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理想小故事10篇
名人理想小故事10篇
青春理應勇猛過人而非怯懦怕事,應積極進取而非茍安現(xiàn)狀。如此氣概,二十后生雖有,六旬之人更甚。年歲有加,未必已垂老,理想若失,則已墮暮年。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名人理想小故事,歡迎閱讀!
名人理想小故事1:司馬遷
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后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fā)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zhàn)爭中,因寡不敵眾,戰(zhàn)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奮起,前后共歷時18年,終于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chuàng)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名人理想小故事2:貝多芬
貝多芬雙耳失聰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fā)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diào),最終創(chuàng)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名人理想小故事3:諾貝爾
諾貝爾決心把烈性炸藥改造成安全炸藥。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藥實驗時發(fā)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xù)實驗。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zhì)──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藥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藥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fā)明。
名人理想小故事4:杰克·倫敦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柜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里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于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名人理想小故事5:皮爾
法國少年皮爾從小就喜歡舞蹈,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可是因為家境貧寒,維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艱難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錢來送皮爾上舞蹈學校。皮爾的父母不得不將他送到一家縫紉店當學徒工,希望他學一門手藝后能幫家里減輕點經(jīng)濟負擔。
一天要在縫紉店工作十多個小時的皮爾,非常厭惡這份工作,這不但是因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報酬還不夠他的生活費和學徒費,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光陰,他為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而苦悶。于是,皮爾給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里寫了一封信,他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這個學生。
在信的最后,他寫道,如果布德里在一個星期內(nèi)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為藝術(shù)獻身”,跳河自盡了。
很快,年少輕狂的皮爾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爾以為布德里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終于答應收下他這個學生了,誰知布德里并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也沒有被他“為藝術(shù)獻身”的精神所感動,而是講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
布德里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因為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日子,最后,他說,人生在世,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人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星閃閃發(fā)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shù)的。
布德里的回信讓皮爾猛然醒悟。后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shù),從23歲那年起,他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yè)。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就是著名的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為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chǎn)品也已經(jīng)遍布全球。
是的,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為自己那偉大的理想激動過、苦悶過,但當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只有勤勤懇懇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才能更快地接近理想。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像皮爾·卡丹一樣,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理想一直伴隨在你的身邊,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法國少年皮爾從小就喜歡舞蹈,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可是因為家境貧寒,維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艱難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錢來送皮爾上舞蹈學校。皮爾的父母不得不將他送到一家縫紉店當學徒工,希望他學一門手藝后能幫家里減輕點經(jīng)濟負擔。
一天要在縫紉店工作十多個小時的皮爾,非常厭惡這份工作,這不但是因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報酬還不夠他的生活費和學徒費,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光陰,他為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而苦悶。于是,皮爾給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里寫了一封信,他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這個學生。
在信的最后,他寫道,如果布德里在一個星期內(nèi)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為藝術(shù)獻身”,跳河自盡了。
很快,年少輕狂的皮爾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爾以為布德里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終于答應收下他這個學生了,誰知布德里并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也沒有被他“為藝術(shù)獻身”的精神所感動,而是講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
布德里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因為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日子,最后,他說,人生在世,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人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星閃閃發(fā)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shù)的。
布德里的回信讓皮爾猛然醒悟。后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shù),從23歲那年起,他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yè)。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就是著名的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為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chǎn)品也已經(jīng)遍布全球。
是的,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為自己那偉大的理想激動過、苦悶過,但當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只有勤勤懇懇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才能更快地接近理想。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像皮爾·卡丹一樣,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理想一直伴隨在你的身邊,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名人理想小故事6:愛因斯坦
上個世紀初,一位少年夢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閑就練琴,練得心醉神癡,走火入魔,卻進步甚微,連父母都覺得這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但又怕講出真話會傷害少年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練習曲中的第三支,簡直破綻百出,不忍卒聽。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為什么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功,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師又問道:“你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里,對他說:“孩子,你非??鞓罚@說明你已經(jīng)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來,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聽了琴師的話,深受觸動,他終于明白過來,快樂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成功,卻能給人真實的受用。倘若舍此而別求,就很可能會陷入失望、悵惘和郁悶的沼澤。少年心頭的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夢想。這位少年是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一生仍然喜歡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腳,卻能自得其樂。
快樂即成功,這是充滿陽光的人生哲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臉色紅潤,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心情愉快,他們活出了人之為人的全部趣味,在事業(yè)上卻沒有太大的建樹,與名利雙收、功成名就不怎么沾邊。這樣的人果真是失敗者嗎?我看未必。
名人理想小故事7:追逐夢想的安徒生
從前有一個窮孩子,父親是鞋匠。父親去世之后,母親為了生活不得不帶著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機會去晉見王子,他滿懷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詩歌。朗誦劇本。表演完畢后,王子問他想要求什么賞賜?這個窮孩子大膽地提出要求:“我想寫詩劇,而且在皇家劇院演戲。”王子把這個長著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然后對他說:“能夠背誦劇本,并不表示能夠?qū)憚”荆鞘莾纱a事,我勸你還是去學一門有用的手藝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儲錢罐,向母親和從不關心自己的繼父道別,離家去追尋自己的理想。這時候,他才14歲,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這個名字一定會流傳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戶地按門鈴,幾乎按遍了所有達官貴人的門鈴,卻沒有人賞識他,他衣衫襤褸地落魄街頭,卻仍不減他心中的熱情。
終于在1835年,他發(fā)表的童話故事吸引了兒童的目光,開啟了屬于安徒生的新頁,他的童話故事被譯成多種文字,除了《圣經(jīng)》之處,沒有任何一本書比得上。這時,距離他離開家已經(jīng)16年了。
你有理想嗎?你想怎樣讓夢想成真?堅持努力的過程,或許會是艱辛與充滿苦痛的,但只要不放棄希望,終能獲得甜美的果實。安徒生說:“只要你是天鵝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鴨欄里孵出來的也沒有關系。
名人理想小故事8:不肯放棄的林肯
堅持到底的最佳實例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jīng)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并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yǎng)他們;1818年,母親去世;1831年,經(jīng)商失敗;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jīng)商,但年底就破產(chǎn)了,接下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5年,訂婚后即將結(jié)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六個月;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fā)言人,沒有成功;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失敗了;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了;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 這次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qū),表現(xiàn)可圈可點;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nèi)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了!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了;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tǒng)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張;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再度落敗;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tǒng)。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wěn);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后如是說。
名人理想小故事9: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是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代表。巴爾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長篇小說,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天深夜十二點時,仆人就會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xù)寫五六個鐘頭,直到累到極點才會離桌休息。
巴爾扎克是舉世公認的觀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現(xiàn)實生活里,他卻不太精明。在年輕時,他曾經(jīng)商失敗,欠下了六萬法郎的債務。等他成名后,盡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費,最后弄得入不敷出。在這段日子里,還發(fā)生一樁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爾扎克醒來,發(fā)覺有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問道:“你笑什么?”
巴爾扎克說:“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連一毛錢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還能找到什么呢?”
小偷自討沒趣,轉(zhuǎn)身就要走。巴爾扎克笑著說:“請你順手把門關好。”
小偷說:“你家徒四壁,關門干什么啊?”
巴爾扎克幽默地說:“它不是用來防盜,而是用來擋風的。”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侖,“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歲,留下許多未完成的作品,成為全人類巨大的損失。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侖,“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巴爾扎克的例子又一次生動的說明了生活是一種心態(tài)。
名人理想小故事10:羅琳
那是1981年的秋天,一個15歲的女孩打電話給英國廣播公司,說她有個神奇的故事,主人公可以騎著飛天掃帚旅行,問記者能否采訪她一下。當時接電話的是默瑟的同事,她不屑地說:“這些青澀的中學生就愛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一點社會價值也沒有。”但默瑟并不這么認為,他想,既然這個孩子敢要求采訪,就應該給予鼓勵。
于是,默瑟驅(qū)車前往小女孩的住所,位于英國格洛斯特郡一個名為塔特希爾的小村莊。女孩的家是一棟講究的小樓,面積不大,哥特式建筑,四周環(huán)繞著美麗的院子。默瑟不禁被這棟漂亮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了。
女孩很熱情地接待了默瑟,并落落大方地說出了她的故事梗概。這個故事世界里充滿了奇跡、神話、魔法。女孩的故事還沒有說完,母親就打斷了她,笑著對默瑟說:“記者先生,她還是個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多包涵。”默瑟默默地點點頭,示意女孩繼續(xù)講下去,看來他被故事吸引了。
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看著女孩把故事講完,心情忐忑地看著默瑟。沒想到默瑟出人意料地鼓起掌來,并贊嘆地說:“姑娘,你的故事很精彩,具有極強的魔幻風格,希望你寫出來,一定會成功。”聽到這里,家人也都熱烈鼓掌。
臨走時,默瑟對女孩說:“哪天你出書了,記得告訴我,我再來采訪你。”女孩感激地點著頭,眼里飽含著憧憬。
沒想到,這個約定讓默瑟先生等了14年。1995年,已經(jīng)升為廣播公司制片人的默瑟想起了那個女孩,他決定再次前往塔特希爾采訪,卻發(fā)現(xiàn)這棟建筑正在出售。默瑟環(huán)視一周后,果斷地以2萬英鎊的價格收購。
后來,默瑟從女孩父親的口中得知,1983年女孩離開家進入??巳卮髮W攻讀法語與古典文學,后來前往巴黎留學,隨后又回到英國倫敦工作。默瑟隨即給女孩寫了一封信,信的最后寫道:“塔特希爾,這里有我們美好的約定,相信你。”
時間到了1997年,默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她的書即將出版,能否采訪一下。默瑟激動萬分,欣然前往。“樓梯下的碗柜、咯吱作響的窖門、哥特式建筑……”默瑟翻開新書貪婪地讀著,書中的場景讓他想到了塔特希爾,不難看出作者的很多靈感都來自村莊。很自然的,默瑟拿到了新聞的頭條,在英國新聞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部小說就是后來名聲鵲起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世界都為之喝彩的魔幻世界。當年的這個小女孩就是作者喬安妮·凱瑟琳·羅琳,她的7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風靡全球。
如今,這棟建筑已經(jīng)成為哈利·波特文化的旅游圣地,每天游人如織,房子的售價也飆升至40萬英鎊。多年后,羅琳故地重游,她對記者深情地說:“我的成功離不開默瑟先生的鼓勵,他當年的掌聲給了我信心和力量。”
“為他人的理想鼓掌”,默瑟先生沒有想到,他那平凡的舉動,卻帶給羅琳不平凡的人生。生活中,不要吝嗇我們的掌聲,或許哪天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看過“名人理想小故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