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的簡介
弩的簡介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zhàn)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弩的簡介。
弩的簡介
弩是一種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為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夠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殺死一個花了一輩子時間來接受戰(zhàn)斗訓練的裝甲騎士。某些時候(尤其是以騎士為對象),弩弓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當?shù)奈淦?,因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國的理查一?獅心王理查)就曾經(jīng)兩次被弩箭射中,并在第二次傷重不治。如此一個偉大人物竟然死在一個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對于貴族來說簡直駭人,為此,在十二世紀時,教皇就曾嘗試以殘忍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執(zhí)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guī)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jié)也。
弩的結(jié)構(gòu)
弩的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臂”一般為木制;“弓”橫于臂前部;“機”裝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機”,弩機一般為銅制,裝在弩“郭”(匣狀)內(nèi),前方是用于掛弦的“牙”(掛鉤),“牙”后連有“望山”(用于瞄準的準星);西漢開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當于現(xiàn)代槍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標距離調(diào)整弩發(fā)射的角度,提高射擊的命中率。在銅郭的下方有"懸刀"(即扳機),用于發(fā)射箭矢。當弩發(fā)射時先張開弦,將其持于弩機的"牙"上,將箭矢裝于"臂"上的箭槽內(nèi),通過"望山"進行瞄準后,扳動"懸刀"使"牙"下縮,弦脫鉤,利用張開的弓弦急速回彈形成的動能,高速將箭射出。
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它的前部有一橫貫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木臂正面有一個放置箭簇的溝形矢道,使發(fā)射的箭能直線前進。木臂的后部有一個匣,稱為弩機;匣內(nèi)前面有掛弦的鉤,鉤的后面裝有瞄準器,稱為“望山”;匣的下面裝有“懸刀”(扳機)。發(fā)射時,先將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后拉,掛在鉤上,瞄準目標后,一扣扳機,就將箭射出。
在弩上的弓是橫置的,藉由扣動板機將繃緊的弓弦放開來射出弩箭。重新拉緊弓弦時,須將弩弓的前端置于地面再用腳踩住,然后用雙手或藉曲柄的輔助把弓弦往后拉緊。由弩所發(fā)射出的方鏃箭或弩箭,射程比一般的箭來得短。方鏃箭可以在飛行時保持平穩(wěn),并且?guī)в幸粋€尖銳的金屬箭頭。
西方弩兵通常會攜帶一塊大盾牌上戰(zhàn)場,好在拉弩弓時有所防護,這種盾牌十分高大,并附有木制的支撐物。一隊弩兵可以用盾牌設立出一道盾墻,讓他們可以俯身在盾牌后面拉緊弩弓弦,在射擊時,便只有弩和頭盔會露出盾墻。由于西方的弩機結(jié)構(gòu)相比中國的效用差,弩的射程近,上弦時間長,威力甚至不及弓箭。如果他們在開放的地區(qū)遇上比較具威力的長弓兵,通常會被迫撤退。
中國古代裝有張弦機構(gòu)(弩臂和弩機),可以延時發(fā)射的弓。射手使用時,將張弦裝箭和縱弦發(fā)射分解為兩個單獨動作,無須在用力張弦的同時瞄準,比弓的命中率顯著提高;還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動力(如足踏)張弦,能達到比弓更遠的射程(圖1戰(zhàn)國弩復原示意圖)。
弩的關鍵部件是弩機,從為數(shù)眾多的出土銅制弩機可以看出其結(jié)構(gòu):弩機銅郭內(nèi)的機件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為整體的鍵。張弦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鉤心被帶起,其下齒卡住懸刀刻口,這樣,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將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內(nèi),使箭栝頂在兩牙之間的弦上,通過望山瞄準目標往后扳動懸刀,牙下縮,箭即隨弦的回彈而射出。
制弩工序在明《武備志》中有詳細的記載:“弩身用棗木紅赤者為上,棠梨木紅赤者次之....弩身長一尺六寸三分”“弩弦用皮膠者一遇雨露則膠溶皮軟.....小棕索不怕雨鼠且耐久”
弩的特點
一是射程遠。“弩”張開弦時需要的力比弓大,所以它比弓射程更遠。
二是可以瞄準目標,命中率高。“弩”其實就是強化的弓箭,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fā)射,有利于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可以同時發(fā)射幾枝甚至幾十支箭,戰(zhàn)斗威力強。所以,弩比弓更實用。
“弩”的缺點是弩機很笨重,所以適合由步兵攜帶或制成弩車。
古代的車兵都裝備有“弓”和“ 弩”,是步兵主力,有利于攻堅、設伏、厄守、突圍、相持等戰(zhà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