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么投降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8月15日,中國人稱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日本人稱為敗戰(zhàn)、終戰(zhàn)日。美國人稱為二戰(zhàn)結束日。對于日本投降的原因或許有的朋友不是很明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日本投降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日本投降的原因
1927年夏,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田中奏折”),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1929年起,日軍陸軍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三省先后秘密組織了四次“參謀旅行”,偵察情況,制定侵略中國東北的作戰(zhàn)方案。
1931年6月,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
1931年7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調運至沈陽,對準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1931年8月,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國師團長會議上叫嚷:滿蒙問題只有用武力解決。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fā)動進攻。由于東北軍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占北大營,次日占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xù)向遼
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qū)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注:在中國的歷史上這并不是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6年后,即:1937年7月7日,關東軍包圍北平,發(fā)動了“蘆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這才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
14年后: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在波茨坦發(fā)表《 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 或《波茨坦宣言》。公告共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 《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權只限于本州 、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軍隊完全解除武裝; 戰(zhàn)犯交付審判;日本政府必須尊重人權,保障宗教、言論和思想 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裝作戰(zhàn)的工業(yè),但容許保持其經(jīng)濟所需和能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yè),準其獲得原料和資源,參加國際貿易;在上述目的達到和成立和平責任政府后,盟國占領軍立即撤退。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
1945年8月8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后加入《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9日,繼廣島之后,美國向日本長崎爆炸了第二顆原子彈。
1945年8月10日,日本提出有條件(保留天皇國體)地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1日,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日本投降建議。并規(guī)定自投降之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即須聽從盟國最高統(tǒng)帥的命令,最高統(tǒng)帥將采取其認為適當之權力,實現(xiàn)投降條款。 同時,四國稱對日戰(zhàn)爭仍在進行。
1945年8月13日,美軍對日本下達了最后通牒,若不馬上投降,將在東京投放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接受日本投降的盟軍最高司令。
1945年9月2日,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
在太平洋對日作戰(zhàn)中,美、英曾不斷要求蘇聯(lián)參加對日作戰(zhàn),蘇聯(lián)政府一直未予允諾。1945年2月,在蘇、美、英三國首腦雅爾塔會議上,蘇聯(lián)有條件地正式承擔了在德國投降后2或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zhàn)。與此同時,蘇軍在極嚴格的保密與偽裝下,從歐洲戰(zhàn)場抽調大量軍隊輸送至遠東,包括4個集團軍,共約75萬人,使遠東地區(qū)兵力增至158萬余人,2.6萬門火炮和迫擊炮,5500余輛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余架飛機,670余艘各型艦艇,形成了對日關東軍的兵力優(yōu)勢。1945年8月8日,即美國在日本投擲第一顆原子彈的兩天后,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蘇軍3個方面軍越過中蘇、中蒙國境線,對日軍發(fā)起了進攻。在8月9日至14日的6天內,蘇軍和蒙軍完成了對沈陽、長春、吉林、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等地日軍的分割包圍,粉碎了日本關東軍主力,使日本在短時間內喪失了一支機動部隊,對于日本實施本土決戰(zhàn)的企圖是個沉重的打擊。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zhàn)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水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lián)代表杰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西蘭等國代表依次簽了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應該說:美軍投下的原子彈對廣島和長崎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和蘇軍8月8日對滿洲的出兵是迫使日本投降、結束二戰(zhàn)的關鍵所在。
9月2日,在泊于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這是日本對盟國軍隊的投降。7天后的9月9日,在南京專門舉行了中國戰(zhàn)區(qū)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這才是日本向中國軍隊的正式投降。
今年的8月6日,我正巧在日本。在電視里看到日本全國都在舉行原爆紀念日活動。其中有個談話節(jié)目,先是記者在美國采訪當年美軍老兵談投下原子彈今天的感受,美國老兵說:投擲原子彈是必要的,能結束戰(zhàn)爭、挽救更多生命,他對自己的行動不后悔。然后是日本嘉賓的驚訝表情和屏幕上打出:美國人今天竟然還認為投下原子彈是正確的!然后就是日本的幾位著名的年輕演員談感受,他們一臉茫然地說:當年的日本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什么給我們投下原子彈?不管怎樣,投原子彈也是不人道的。
今天的日本年輕人不知道為什么日本是地球上唯一遭到原子彈爆炸的國家。他們只知道:
人類文明史上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小男孩”的50公斤鈾中只有1公斤發(fā)生了核裂變,但在廣島上空600米處造成100萬度的高溫,在爆心點500米處,沖擊波造成的壓力相當于向每平米的面積施加19噸的壓力,很多人因為內臟破裂而死。作為爆心點,“廣島醫(yī)院”被抹去,相聲橋上的鐵軌扭曲了,人們瞬間死在電車里。在狹長的長崎市,原子彈在距離浦上地區(qū)約490米的高空爆炸,高達數(shù)千度的熱射線、凌厲的爆炸沖擊波與輻射等,一瞬間將市區(qū)化為一片廢墟。1/3的城市永久性地消失了,上浦天主教堂只留下一面墻壁。
1946年,日方的統(tǒng)計是原子彈爆炸瞬間有7萬多人死亡、7萬人負傷。受災人員12萬人,受災戶數(shù)高達1萬8000余戶。幾年后,統(tǒng)計又加上傷重不治和患原子病亡故者,死亡數(shù)增至13萬人。近年,日本官方把城內外受過放射性污染的幾十年來陸續(xù)死亡人數(shù)列入其中,稱原爆受害死亡共23萬人。勉強生存下來的人們也是身心均受巨創(chuàng),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的轟炸受害者深受痛苦的煎熬。
美軍為什么要把廣島作為首顆原子彈爆炸的地點呢?
廣島一直是近代以來的歷次中日戰(zhàn)爭的兵力集結和發(fā)兵之地。甲午戰(zhàn)爭中,日軍的大本營就設在廣島,帝國會議也在這里召開,戰(zhàn)爭物資則由宇品鐵路線運送而來,日本海軍從廣島的宇品港出發(fā)前往黃海,戰(zhàn)勝了北洋水師。1888年,即明治二年,以兇猛作戰(zhàn)著稱的第5師團成立,總部就設立在廣島。義和團事變后,日本參與八國聯(lián)軍,第5師團也是由此出發(fā)前往塘沽。在日俄戰(zhàn)爭結束之際,第5師團的凱旋之地也是廣島。第5師團是入侵中國和東南亞的主力軍之一。
二戰(zhàn)時,廣島被稱為“軍都”,是當年日本軍威的象征之一。這里還有陸軍運輸部、工兵作業(yè)場和當時日本最重要的軍工企業(yè)三菱重工。
歷史是過去時,但對它的認識和理解將決定和影響人類的今天和將來。
日本投降的經(jīng)過
1945年8月,由于美國的核武打擊與蘇聯(lián)軍隊的參與,中國內部開始有人感覺到抗日戰(zhàn)爭終結之日即將到來。
1945年8月9日共產(chǎn)黨由毛澤東發(fā)表《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將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據(jù)地一一連通。
1945年8月10日杜魯門之決定日軍投降必須包括關東軍在內的一切武裝部隊。
1945年8月10日至11日延安總部發(fā)布命令,八路軍、新四軍開展全面大反攻。朱德向解放區(qū)武裝部隊連續(xù)發(fā)布七道命令。8月11日蔣介石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朱德、彭德懷,政府對處置敵軍已統(tǒng)籌決定,該集團軍部隊應駐原地待命。國民黨方面也在美軍空運、海運幫助下,迅速占領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產(chǎn)黨軍隊則接收經(jīng)營許久的中小城市、鄉(xiāng)村地區(qū),但是在蘇軍協(xié)助下也收復了一個省會城市張家口。而且八路軍、新四軍因為長期敵后抗戰(zhàn)的緣故,控制了大量鐵路干線,增加了遠在西南方面對敵正方的國民革命軍接收日占領區(qū)的難度。
1945年8月18日中法簽專約交還廣州灣。
日本投降的過程
1945年8月9日,在東京的日本皇宮防空洞里,一群軍政要人正在激烈地爭論著:“從目前國內外局勢看,在維護國體、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無條件投降!……”外相東鄉(xiāng)茂德垂頭喪氣地說著,兩手一攤,倒在沙發(fā)上。
7月間,中、美、英三國發(fā)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須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它徹底消滅。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
8月間,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進攻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9日零時剛過,蘇聯(lián)百萬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厲攻勢,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70萬關東軍發(fā)起了全線總進攻。東鄉(xiāng)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總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敗的帆船,很快就會在風雨飄搖中沉沒。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這樣的結局。
海軍司令部總長豐田副武說道:“要投降,除維護國體外,還必須附帶三個條件:一、日本自行處理戰(zhàn)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裝;三、盟軍不得占領日本本土……”
“與其無條件投降,不如實行本土決戰(zhàn)!”陸相阿南惟幾打斷豐田副武的話,一拍桌子,站起身朗聲說:“我們在本土決戰(zhàn),雖然不能確定勝利,但還可一戰(zhàn),打得好還可以擊退登陸敵軍。所以,我堅決反對無條件投降!”會議沒有結果。
下午,首相鈴木召開內閣會議。鈴木簡單說了兩句,然后由外相東鄉(xiāng)報告了蘇聯(lián)參戰(zhàn)及原子彈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應投降,會場又展開了爭論。最后,鈴木征詢各大臣是否應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結果六人贊成,三人反對,五人沒有表態(tài)。鈴木無可奈何地說:“內閣既然不能決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隨后的御前會議仍舊在皇宮防空洞中舉行,天皇裕仁來到會議室。
鈴木先讓書記官朗讀《波茨坦公告》,然后宣讀他擬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準備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英國、中國政府,以及后來由蘇聯(lián)政府簽字的在波茨坦發(fā)表的聯(lián)合公告中所列舉的條款,但應取得如下諒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損于陛下作為至高統(tǒng)治者之特權的要求?!?/p>
接著,由東鄉(xiāng)說明提案理由,“對日本來說,接受《波茨坦公告》雖不體面,但在目前情況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彈出現(xiàn),蘇聯(lián)又對我宣戰(zhàn),時局急變,對方更加強硬。”他停頓了一下,又說:“此時此刻,只能提出一條,就是維護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復興之日?!?/p>
他剛說完,陸相阿南、梅津和豐田等人馬上表示反對,爭議又起。鈴木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后把目光轉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聽著眾人的辯論,這時他喃喃地說道:“這幾天一直盡聽有取勝的自信的話,但計劃和實踐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樣子,要對付盟國軍隊,看來沒有勝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揮,“此時只有作這樣的決定了……”
8月10日,美國政府收聽到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廣播。隨即征詢英、蘇、中三方意見,發(fā)表了一道復文:“自投降之時起,日本天皇必須聽命于美國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將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確定之?!?/p>
兩天后,美國飛機在東京上空撒下了載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電文和同盟國復文的日語傳單。一時間,政府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民眾中傳開來。
8月14日,天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會上,陸相阿南等人聲淚俱下,他們說:同盟國復照對保護天皇制度措詞不明,懇請?zhí)旎蕼视柙偬岢稣諘?。如同盟國不允許保護天皇制度,那只有繼續(xù)戰(zhàn)爭,死里求生。會場上一片沉默。
終于,天皇裕仁說道:“我的異乎尋常的決定沒有變……”會場頓時響起一片嗚咽和啜泣聲。天皇下令起草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并將詔書錄音,準備在第二天播出。主戰(zhàn)派的一伙少壯侍衛(wèi)軍官得知這一消息,決定舉行政變。這天晚上,他們闖入皇宮,四處搜尋,企圖劫走天皇廣播詔書的錄音唱片,阻止向全國廣播。警衛(wèi)部隊很快鎮(zhèn)壓了這次叛亂。投降詔書立即在電臺播出。主戰(zhàn)派頭子陸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殺。
8月28日,美國空軍的飛機在東京機場降落。大批的英、美軍隊開始在日本海岸登陸,實現(xiàn)對日本的占領。
9月2日上午,日本東京灣,晴空萬里,碧波無垠。美國戰(zhàn)列艦“密蘇里號”迎來了一個莊嚴的時刻。9時許,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lián)杰列維楊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新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歷時15年的侵略戰(zhàn)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也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