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互聯網營銷案例分析
Bodyshop是一個英國的護膚品品牌,在中國內地從沒開過門店。然而通過互聯網,消費者卻可以買到他幾乎全線的產品。以下是學習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成功互聯網營銷案例分析,歡迎閱讀!
成功互聯網營銷案例分析:Bodyshop
有人戲稱,未來如果Bodyshop進入中國,根本不用再在商場設專柜,通過互聯網分銷就可以實現不錯的成績。
Bodyshop在中國無意創(chuàng)建的網上渠道只是眾多互聯網創(chuàng)新中的滄海一粟。在網絡發(fā)展的初期,幾乎所有商人運用互聯網的方式都一樣:無非就是坐在電腦前找生意、談生意而已。但現在,網上的各種“營生”層出不窮,生態(tài)圈已經越來越熱鬧了。
作為一家進入中國近20年的企業(yè),寶潔在中國的分銷渠道已經構架得相當完備。但在今年,寶潔卻宣布在互聯網上招募代理商,盡管這項工作的進度稍顯緩慢,但對于寶潔這頭“大象”來說,這一舞步的邁出卻實屬不易。在網上做傳統品牌的代理商,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與此對應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在一開始就把根扎在了互聯網上。很多小企業(yè)的全部分銷都是依靠互聯網完成的。除此以外,類似于PPG、Beyondtailors這樣的網上數據中心也開始嶄露頭角。對此,知名電子商務研究者梁春曉評論說:“傳統企業(yè)現在要從猿變成人,而網上這些企業(yè)天生就是人。”
在這個生態(tài)圈中,還新出現了一類人,他們是典型的“無產階級”,但他們擁有敏銳的營銷頭腦。利用互聯網,他們?yōu)閭鹘y企業(yè)提供營銷外包。在深入企業(yè)研究多年的電子商務專家王汝林眼里:“網絡營銷外包是中小企業(yè)信息化中一種可貴的創(chuàng)新思路,因為中小企業(yè)沒必要非要„請和尚‟、„養(yǎng)和尚‟、„留和尚‟,只要把資源„像香火一樣供奉給和尚‟,把„需求告訴和尚‟。鼓勵信息化人才利用中小企業(yè)的資源去開發(fā)、去創(chuàng)業(yè),中小企業(yè)的需求就能盤活,而企業(yè)也能在盤活之后真正站起來。”
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新人類,這些新人類的背后,是正在凸現的產業(yè)鏈變化和管理創(chuàng)新。
一網上訂襯衫
和戴爾一樣,Beyondtailors的宗旨也是隨需定制。這家公司不大,只在寫字樓里租了幾大間辦公室。一進門,人們首先看到的是兩排各色襯衫展示。再往里走就是辦公區(qū),公司分為量體、Call Center、運營三個部門,幾乎沒有任何庫存。
總裁的辦公室在最里面一間。今年30歲出頭的董路在創(chuàng)辦Beyondtailors之前,是高盛的分析師。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就讀時,董路曾聽過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關于從做對沖基金到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的演講。受其影響,董路在過膩了年薪百萬的職業(yè)生活之后,于2006年底辭職創(chuàng)辦了這么一家定位獨特的網站。這次轉型對董路來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冒險,因為他之前對傳統服裝業(yè)的了解幾乎為零。但也正是因為他對原有服裝流程的不了解,才成就了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流程創(chuàng)新。
二復制戴爾的網絡“裁縫”
王磊是北京一家知名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主持人。為了能在主持重大活動時穿著得體,他一直希望能買到一件衣領和袖口為白色、而其他地方都為條紋的長袖襯衣。這種款式他雖見人穿過,但不知在哪里才能買到。久尋無果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互聯網。通過百度搜索,他找到了一家名叫“Beyondtailors”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上,他不但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款式,還在線提交了自己的肩寬、袖長等數據。15天后,一份快遞把成衣送到了他的手里。
成功互聯網營銷案例分析
上一篇:成功與失敗的論壇營銷案例
下一篇:關于成功的汽車營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