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教師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安排、組織形式等盡可能地滿足于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課文閱讀主題活動法
主題活動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組織學生探究、學習、交流。
例如學完《奇妙的克隆》一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中央科教頻道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節(jié)目中關于動物“自我克隆”的科技介紹片,隨后再讓學生從實際學習的需求出發(fā),拓展課文的學習內(nèi)容,鼓勵學生圍繞“走進克隆的世界”這一主題活動。
搜索更多關于克隆的資料,并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去發(fā)現(xiàn)、討論現(xiàn)代克隆技術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探討“克隆”用于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利的?這樣,就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語文的空間和領域,養(yǎng)成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好習慣。
二、課文閱讀續(xù)寫和改寫法
續(xù)寫或改寫課文實際是對原文思想內(nèi)容的有機延伸,可以啟發(fā)學生對原課文內(nèi)容做合情合理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后,讓學生改寫故事,主題為“假如人類不斷破壞地球”,讓學生放開自己是思緒,大膽的想象一下不久的將來人類的生活應該會是怎樣的。
寫一篇想象作文,然后還可以編繪成連環(huán)畫;學習了《大自然的語言》一課,讓學生續(xù)寫大自然還有什么“語言”,增加文章的內(nèi)容,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樣就能將學生的實際活動與課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課文閱讀教學的效率。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就可以在合作、交流、學習中,演自己的作品、讀同學的習作、評自我的感受,聲情并茂,生動感人。
這樣學生在合情合理的“續(xù)編”活動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發(fā)展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樣,對課文的改寫也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放飛學生的想象。改寫是對課文的再創(chuàng)造,包括擴寫、縮寫、續(xù)寫。改寫主要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人物來重新安排情節(jié),設計不同的高潮和結局,從而達到拓展的目的。
也可以讓學生動手試著改寫或續(xù)寫古、現(xiàn)代詩,這樣一來,除了讓學生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能讓學生進一步走進詩歌,體會與領略詩歌的意境,與詩人進行跨時空的心靈對話??梢园褦⑹滦暂^強的詩歌改寫成一個故事,小學階段這樣的詩歌是很多的。
如,學習《清平樂?村居》、《秋思》等詩歌時,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做改寫,將古詩文變成現(xiàn)代故事,寫成敘事性的文章,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讓學生認識到祖國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課文閱讀“導游競賽”法
在教學一些介紹風土人情、人文景觀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小朋友以爭當“小導游”的方式來讀懂課文。對于寫景的課文,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利用課文內(nèi)容開展“當當小導游”活動。
如,教學《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天安門廣場》、《泉城》、《九寨溝》等這些課文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讓學生抓住文中景物的特點,運用課外查找的有關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自編解說詞,借助課件向其他同學介紹。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一組同學選擇一個介紹對象,全組同學共同討論編寫導游詞,按照課文內(nèi)容和課外收集的資料進行介紹,然后進行“導游評比大賽”,并評選出最佳導游員;還可以開展收集資料擴展、補充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一幅風景畫等活動。這樣,讓學生在某種動力支持下更主動地、有意識地去研讀課文,發(fā)揮想象,既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能培養(yǎng)其想象能力。
四、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
課本劇就是學生把學習過的課文改編成戲劇,用真人來營造和表現(xiàn)課文中的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將課文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學生的一種集教學和娛樂于一體的實踐活動。排練課本劇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編排和語言創(chuàng)作、情感的協(xié)調(diào)表達能力。
學習《普羅米修斯盜火》、《牛郎織女》等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時,就可以讓學生編排課本劇。一篇課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通過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建立語言形象、展現(xiàn)豐富的想象,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表演中獲得全面的信息、更能充分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但這種活動應該是在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進行了一定量的朗讀訓練以后才能進行的,而且教師心中應該有個“譜”:為什么表演?絕不能為表演而表演,表演的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中各種形象的特質的理解和感悟。另外,應該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只要意思差得不遠就行了,要給學生留有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
2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一、興趣,播種孩子閱讀的心靈種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教師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安排、組織形式等盡可能地滿足于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1. 多樣。不同的閱讀方式是使低年級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關鍵之一。我在課內(nèi)指導二年級學生閱讀《雪地里的腳印》這個故事時,幫助學生體會小動物遇到“好狼先生”時話語中的不同語氣,從而領悟他們對待“好狼先生”的態(tài)度。
2. 推薦。并沒有真正不愛看課外書的孩子,只有對課外書缺少了解的孩子,低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課堂上,我利用各種契機,用自身的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產(chǎn)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向往。如課內(nèi)指導二年級學生閱讀《城市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后,為學生介紹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調(diào)動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3. 示范。古語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次讀書時間,我和學生一起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我和孩子們一起試寫讀后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范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4. 賞識。為了低年級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教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在動力。如:開展“閱讀之星”“博學之星”“書香家庭”等榮譽的評比活動。
二、繪本,打開課內(nèi)指導的突破口
1. 相信兒童的生命主動性
從我校172名低年級孩子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孩子最喜愛閱讀的是繪本。對孩子而言,色彩鮮艷的圖畫,淺顯的文字,是他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在低年級課外閱讀的指導上,教師大可“投生所好”,以此作為課外閱讀指導的突破口。
繪本,尤其是經(jīng)典繪本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語言的精粹。最簡單的故事,最簡單的對話,卻給了讀者極為開闊的思考與想象的空間。它的誘人之處在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透過簡單的情節(jié),看見豐富的多層的意蘊。如《微風與小魔女》讓孩子朦朧悟出父愛如風;如《鱷魚班布》則讓孩子感動于充滿智慧、力量和溫暖的榜樣的力量。
這種全無壓力、輕松愉快、漸行漸深、漸行漸遠的閱讀,只有教師能做——也是教師第一應當去做的。
2. 繪本課內(nèi)指導策略
一本書首先映入讀者眼簾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來講究的書籍都是精心設計封面和版式的。一本書的封面同時也透露出這本書的某些重要信息,甚至是這本書品位的一種象征。對于繪本,封面則更具有義。閱讀其封面,我會進行兩項有意思的閱讀活動。其一,猜測大意,產(chǎn)生期待。其二,激發(fā)興趣,樂于閱讀。
在環(huán)襯(蝴蝶頁),作者和編輯有時在運用暗示手法傳遞一個小小的信息,讓人值得玩味。所以在看到蝴蝶頁時,我會指導孩子多停些時間,沉靜下來品味品味。扉頁總是閱讀的起點。因為正文向前后延伸,使得故事跨越了邊界,讓人讀出無窮的意味。
正文則代表著書的主題部分開始逐漸呈現(xiàn)。繪本,至少包括以下三種語言:一是圖畫語言——有圖畫來表達;二是文字語言——有文字來傳遞;三是圖文結合、對照、碰撞產(chǎn)生的新的語言。在課內(nèi)指導中,我緊扣這三種語言進行課堂教學。最后是封底,可能是這本書的簡介與導讀,也可能是這本書的推介與評論。課內(nèi)指導中,也應該引導學生關注。
三、讀書課,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
讀書課,即課外閱讀的課內(nèi)指導,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教會低年級學生正確閱讀的方法,幫助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有利于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給予他們閱讀中相互交流的時間。
我為孩子們推薦讀起來語言感覺較好、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孩子興趣相投的書籍,在獲得我班家長的一致認同和大力支持后,以自愿為原則由家長自行購買,我每周精心備好一節(jié)課,與孩子們共同上讀書課。
一學期下來,我在區(qū)、校共展示讀書課例6節(jié),在我班共上讀書課15節(jié),如指導《愛心樹》的閱讀,在動情的音樂聲中,我深情地為孩子講述故事,抓住故事轉折點,進行設疑、補白、想象、推測……孩子們參與其中,感同身受,故事還沒講完,在座家長的眼眶濕潤了,孩子們已經(jīng)泣不成聲,當我讓孩子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時候,孩子們放聲大哭,此情此境,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于是,我讓孩子們拿出愛心卡,把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在上面,寫完大聲讀出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再把自己的愛心卡貼在教室的門上,看著門上匯成商學院的愛,我馬上又深情地為孩子們念了一首小詩,讓這種感動繼續(xù)……這節(jié)讀書課,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收獲了純純的愛,學會感恩。這種全新的課外閱讀課內(nèi)指導實施方法如下:
1. 擬訂學期閱讀計劃。如,二年級上學期,我安排孩子們閱讀與學齡相關的閱讀書籍“海豚灣繪本花園系列”共30本;《日有所誦2年級》共4本,《小巴掌童話》。根據(jù)不同的學習主題閱讀有關書籍。
2. 巧妙切入。如抓住封面插圖、作品名字、作者名字、孩子熟悉的話題引出讀本。
3. 精彩朗讀。如閱讀《愛心樹》時,教師通過朗讀,把孩子帶入情境。
4. 適時激疑。如閱讀《雪地里的腳印》時,狼先生好不容易找到了腳印的主人——鴨子,當鴨子向他游來時,我問學生:為什么狼目不轉睛地看著鴨子,突然忘記了自己要說些什么?讓孩子去判斷和思考,激發(fā)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5. 有效討論。如閱讀《城市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時,究竟生活在鄉(xiāng)下好,還是生活在城市好,讓學生展開有效討論。最后,孩子得出結論,無論生活在哪里,都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家才是最溫暖的。通過討論,讓孩子更好地明白到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四、日記,收獲孩子閱讀的心靈碩果
及時地展現(xiàn)讀書的成果,對于進一步深化閱讀,引領低年級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具有一定作用。指導低年級孩子寫好閱讀日記,是閱讀成果交流的其中一種方式。不動筆墨的“懶讀”,是造成閱讀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日記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既是閱讀的必要手段,又是閱讀的深化階段。所以,必須讓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我憑借讀書筆記、讀書記錄卡、讀書日記的撰寫,幫助學生消化閱讀材料。為了使日記更具有可讀性,可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拿拦ぁ?/p>
如:我班從一年級便設有《____的果園》這樣一本綜合實踐本。首先,孩子可以摘抄課內(nèi)外積累的詞語,配以圖畫。然后,逐步過渡到能寫一兩句閱讀感想。這樣,二年級上學期,我班85%以上的孩子均可以獨立寫好一篇簡單的閱讀日記,或續(xù)編、改編故事,并配以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的圖畫。并在《____的快樂閱讀》本中,記錄孩子的閱讀準備、讀中感受,讀后收獲。
3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一、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積極情感的氛圍的創(chuàng)造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應該在教學中設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部動力,通過提供成就感,合理期望和激勵評價等誘因使外部動力轉化為內(nèi)部動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持久保持,從而取得語文學習的成功。語文老師必須具備與教學有關的文學修養(yǎng)和造詣。
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品格能影響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較高的人品修養(yǎng)和令人愉快的個人品質如民主、公正、謙虛、慷慨、幽默、耐心、寬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與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師一個具備的基本品質。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相識、熟悉、親近,進而發(fā)展成為朋友、伙伴,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會保證教學和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重視教育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
學習的快樂主要來自于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即當學生需要學習時,學習才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只有愿意學,才能學得好。而課堂學習只有在滿足學生的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求時,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甚至會使學生對學習達到樂此不疲、忘我和以苦為樂的境界。
學生的成就動機是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的前提條件,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是培養(yǎng)良好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的關鍵。
首先,教師要不斷的對學生加以鼓勵、表揚、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取得成功。積極有效的表揚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完成學習內(nèi)容的正確性;二是通過表揚來增加學生的成就動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要經(jīng)?;卮鸾處煹膯栴}。
而在聽取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應用各種身體語言、表揚性的言辭、委婉的提問等方法來調(diào)整和帶動學生的情緒,從而促進良好的教學效果的產(chǎn)生。
當學生回答正確時,點頭微笑,或說:你真棒非常好當學生回答有誤時,教師可以重復該問題,提供信線索或改問其他問題等進行耐心啟發(fā)、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答案;當學生對問題回答不上時,教師要投以鼓勵的目光,寬慰學生說,你再想一想,很簡單的讓他坐下,聽別人回答,然后請他再重復一遍。
學生在教師的不斷表揚鼓勵下,能漸漸消除因困難而產(chǎn)生的緊張感,不斷地獲得成功,從而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興趣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會產(chǎn)生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如果我們能把興趣培養(yǎng)成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教師積極引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向語文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
4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一、課前閱讀文章,預習課文。
這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檢測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步中教師要給好預習提示,使學生的預習有目的地進行,使預習行之有效。這就是教師教學中的“牽引”,學生通過認真預習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義不懂,還是無法理解片段的意思。
對于不懂的字詞則可以在課前利用工具書查詢學習,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同時幫助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此以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便會有事半功倍的感覺。同時,學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nèi)將文章的中心抓住,領會全文的重點所在,掌握文章的重點知識。
課堂教學中的疑和問。沒有“為什么”就沒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疑問是一切學習的基本支撐點。課堂中的疑問恰是學生求知欲強烈的體現(xiàn),也是教師教學的“扶”。這一步實現(xiàn)的基本條件,是提升學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問的形式理解文章,不僅能使學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能盡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二、課后的復習和課外閱讀。
課后的回讀是對文章中心的進一步理解。通過課前、課間、課后三步反復閱讀,才能真正對文章的意義進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對文章的掌握情況,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達到引以為戒。那么在下次的學習中 就回得心應手,正確尋找出學習一篇文章的捷徑。
其次是課外閱讀,實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也同時是對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檢驗,是達到“不教”或“放”的一中檢測。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擴大閱讀量,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這個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高。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閱讀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實自己的大腦,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們要對名篇名著做到書讀百遍,反復體會其中的精華所在,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的充實、發(fā)展自己。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四、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一理念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教材為媒體,實現(xiàn)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
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前,筆者翻閱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將周總理生平主要事跡、尤其是后期他拖著病體仍堅持日理萬機處理國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事跡,與周總理逝世紀錄片融合在一起精心制作了課件。
在教學中,我們一邊閱讀課文,一邊觀看課件,剛開始還有部分學生在小聲地說話,但是隨著課堂教學的進行,學生們漸漸“進入”了當時的情境。教室里安靜極了,學生們感動得淚流滿面,甚至還有低低哭泣的聲音。筆者知道學生這次是真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真正地體會到了當時的情感,這一課的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我以為: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尚未完全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習慣,要他們馬上拿起這個“新式武器”并使用它,是很不現(xiàn)實的。這中間,應有一個從模仿到獨立,從探究到創(chuàng)新的過程。
有道是: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互動的過程,目的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fā)展?!墩n標》中明確指出:“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
因此我認為應該以讀為本,學生通過讀也可以達到對生字詞的理解。如《學弈》這篇課文作為小學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生對此相當陌生,更應該引導學生讀,從讀入手,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體會。
我會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將課文讀準確。(2)讀中領悟,理解文言文大意。(3)熟讀成誦,積累語言。這樣學生通過自己讀,合作讀,讀中自悟,讀后討論,同樣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體現(xiàn)。
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教學方法
上一篇: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下一篇: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