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勵志>成功學>成功案例>

名人理財成功案例3個

時間: 小蘭676 分享

  在各種理財問題上能夠做到游刃有余,不論是消費、儲蓄、投資還是撤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名人理財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名人理財成功案例1:

  當年,退役的李寧在人們驚愕和懷疑的目光注視下投身商海。如今,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十多年的他借北京奧運會完美亮相。

  8月8日,李寧在開幕式上那充滿創(chuàng)意的點燃圣火方式,使他和李寧公司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有分析人士認為,李寧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表現是為其同名品牌所做的最好的免費廣告,大大提升了其品牌價值。目前,李寧公司的專賣店在中國已經開了數千家。

  李寧成功了,但我們不能忘記當年廣東健力寶集團董事長李經緯的鼎力支持,沒有這樣的支持,就沒有今天李寧的商海傳奇。

  悲情冠軍投身商海

  現在退役的中國著名體育運動員,送別他們的是鮮花和掌聲。但1989年,當李寧退役的時候,帶走的卻是失意和挫折。

  1984年,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李寧一人獨得三枚金牌,從此"體操王子"的美譽一直伴隨著他。但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26歲的李寧屢次失手,遭遇了體操生涯中最慘痛的失敗。

  在李寧正處于人生低谷的時候,廣東健力寶集團董事長李經緯適時出現了。

  1988年12月16日,李寧在健力寶贊助的告別晚會上宣布退役。當晚,偌大的深圳體育館座無虛席,當李經緯將一副純金護手送給李寧時,兩個相差24歲的男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淚流滿面。隨后,李寧毅然加入健力寶集團。

  僅僅幾個月后,李寧向李經緯提出想辦一家體育服裝廠。很快,一家由三方共同投資的健力寶運動服裝公司掛牌成立,主要從事"李寧牌"運動服裝的生產經營,李寧出任總經理。當時,連李寧自己都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

  1994年初,李寧為了明晰公司的產權關系,征得李經緯的同意后,在股改專家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劉紀鵬的幫助下,脫離了健力寶,使公司的產權明晰。

  據劉紀鵬回憶,李寧在向他咨詢時躊躇不定,他反復問劉紀鵬:"如果脫離健力寶,別人會不會說我忘恩負義?"在李寧的心中,李經緯對他有知遇再造之恩。

  而將李寧"扶上馬,送一程"的李經緯,則最終因為自身產權不清失去了健力寶集團。不久,他在家中突發(fā)腦溢血,直至今天仍孤單地躺在病榻之上。

  "李寧是運動員,不懂經濟。當初到健力寶來,我把他扔在游泳池里,讓他自己去學。李寧年輕、聰明、人品好,能學會游泳。我只是在岸上看,做救生員,不行的時候,再伸手拉一把。然后我再放開,再看。幾次下來,李寧就游得比我好,超過我。"這是李經緯當年對李寧的一段評價。

  借力奧運走向世界

  奧運會,自始至終都是李寧和他的品牌最根深蒂固的情結。

  當2001年7月13日,北京拿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之后,幾乎所有人都把"李寧"與北京奧運會的合作視為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2007年1月13日,北京奧運贊助商招標時,李寧根據自身實力確定的競標出價上限為10億元,而阿迪達斯最后的出價是13億元,李寧最終失去了贊助權。向來不服輸的李寧并沒有放棄,他看準了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在2006年,李寧便取得了中央電視臺奧運頻道服裝獨家贊助權,走出一條利用媒體平臺參與奧運的道路。

  這一營銷策略盡管在奧運開始前便被叫停,但是他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一項調查顯示,在運動服飾行業(yè)中,高達37.4%的被調查者認為李寧是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而真正的奧運贊助商阿迪達斯的認知率只有22.8%。而這個營銷戰(zhàn)略,也被哈佛商學院當成是經典案例收錄。

  其實,這樣的經典案例,在李寧公司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上演著。為了在國際上更廣泛地被人所知,李寧除了贊助4屆中國奧運體育代表團之外,還拿下了包括中國體操隊、跳水隊、乒乓球隊等幾乎所有吸金大戶。

  此外,越來越多的國家運動隊也進入了"李寧"的視野:2000年簽約法國體操隊;2004年簽約世錦賽冠軍西班牙國家籃球隊;2005年初簽約NBA并成為NBA官方合作伙伴;2006年初成功簽約NBA克里弗蘭騎士隊后衛(wèi)達蒙·瓊斯。隨后,李寧又與大鯊魚奧尼爾簽約,李寧的品牌Logo開始在NBA的賽場上頻繁亮相。

  李寧合作的版圖依然在擴張。2007年李寧與阿根廷籃協約定。今后的6年,雅典奧運會冠軍阿根廷國家男籃與女籃都將身穿李寧戰(zhàn)袍征戰(zhàn)國際賽場。兩個月后,"李寧"又成為瑞典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為其設計、制作該代表團參與北京奧運會的各項裝備。

  夢想終將照進現實

  近年來,耐克、阿迪達斯、銳步、彪馬等外來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作為中國體育用品品牌的領軍人,李寧為了應對這些國際大牌的挑戰(zhàn),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經過多年探索,"李寧"的產品線已由單一的運動服裝發(fā)展至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配件等多系列并駕齊驅。這也保證了"李寧"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銷售總額的領先地位。談起取得的成績,李寧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一個最有運氣的從商運動員而已。"

  很多人認為李寧的成功,受益于他的明星身份,從未遇到過強勁的商業(yè)對手,受益于他遇到了良師益友李經緯以及后來的劉紀鵬等專家??傊?,人們會認為李寧的成功有著某種僥幸的成分。但是,只有李寧本人和他身邊的人才知道,"中國人需要自己的運動品牌"這一夢想才是推動他和他的團隊不懈努力前進的動力。

  李寧公司CEO張志勇這樣評價自己的老板:"除了企業(yè)家和商人的身份之外,他更像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停止夢想的夢想家。很多企業(yè)家認為戰(zhàn)略是最重要的,但我覺得夢想比戰(zhàn)略更重要,因為產品的形態(tài)是可以調整的,各個領域的專業(yè)公司也可以聘請,優(yōu)秀的人才可以吸納,這些構成了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而它們都是為品牌的夢想而服務的。"

  對于如今仍然躺在病榻上的李經緯來說,李寧獲得的巨大成功,是對他最大的慰藉。因為,這印證了李經緯當年的預測:"他(李寧)一定會比我好,甚至超過我。"

  名人理財成功案例2:

  沒錯,我說的邁克菲, 就是那個邁克菲殺毒軟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現年六十九歲。今天世界各地許多個人電腦,都會有預裝的邁克菲殺毒軟件.

  今天是二月十五號,此刻的邁克菲先生早已逃離中美洲小國伯利茲,在美國東南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叫Opelika 的小鎮(zhèn), 一個一萬多平方米的廢棄火車站改建的辦公室里,經營著一個叫做"未來時" (Future Tense)的高科技孵化器,號稱支持指導從事電腦安全的技術公司.

  他告訴記者自己還有個副業(yè), 是躲避中美洲黑幫對他的追殺.

  邁克菲出生于蘇格蘭,六十年代開始做程序員。八十年代邁克菲業(yè)余開發(fā)電腦殺毒軟件,在自己運營的BBS推出后,極受歡迎。許多人把軟件下載帶到公司去用.

  1989年他在硅谷創(chuàng)立了自己同名的邁克菲公司, 1990年公司的凈利潤就超過一百萬美元,1991年超過四百萬美元,公司1992年上市.

  由于產品是通過網絡發(fā)布,公司運營成本極低,稅后凈利潤率接近50%。即使是上市一年后的1993年,公司只有36名雇員,辦公面積只有六百平方米左右.

  邁克菲自己1993年由于突發(fā)心臟病,開始逐漸退出對日常運營的參與。1994年正式離開自己的公司,在科羅拉多州買了400畝的森林,開始了退休生活。那一年我剛剛來到硅谷工作.

  后面幾年邁克菲公司業(yè)務迅速增長,1997年市值已經超越二十億美元。當年邁克菲公司與市值比自己小一半的 Network General 公司合并。老邁把剩下的股票全部賣掉,據估算當時他的個人稅后資產接近一億美元.

  我個人曾經2000年高點時,被蠱惑買了點邁克菲公司的股票,后面三年虧得一塌糊涂,那是后話不表.

  如果邁克菲先生的故事就此為止,他把所有資產都放在國債里,1997年那時長期國債還有6%以上的收益,他每年什么都不做,仍可以拿到六百萬美元以上的利息。從此他就會幸福地生活下去,成為硅谷的一個傳奇.

  但是邁克菲不是閑得下來的人。他開始往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投資.

  老邁2000年后開始把大量現金投入房地產,許多在偏遠的地方,如夏威夷,新墨西哥。他在新墨西哥州買了一百多畝地,修了個可坐三十多人的家庭影院,在這里和朋友玩敞開式座艙的飛機。他在科羅拉多州花了兩千五百萬美元修建了一座居住面積近一千平方米的豪宅.

  老邁在金融市場展開投資,并通過金融杠桿借錢來增加投資倉位。他的理財顧問向他推薦一些股票,還有雷曼兄弟的高收益?zhèn)?

  2003-2006年,美國的股市總體不錯。老邁的房產投資也不斷見漲。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志和"戶外運動”雜志都刊登專門文章介紹邁克菲在新墨西哥的豪宅和他的敞篷飛機,讓他信心滿滿,覺得自己在世界的中心.

  2006年底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老邁發(fā)現現金突然吃緊,被迫開始收縮戰(zhàn)線,低價處理掉一些房產。2007年他被迫以不到六百萬美元的價格賣掉科羅拉多自己造價兩千多萬的豪宅.

  2008 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時,雷曼兄弟的債券變得幾乎一文不值。老邁的股票也損失慘重,金融杠桿更是迅速加劇了虧損.

  老邁被迫廉價賣掉了自己的地產,私人飛機和其他收藏。2009年一切煙消云散時,他的個人資產縮水到只有四百萬美元.

  此刻在大洋彼岸的香港,和老邁同命相憐的是著名歌星張學友.

  張學友2008年底在吳君如主持的電臺節(jié)目中透露,因為銀行職員推薦基金,在銀行的游說下投資了雷曼公司的股票,沒想到在金融海嘯中慘賠,財產蒸發(fā)了將近一半,讓他可能得重出江湖.

  2009年二月在臺北,被問到受“雷曼兄弟”倒閉影響,投資虧損高達4000萬港幣一事,他又澄清:“4000萬是我的全部投資總額,‘雷曼兄弟’只占2%(即80萬元)。我一向對投資沒概念,去年休息才開始投資,竟然遇上金融海嘯,損失一度超過四成. "

  公開資料顯示,張學友2009年世界輪回演出,辦了大約一百場個人演唱會,每場演出薪酬約一百萬港元.

  我自己在舊金山曾去過幾次崔健和曲婉婷的個人演唱會,現場震耳欲聾,作為觀眾也累得受不了。而歌星至少連續(xù)三個小時上躥下跳,聲嘶力竭,消耗體力巨大,至少相當于半個馬拉松.

  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每隔三天跑一次半馬,對身體損害較大,如果不是經濟壓力所致,似乎很難解釋.

  回頭接著講老邁。2009年之后,老邁移居中美洲小國伯利茲,對外宣稱是因為稅率和物價原因。他突然改變方向,號稱投入生物制藥領域.

  伯利茲是一個人口只有三十四萬的小國,在墨西哥南端,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之間。曾為英國殖民地,官方語言為英語.

  2012年四月,伯利茲警察一度以毒品和武器罪名逮捕邁克菲,后又釋放。2012年11月,邁克菲在伯利茲的鄰居,美國僑民GregoryFaull 被槍殺。伯利茲政府認定邁克菲是嫌犯,并將其通緝。邁克菲逃到鄰近的危地馬拉尋求避難,被拒絕后,危地馬拉政府將其關押,并準備引渡回伯利茲.

  經過律師的一系列斡旋,邁克菲最終在12年年底被遣送回美國。但他在伯利茲的資產全部被收繳,住房也被縱火燒毀.

  邁克菲對記者說自己被伯利茲政府陷害勒索,他2009 年還碩果僅存的四百萬美元資產,至此,大部分都在伯利茲煙消云散.

  邁克菲的同名公司后來通過收購兼并不斷發(fā)展壯大,歷經兩次金融危機,2010年最終被英特爾以七十六億美元收購。邁克菲97年全部賣掉的股票,如果保留到2010年,應當大約翻番。十三年翻一倍,雖然漲得不是非常多,也遠好過于老邁自己在投資上的節(jié)節(jié)敗退.

  從投資的角度,我們可以從邁克菲的人生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訓呢?分享一下我的淺見.

  1.資產縮水的最大原因不是揮霍無度,而是投資時使用的金融杠桿.

  如果老邁不用金融杠桿借貸投資,就算投資縮水一半,他的資產仍然有五千萬美元。從一億美元縮水到四百萬美元,罪魁禍首就是金融杠桿。金融杠桿的誘惑,在于某一段時間,它可以放大你的投資回報。但大多數人無法節(jié)制,一旦使用,不遭受重大損失,不會停手。這個問題,讀者可以參見我的微信公眾號investguru 看我的老文章, “杠桿是萬惡之源".

  2.許多投資者, 尤其是高智商的專業(yè)人士,往往因為自己在某個領域的成功,會自然地相信自己也會在別的領域成功,不節(jié)制地往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投資.

  關于這個話題,讀者可以參見我的微信公眾號 investguru看我的老文章, “限定自己能力的邊界".

  老邁的房地產投資在次貸危機爆發(fā)前幾年,賬面上不斷升值,他錯誤地以為繼續(xù)加大投資房地產是正確的決策,這是導致重大損失的另一個因素之一.

  實際上老邁如果仍然專注于電腦殺毒領域,這一行過去十幾年幾次大起大落,以他對行業(yè)的深刻了解和在行業(yè)的人脈,甚至無需動用個人的資本,都可以抓住兩三次好的機會。

  3.毫無長期規(guī)劃,而是隨波逐流,不斷從一個短期行為跳到另外一個短期行為.

  老邁開始投資房地產,后來去伯利茲研究生物制藥,輾轉回美后又回到電腦安全領域。他后面的人生發(fā)展,隨意隨性,缺乏長遠的布局。最近幾年的幾步錯棋,更像是一個窘迫的賭徒,絕望地在賭桌上拼命下注。

  4.個人財務的大事,必須自己親自抓,不可簡單地托付于財務顧問和基金經理.

  老邁在股票和雷曼兄弟債券上使用金融杠桿造成巨額損失,主要是來自于他的財務顧問的錯誤建議。他把個人財務的大事完全放權于少數財務顧問,這是對自己的嚴重不負責.

  財務顧問畢竟不能保證你的投資回報的徹底安全,他們的建議可以姑妄聽之。但自己的財務自己要親自抓,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據報道,邁克菲已經把自己的人生傳奇故事的電視版權賣給一家叫做ImpactFuture Media 的加拿大。華納兄弟公司也有意拍一部以他的故事改編的電影。希望老邁在未來的時間里,還能發(fā)揮個人長處,東山再起.

  名人理財成功案例3:

  如果將巧取豪奪排除在外,世人積累財富無非是通過打工、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三種途徑。對于個人而言,你可以在打工與創(chuàng)業(yè)之間作出選擇,但卻最終都不得不通過投資來管理自己的財富。

  通用電氣前總裁杰克·韋爾奇號稱“打工皇帝”。在韋爾奇20年的苦心經營下,通用的總資產從120億美元提高到3000億美元,增長將近30倍。2001年退休的韋爾奇,在2000年的工資為1.44億美元。

  韋爾奇已經算是打工致富的傳奇,但根據他在2003年夏天與前妻簡·比斯利離婚時披露的財務情況報告,韋爾奇的身價為4.56億美元,但與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傳奇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世界第一成功人士當然非比爾·蓋茨莫屬。蓋茨在車庫里創(chuàng)業(yè)起家并締造出微軟帝國,到2005年蓋茨已經連續(xù)第11年位列世界首富,身價高達466億美元。

  與此同時,投資致富第一人的稱號沒有任何爭議地歸入沃倫·巴菲特的名下,2005年巴菲特的身價達到44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緊隨蓋茨之后。不過,有意思的是,巴菲特的年薪只有33.6萬美元。

  顯而易見,就積累財富而言,與自己創(chuàng)業(yè)相比,打工能夠達到的高度非常有限。當然,打工的“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頗需要創(chuàng)業(yè)者具有一些尋常人不具備的特質。因此,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打工并接受其有限的回報水平。而事實上,和打工與創(chuàng)業(yè)之間非此即彼的關系不同,投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與此同時,我更想說明的一點是,真正決定我們財富積累最后能達到的水平,不是你選擇打工還是創(chuàng)業(yè),而是你選擇怎樣投資。

  很簡單的一個比較:巴菲特41年前創(chuàng)建巴克夏的時候投入了1500萬美元,后來他成為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韋爾奇現在有超過4億美元的身價,但40年后韋爾奇的這筆財富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達到巴菲特的規(guī)模。這其中的區(qū)別不在于打工或者創(chuàng)業(yè),而在于投資。

  再來看看蓋茨。蓋茨的成功絕對既是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更是投資的成功。只要略做分析,幫助蓋茨成為世界首富的,除了Windows軟件,還有他一直持有微軟股份的投資決策。相形之下,微軟的另一創(chuàng)始人保羅·艾倫離開微軟后就不斷拋售微軟股票,在2005年以220億美元的身價位列世界第五富豪,和蓋茨比還是差了很多。

  更關鍵的是,蓋茨不久前宣布將退出微軟的日常管理轉而致力于蓋茨基金會的運作。顯然,現在的蓋茨,更愿意在投資上而不是微軟的管理上投入時間和精力。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盡管通用和微軟都是偉大的企業(yè),但致富方式選擇的差別最終決定了韋爾奇和蓋茨之間仍然存在著遙遠的距離。

49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