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
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
練習太極拳,首先別忘了:自己是來享受的,享受合理的運動帶給身心的舒適。如果在練的過程中得不到享受的美感,必然是錯的。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您介紹: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歡迎閱讀!
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
錯誤會有很多,最大的莫過于立身之不夠中正。
因此可以說:練習太極拳就是要獲得立身的中正。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倚靠任何一處。能夠立身中正是不偏不倚思想的體現(xiàn);做到了不偏不倚,自然就是立身中正!思想上說,立身中正是綱領(lǐng),是因;有了立身中正的思想要求,才會有不偏不倚的功法指南,此為果。從行功法理上說,不偏不倚是行功方法,為因;做到了不偏不倚,結(jié)果顯現(xiàn)為立身中正。兩者互為因果,因思而異。
立身中正了,氣血自然貫通上下。此理可比誦經(jīng)的人,雖然終日偃坐,卻也可得身心舒暢之功。這是因為:凡經(jīng)中文字但能發(fā)音正確,皆會產(chǎn)生不同波動,從而產(chǎn)生疏通氣血的功效。
關(guān)于如何做到立身中正,拳經(jīng)有極為明確的指示:“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遲重當作堅澀講,即不輕便不靈活。精神領(lǐng)起就是頂頭懸了,也可以理解為:精神領(lǐng)起的作法導致了頂頭懸的功用。歌訣說明“立身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立身中正是因為神貫于頂,滿身輕利是因為頂頭懸。
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
由此可知:立身中正的關(guān)鍵在于領(lǐng)起精神。
神貫頂者:精神留意于頭頂之上。頂頭懸者:神意虛懸于空。
上邊領(lǐng)得起,下邊自然隨;上邊擺得正,下邊即豎得直。這是理論上的明了。
行為上的理解也是靠思維:求得身體三線的存在,及處于一個立面上的垂直,即可達到上身中正。
施為時以感覺完成:想象自己是這三條線,分虛實時呈一條線。也就是說,自身只是這線,再無他物!思想上把這線放置正直,定勢時如此,運動狀態(tài)中仍然如此;在行功中要求的頂勁永遠不失,其實就是要練習者永遠保持這個體線的垂直,等于是保持立身中正。因為精神領(lǐng)起來了,上下才是一個整體,才能做到上動下自隨——切要注意是自隨!下邊自己隨之,不須人為的主動相從!自隨者,毫無意識;主動者,有意隨從。頭部為綱,身肢是目,綱舉則目張,即此意也。
身體如線,是收斂,容易致柔!
初學者求如線,或粗或細,是實有;繼而煉之成虛,終而若有若無,需時自在,不需時頓空,所謂忽隱忽現(xiàn),運用在一心,而示人以無知無為,故能使“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
看了“再談太極拳立身中正”文章的人還看了:
3.論太極拳之定
5.太極拳理論研究
7.中國太極拳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