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有多少個球洞
高爾夫球場有多少個球洞
打高爾夫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么簡單,想要打好高爾夫,除了要了解高爾夫的常識,還需要知道如何避免高爾夫運動損傷。高爾夫是一項非常好的健身運動,經(jīng)常打高爾夫能夠鍛煉身體。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爾夫球場的球洞有多少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高爾夫球場的球洞有多少
其實,在18洞一輪形成慣例之前,蘇格蘭的民間高球人士其實早已默認了這一形式。
在工業(yè)文明以前,蘇格蘭地區(qū)山多、氣候濕潤多霧,適合牧草生長,那里是連綿不斷的牧場。到了冬季,這一帶的氣候非常寒冷。每次出去打球時,人們都要帶一扁瓶威士忌放在口袋中,每次發(fā)球前都用瓶蓋喝一小瓶蓋酒御寒。一瓶酒18盎司,而一瓶蓋剛好1盎司。打完18洞,酒喝完了,這么冷的天也只好回家。時間長了,人們便認為打一場球必須打18洞。
18洞一輪慣例與公開賽
從1872年開始,英國公開賽開始每年一屆在普里斯維克(Prestwick)、圣安德魯斯(StAndrews)和穆塞爾堡(Musselburgh)三個發(fā)起球會舉辦。公開賽要求參賽選手完成36洞,因此,比賽在普里斯維克舉行時需要打三輪,在圣安德魯斯時打兩輪,而在穆塞爾堡時則要打四輪。相比較而言,圣安德魯斯老球場的18洞看起來是最為合適的。因此,在1882年,普里斯維克從12個洞擴展到18個洞。在1891年榮譽團體新建了莫里菲爾德(Muirfield)18洞球場之后,公開賽也從穆塞爾堡轉(zhuǎn)移到莫里菲爾德。這樣,舉辦公開賽的當時世界上三個最重要的球會都形成了18洞球場的形式,18洞一輪比賽的慣例也因此確定了下來。
在1897年圣·安德魯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R&A)被授權(quán)負責掌管英國的高爾夫規(guī)則,因此更進一步加強了18洞一輪比賽慣例的推廣。從1933年開始,18洞一輪比賽已經(jīng)成為高爾夫比賽中的默認形式。不過,直到1950年這一慣例才被寫進高爾夫規(guī)則中。但是,到1919年R&A接手英國公開賽的舉辦權(quán)時,英國仍有一半以上的高爾夫球場是9個洞的。
高爾夫運動損傷
高爾夫看似是很輕松的運動,但是不正確的打高爾夫也會讓我們受傷哦!我們愛把一些業(yè)余球手中不常見的運動損傷稱為“職業(yè)病”、“高級傷”。不要以為這些傷病只會在職業(yè)球員身上出現(xiàn),如果不稍加注意,它們一樣會找上門來。
肩傷
肩部對于球員揮桿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錯誤的揮桿動作和用力過猛都會導致肩部肌肉、肌腱和關(guān)節(jié)受到損害。如果你不幸沒有打到球,或是打得太深“墾了一下地”,那么你的肩部可要叫苦連天了。
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發(fā)生的原因是腕部神經(jīng)受壓,打球時手腕反復運動會讓這種情況發(fā)生,握桿太緊、用力過度也會使肌腱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造成腕管壓力過大。如果不加以重視,手腕會出現(xiàn)麻木、疼痛、握力下降、甚至喪失觸覺等嚴重后果。
皮膚病
皮膚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很多人在打高爾夫的時候都沒有做好護膚的工作,無論是被太陽曝曬,還是被蚊蟲叮咬,皮膚都顯得十分嬌氣。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時治療,皮膚病還會引發(fā)許多皮下的疾病。如果就此結(jié)束高爾夫生涯,太不值了。
鉤骨骨折
很多打高爾夫的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手腕部位為什么會疼,其實這是因為鉤骨骨折了。鉤骨是手腕靠近小拇指一側(cè)的一塊骨骼。該骨有一個像小鉤一樣的凸起,和手掌相連。大多數(shù)球員握桿時,靠近球桿底部的那只手的鉤骨會貼在握把上,但鉤骨并不結(jié)實,很容易在大量的運動中受傷。
打高爾夫球注意事項
打高爾夫球要注意,俗話說,‘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遇到不少初學高爾夫的朋友問我買哪種球桿好,很遺憾的講,我也很難講。面對市場上五花繚亂的各種品牌,大家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建議是最好先上上網(wǎng),看看書,了解一些有關(guān)球桿的基本知識,圈子里有幾個專業(yè)球具的博客就非常好。然后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你是屬于身強體壯力量型的,還是靈活輕巧技巧型的,選擇相應球桿材質(zhì),軟硬度和重量的球桿,也最好咨詢桿具店的銷售人員,在那些為初學者準備的球桿中挑出適合你的。
但我的建議是,沒有必要挑一套最貴的,或者可以說,盡量挑一套最便宜的,因為以后肯定還要再換桿的。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金錢不在乎,或者打球是為了生意場的需要,那自然就挑一套最貴的,也很省事,否則還是省點錢去上教練課比較劃算。
猜你喜歡:
1.高爾夫球道木詳解
4.高爾夫比洞賽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