾乎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第一篇《出師表》比較可靠,畢竟它是諸葛亮手寫的第一筆材料,陳壽的《三國志》也是照它的模式寫的。當然也有少數(shù)人認為,正因為它是當事人寫的,所以不排除諸葛亮有這種企圖:故意歪曲他和劉備初次相遇的真相,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美化自己的形象,反正那時候當事人除了諸葛亮之外都死了,死無對證。不過從歷史上來看,后者幾乎是沒有根據(jù)的,諸葛亮作為千古一相,思想還沒有墮落到那一步。但是《魏略》所言也并非是民間偏聽偏信的無知妄言,而且所說的也符合當時劉備和諸葛亮的日常性格和行為舉止。到底怎么樣的才是歷史的真相呢?
這個暫且不管,先看看陳壽寫的“三往乃見”和諸葛亮寫的“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這兩句話也有相當大的差別。
按照陳壽的說法,是劉備去見諸葛亮,一共跑了三趟才見到他,而且之前從沒有見過面;然而按諸葛亮的說法,是劉備曾經(jīng)到諸葛亮住的地方,向他詢問一些國家大事。
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三個問題:一,劉備到諸葛亮的地方去了三次,其中前兩次見到諸葛亮沒有?二,在三顧草廬之前,劉備見過諸葛亮沒有?還有這個“三”,在古意是指數(shù)量詞,并不是確數(shù),而是約數(shù),就像“士別三日”中的“三”一樣,是個大概的數(shù),那劉備到底見諸葛亮幾次面?
《三國志》之所以不比別的史書,因為它對三國內(nèi)容的描寫并不單單是枯燥乏味的記敘性的描寫,而是加進了些想象,使文字變的十分生動,耐看。而且蜀國原本無史官,蜀國遺留下來的資料也不會完整,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的時候就不免多加了些想象和附加成分。
既然如此,不管是劉備尋訪人才,自當伯樂找千里馬也好,也不管諸葛亮為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效仿毛遂自薦求見劉備也好,這些都是歷史的想象了。這么看來,我們也不妨可以想象一番:
諸葛亮學會了一身本事,想“貨予帝王家”,但一直沒找到適合的買主。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他主動去樊城找劉備,但是劉備看不起他一個年輕小子。于是諸葛亮找了個機會和劉備單獨交談,讓劉備發(fā)現(xiàn)了他是個大人才。那次談完之后,諸葛亮并沒有直接留在劉備軍營中,而是返回隆中自家的茅廬去了。為什么呢?一來是自己對劉備了解不深,不敢貿(mào)然“以身相許”,另一方面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待價而沽”。
兩人就這樣初次相識了,之后兩人又你來我往多次見面,有時是專程拜訪,有時是因別的事而順道走訪。經(jīng)過多次的溝通和交流,最后諸葛亮同意加入劉備帳下,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而這樣并不違反諸葛亮的《出師表》的言語,也沒有違背《魏略》、《九州春秋》的說法。真正的歷史往往是平淡的,并無任何出奇之處。
歷史上諸葛亮與劉備究竟是“一見”,還是“再見”,甚至是“三見”,其中的真假只有當事人知道了,然而,“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也吸引了無數(sh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