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會害怕的原因有哪些
有的寶寶面對陌生的面孔會感到害怕,看到陌生人會大哭大鬧,寶寶為什么會害怕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guān)于寶寶會害怕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會害怕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過了兩歲,晨晨的恐懼情緒越來越明顯。陌生人的眼神動作、安檢的閘機、坐出租車,甚至微小如電器上的小紅燈、門縫里的影子、冰箱的冷氣都會讓他如坐針氈,一 副拼命抵抗的表情。馬上帶他“逃離”到戶外敞亮的地方還好,要是堅持留在此地,結(jié)局一定是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媽媽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情緒,沖他大喊“根本 不可怕啊!”哭喊就會升級為尖叫。
這些反應(yīng)讓媽媽既無奈,又不解:小孩子害怕打針吃藥還算容易理解,怕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東西又是為何?何況好多場景是他以前熟悉的,怎么會突然害怕起來?
一、破解物品恐懼,先理解再引導(dǎo)
好在晨晨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jīng)不錯了,通過反復(fù)、耐心的交流,媽媽終于對寶寶的恐懼感有了一點點了解。再參閱資料,發(fā)現(xiàn)這是大腦發(fā)育的一個階段,不必擔心,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就可以了。
我發(fā)現(xiàn),寶寶恐懼感的來源并不復(fù)雜,無非是豐富的想象力導(dǎo)致不必要的擔心,再就是對以往不愉快經(jīng)歷的聯(lián)想。
1、安檢閘機
媽媽帶著寶寶通過安檢閘機時,寶寶既焦慮又好奇,問“這是什么?”媽媽回答,“閘機,會把沒買票的叔叔阿姨擋住。”可能媽媽的回答讓他想象到閘機突然關(guān)閉、 把人夾在當中的情景(確實挺可怕)。事后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回答可能引起誤解,就重新解釋:“閘機的門和電梯門是一樣的,很聰明,如果它覺得有人正在通 過,肯定不會突然關(guān)上的。”這樣的解釋果真有效。晨晨不再緊張,有時還會自嘲似的笑笑:“閘機,嘿嘿。”
2、電器小紅燈
對 電器上小紅燈的恐懼,大概來源于媽媽對監(jiān)控燈的解釋。寶寶對高高的、亮著小紅點的監(jiān)控燈很好奇,媽媽就說:“那是監(jiān)控,監(jiān)控器那頭的叔叔阿姨可以看到我 們。”也許晨晨把一切小紅燈都認作是監(jiān)控了,那種場景確實可怕,媽媽恐怕都會受不了。所以媽媽對寶寶的恐懼感給予完全的理解,并告訴他,那些紅燈不是監(jiān) 控,只是告訴我們電器正在工作。
3、乘坐出租車
對 于乘坐出租車也是一樣。身在帝都總會遭遇汽車限行,有時不得已需要打車。晨晨聽見了媽媽電話叫車,問:“誰來了?”媽媽說,是個司機叔叔,今天我們要坐這 個叔叔的車。晨晨一聽馬上哼哼唧唧:“要坐爸爸車!要坐黃色的爸爸車!”“可是爸爸車生病了呀。”“不好不好,要坐爸爸車……”忍了很久的哼唧終于變成哇 哇大哭。媽媽心一沉,恐怕今天的出行要泡湯。媽媽慢慢地詢問:“寶寶是不是擔心,坐上別人的車就去了爸爸媽媽找不到的地方了?”哭聲停了:“是。”“那爸 爸媽媽都陪你一起坐車好嗎?”然后一切風平浪靜,下車后還說:“跟叔叔拜拜,跟taxi拜拜!”當然他沒有忘記“爸爸車”,在地上隨手抓了點什么,說: “給爸爸車吃一片藥吧!”
4、冰箱冷氣
對 冰箱冷氣的恐懼來源于不愉快的經(jīng)歷。他分不清熱蒸汽和冷氣,以為所有的白煙都會燙傷人,并有過戴著隔熱手套摸加濕器的“先例”。至于恐懼感,最直接地來源 于他目睹媽媽做艾灸。晨晨以為媽媽被燙到了,哭得撕心裂肺,媽媽一直說“媽媽不疼”也于事無補。他認定白煙會燙,從此禁止媽媽做艾灸。一切白色的煙霧都成 了晨晨的噩夢,至今無解。
看起來“參破”的過程很簡單,實則經(jīng)歷了多次的試錯。媽媽需要一遍一遍地猜測寶寶的想法,對他的恐懼給予理解,然后引導(dǎo)他說出恐懼的來源。
二、破解社交恐懼,“共情”很重要
最難的就是社交恐懼。先說幾個極端事例吧。
晨晨正在飯店吃飯,突然來了一位伯伯在對面坐下。晨晨馬上不吃飯了,紅了眼眶要求“媽媽抱”,緊接著放聲哭起來。
晨晨在早教中心玩,來了一個比他還小的小朋友,從晨晨面前經(jīng)過時碰到了他正在玩的珠子,并沒有眼神接觸和肢體接觸。晨晨卻不干了,癟著嘴,帶著哭腔說“咱們走吧”。
在游樂場,有幾個6、7歲的大孩子在跳上跳下。媽媽鼓勵晨晨也去玩,可他不但不愿意去,還非常焦慮地牽著媽媽手不肯松開。
不得不承認,這些時刻媽媽很沮喪。甚至想過“我這樣大膽的媽媽怎么會有如此膽小的兒子呢?”有時候控制不住,會對著晨晨吼,“這是公共場所哎,難道不允許別人進來嗎?”效果適得其反。晨晨一邊越發(fā)緊緊抱著媽媽,一邊忍受著來自媽媽的責難。
好在媽媽及時調(diào)整情緒。“媽媽不應(yīng)該因為你怕怕就大聲說話,對不起。能原諒媽媽嗎?”到底是親兒子,總會摟著脖子說:“原諒。”
接 下來就是共情的過程:“一位伯伯突然坐下來/一個小朋友突然走進來,媽媽也嚇了一跳呢。”在他情緒平穩(wěn)以后,該往正路上引導(dǎo)了:“但是伯伯/小朋友沒有搶 走我們的東西,沒有傷害我們,不需要怕怕呀。寶寶喜歡他們就說Hi,不喜歡可以不說話,就是不用怕怕。”這時候情緒一般會恢復(fù)正常。
但 是媽媽真的太好奇了,寶寶到底在怕什么?于是媽媽接著問:“剛才在想什么呢?看到什么東西覺得不舒服、不喜歡呢?不想說可以不說。”寶寶情緒緩和后,總會 出現(xiàn)類似自嘲的反應(yīng):“嘿嘿,還以為去MGM(早教中心的名字)不會哭起來呢。”聽得媽媽又好笑又心疼。從他斷斷續(xù)續(xù)的解釋中,大概是曾經(jīng)眼看著一個大點 的孩子欺負小孩子,小孩子哇哇大哭,他誤以為自己也會無緣無故地被欺負。
小孩子的恐懼很難直接說出來。當處于恐懼中,人們總會想方設(shè)法避開那些名詞。他會提要求,離開這個地方、不做這件事情等等。媽媽要聽出背后的意思。這個“避開——共情——引導(dǎo)”的過程是有效的,至少對晨晨有效。
最 近一次媽媽帶晨晨去超市,本來都好好的,在排隊結(jié)賬時晨晨又出現(xiàn)了那種焦慮的表情。媽媽很平靜地說,“是不是好久沒來這個超市了?有什么東西不喜歡?味 道?太暗了?太明亮?能說出來嗎?”寶寶猶豫了一會兒,說,“不能。”媽媽也就不問了,只是不停地安撫,“正在出去呢,馬上就出來了。”等回到家,睡午覺 之前,寶寶終于說出:“不喜歡超市的人,太多人了。”媽媽覺得好笑,說:“是啊,媽媽也不喜歡排隊。但是不排隊會走得更慢呀。”
于是媽媽跟寶寶約定,“有怕怕東西一定要說出來,媽媽才能幫你。”
1)現(xiàn)在,我做了一個比較簡單粗暴的分類,時常對寶寶念叨:“會傷害我們的是怕怕東西,比如剪刀、刀子、電孔、火。不會傷害我們的就不用怕怕,比如影子、小紅燈、噩夢。”多少有一點效果吧。
2)無論如何不要責難。就算一個成年人因為恐懼受到責難,都是很殘酷的事情。2歲的寶寶跑跑跳跳,有些寶寶也具備了相當?shù)恼Z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總會讓我們誤以為孩子的心智和經(jīng)驗也在同步發(fā)展。其實這個社會對他來說還很陌生,需要有個引路人,溫柔地鼓勵他前行。
3)有些“恐怖”圖書反而能幫助晨晨抵御恐懼情緒??赡芫拖窨植榔诔赡耆耸欠N減壓方式一樣,適度的“恐怖”故事也有類似的效果。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