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樁功的介紹
四大樁功:所謂的四大樁功即是大成拳的基礎武學,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必須修煉的。它們分別是渾元樁、矛盾樁、托嬰樁和浮云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四大樁功的介紹。
四大樁功的介紹
四大樁功一、渾元樁
立正站好,身體正直,后腦、頸部與脊椎成—條直線。抬右腳向右側(cè)輕移半步,兩腳分立與肩同寬,兩手輕松上抬環(huán)抱胸前,掌心距胸口15厘米-30厘米。兩膝微屈,十指自然撐開。全身放松,兩眼向遠方平視。兩手有抱球之意,頭有上頂之意,兩腳有下踩之意,背部有后貼之意(圖1)。初學者練此樁先以10分鐘為限,逐漸增加時間,以身體感覺不過力為限度。 渾元樁為百樁之始,其它眾多樁法皆由渾元樁演變而來。渾元樁為雙重(兩腳力量均分)樁,加上兩手的環(huán)抱亦屬輕松力度的姿勢,為體力消耗最少的樁法,所以也是最容易進入放松狀態(tài)的樁法。放松人體是大成拳樁功(包括其它所有功法)的第一訓練要領(lǐng)。練功時,通過放松可以卸掉身體的僵滯之力,繼而練出功力、抗重擊力、快速反應能力等。渾元樁作為最易放松的樁法,對卸掉僵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它技擊樁由于強度較大,初學者往往會因為不易放松,不僅無法去掉身體的滯勁,反而會增加新的僵力。所以,將渾元樁作為大成拳技擊的入門樁法是正確的選擇。
四大樁功二、矛盾樁
立正站好,身體正直,后腦、頸部與脊椎成—條直線。左腳向左前方邁半步(或右腳向右前方邁半步),兩腳呈稍息姿勢。后腳落實,前腳跟虛起,兩腿力量之比為前三后七。兩手環(huán)抱胸前,十指自然撐開,前手高于肩頭低于眉梢,后手低于前手,兩眼順前腳尖指的方向平視遠方。意念中前手執(zhí)盾,有銅墻鐵壁之堅,后手持矛,有刺透堅甲之利(圖2)。有了渾元樁鍛煉的基礎。初練矛盾樁即可以每次每側(cè)站20分鐘,此后逐漸增加。 矛盾樁核心的技擊作用是鍛煉攻防間架,,間架是一種基本技擊姿勢,對于實戰(zhàn)中的攻防有重要意義。攻防間架的主要作用是在敵我之間控制一定的空間范圍,并以穩(wěn)固的身體姿勢抗擊敵方的攻擊,有效地保護自己,并調(diào)動身體各部位的力量集中于某處,給敵方以重擊。
攻防間架的形成有賴于全身各部位的協(xié)作及全身意力的凝聚。在實戰(zhàn)中,間架須保持不散,基本形態(tài)不變。也就是說,我們在剛剛進入實戰(zhàn)或者與敵周旋時,間架是保持不變的,一旦發(fā)力觸敵,則根據(jù)需要變轉(zhuǎn)身體及手腳等各部位形態(tài),發(fā)力之后又恢復了間架的固有形態(tài)。大成拳間架在實戰(zhàn)中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特別對初學者來說,有時是決定性的。大成拳間架功夫是通過站樁(主要是矛盾樁)來修煉完成的。
矛盾樁前后手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一種攻防關(guān)系,前手護,后手攻。大成拳間架即由矛盾樁演化而來,只不過在實戰(zhàn)中兩手的位置會因需要而不斷變化。
四大樁功三、托嬰樁
立正站好,身體正直,后腦、頸部與脊椎成一條直線。左腳向左前方邁半步(或右腳向右前方邁半步),兩腳呈稍息姿勢。后腳落實,前腳跟虛起,兩腿力量之比為前三后七。兩手臂環(huán)抱胸前,掌心相對,十指自然張開:,前手稍高于后手,兩眼順前腳尖指的方向平視遠方,意念中兩掌之間托著一個嬰兒(圖3)。其練功時間與矛盾樁相同。 托嬰樁的主要作用是鍛煉放人的能力。放人,是大成拳推手中的一種技擊方法,指的是在推手過程中,主體(指放人者)抓住對方身體失衡的瞬間,或者主體在與對方接觸和周旋時,通過自身角度、方向、力量的變化,造成對方身體失重,將對方擲出去的一種方法。
放人最常用的部位是手臂,亦可用肩、胯、膝等處,但無論用身體哪一部分放人,都要做到上下一致,整體配合。
經(jīng)過托嬰樁的鍛煉,可以增長兩臂上托、下按、外撐、內(nèi)抱的力量,同時增加下盤的穩(wěn)固性以及整個身體前沖、后撞、左突、右靠的能力。
四大樁功四、浮云樁
立正站好,身體正直,后腦、頸部與脊椎成一條直線。左腳向左前方邁半步(或右腳向右前方邁半步),兩腳呈稍息姿勢。后腳落實,前腳跟虛起,兩腿力量之比為前三后七。兩手臂環(huán)抱胸前,掌心向下,十指自然撐開,前手稍高于后手,兩眼順前腳尖指的方向平視遠方。意念中身體仿佛埋在云層里,兩腳踩在游動的云朵上,兩手之間好像扯著云絮,有一種撕拉擰裹的感覺(圖4)。 浮云樁主要作用是鍛煉劈、崩、鉆、炮、橫五形拳法的實戰(zhàn)應用能力。
浮云樁的樁式本身包含著五形拳法的基本要素,浮云樁的撕拉擰裹意念與五形拳操拳原理是一致的。以浮云樁樁式站好,兩掌上抬后向下劈砸就成為劈拳;兩平稍擰變?nèi)蝗蚯胺匠鰮?,一舉回拉,就成為崩拳;兩手稍擰變?nèi)?,一拳向斜上方出擊,一拳向斜后上方回拉,就成為鉆拳;兩手稍擰變?nèi)慌e向前斜,上方出擊,一拳向橫側(cè)回拉,就成為炮拳;兩掌相疊,一掌向前方橫削。一掌向后方回拉,就成為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