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態(tài)度差,家長總是教不好怎么辦
孩子學習態(tài)度差,家長總是教不好怎么辦
孩子學習不專心,上課、做作業(yè)經(jīng)常走神,或許不是因為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而是遇到困難了。小編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孩子學習態(tài)度差,屢說不改,家長到底忽略了什么?
01
是態(tài)度問題,還是遇到困難?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集中表現(xiàn):
?、賹W習無計劃:該學什么,該怎么學,該學到什么程度,孩子從來不做計劃,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
?、诮?jīng)常拖拉:拖延時間是孩子偷懶的具體表現(xiàn),如果學習態(tài)度足夠端正,那么孩子一定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
③從來不做筆記:做筆記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方法,一個學習用心的孩子,往往擅長做筆記,把其當作重要的學習資料。
④特別容易分神:不愿意專注學習本身,不能夠安靜片刻,總能給自己找到偷懶玩耍的借口。
以上這些是學習態(tài)度差的表現(xiàn),當然,孩子學得不好不能全部歸因于學習態(tài)度差這種主觀理由,更應該以客觀的態(tài)度審視孩子的行為,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根源。
研究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超常孩子和弱智孩子只占2%左右,95以上的孩子在智力上并沒有巨大差別。
可如果智力相當?shù)膶W生在學習表現(xiàn)上出現(xiàn)較大差異,除了是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更大的可能是孩子遇到了困難。
那么,孩子一般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導致他們無法專注于學習呢?
02
孩子的困難,都被家長忽視了
孩子學習有問題,家長總是覺得是孩子的態(tài)度出了問題,其實這有可能是種誤導孩子的行為。
因為態(tài)度不好是孩子自身的行為,家長和老師只要管教到位就行了;
可如果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或者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疑難雜癥,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出最佳解決方案,這就是不夠負責的表現(xiàn)。
我們一定要客觀看待孩子的學習情況,正視其遇到的問題。
?、俨粫茖W利用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如何盡可能學習更多的內(nèi)容,從這能夠看出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經(jīng)常加班加點也忙不到點子上,學習的效果始終不佳,那就說明他們的方法出問題了。
?、谥粫烙浻脖常翰磺笊踅馐亲钤愀獾膶W習方法,就好比背一首詩,孩子生硬地背下來,卻因為不解大意而很容易忘記,或者因為錯誤理解詩意而鬧烏龍。
?、蹧]有知識結構:孩子學到的知識都是零碎的,如果不能整理成結構,不能把點連成線連成面,孩子就不能理解知識與知識間的關系,以至于無法準確吸收知識。
構建知識框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整理與復習水平,同時更鍛煉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茏ゲ蛔≈仉y點:知識是龐雜的,如果抓不住重難點,學習起來真的很費勁。
孩子沒用對學習方法,在上課和寫作業(yè)的時候很容易犯糊涂,因為他們既找不到重難點,又不善于總結知識,只能把所有東西都抓在手上,結果抓得越多,丟得越多。
03
好的教育,從不是嚴厲地說“不”
有句話說得好: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學習深度。
其實很多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出了問題,或者學習方法出了問題,更多源于家長用錯了教育方法。
一味地望孩子“成龍”“成鳳”的家長,給孩子施加了過大壓力,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厭學心理。
我以前遇到過一位家長,她是典型的“虎媽”,孩子一旦掉出前五名就又打又罵。
在家長過于嚴厲的教育下,這個孩子開始抑郁,上了初中后通過自殘緩解壓力。幸好最終被發(fā)現(xiàn),避免了不幸的發(fā)生。
這就是典型的只會“口頭教育”的家長,通過責罵教育孩子,義正言辭地表達自己的期望,以及對孩子的不滿與失望,以此激勵孩子努力學習,這就是種錯誤的價值導向。
孩子學習的最大意義不是為了拿到好成績,不是為了爭第一名,而是通過學習不斷了解世界,豐富自己的認知,充實頭腦,成為一個完善發(fā)展的人才。
有句話說得好:好的教育,從不是嚴厲地說“不”。
家長總是否定孩子,會不斷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他們會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乃至于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與興趣。
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不”,孩子會認為自己不被重視,不管自己怎么做都無法讓父母滿意,從而逐漸產(chǎn)生自厭自棄的心理。
04
父母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成就
為了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tài)度,解決學習疑難,正面迎接學習上的困難與挑戰(zhàn),家長除了不嚴厲地說“不”外,還要做什么呢?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蒙田說: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jù)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fā)教育子女。
是的,為人家長的最大意義不是作為“權威”,要求孩子一切服從自己,而是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引導者。
陪伴孩子學習,成為他們的“導師”。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熱愛學習的行為能夠刺激孩子愛上學習,并且在父母的陪伴中渴望取得好的學習成果。
如果家長一直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就會削減孩子作為學習參與者的積極性。只有當家長愿意陪伴孩子學習,他們才能用最專注的態(tài)度投入學習當中。
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上的疑難與問題,并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首先,加強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真正困難,并配合老師展開進一步教育。
●接著,啟發(fā)孩子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不斷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改善;
●最后,引導孩子正確運用學習方法,通過反復的實踐與思考,將方法轉化為良好的學習成果。
如何調(diào)整學習態(tài)度
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是孩子持續(xù)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天然“興奮劑”。
01 | 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 |
比如,孩子喜歡數(shù)學,但一寫語文作業(yè)他就不認真,開小差。
一次他寫數(shù)學作業(yè)時遇到一個詞不了解,問我:“媽媽,獲利是什么意思?”我趁機引導他:“如果把語文學好,看懂題意,你就會做數(shù)學題啦。”所以說,做為家長應該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欲望。
02 | 與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多溝通 |
青春期都會有煩心事,事情多了雜了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家長需要多花點時間主動和孩子溝通,跟孩子一起整理他的小心思。
適當?shù)牧囊恍┣啻浩诳赡芤媾R的感情問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什么問題都要經(jīng)歷的,所以不能總是避而不談,而是大方的跟孩子交流,告訴他如何理智處理。
03 | 受到鼓勵學習勁頭會提高 |
適時的表揚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這是激發(fā)孩子向前奮進的一個有效方法。
做為家長應該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來讓他明白鼓勵與批評都是為了他的進步和成長的道理。
04 | 區(qū)分我要學習和要我學習 |
我要學習和要我學習,就是態(tài)度的決定性問題了。孩子應該明確為什么要讀書,是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現(xiàn)在強者生存、反之淘汰,這是很正常的規(guī)律。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就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05 | 克服家長的虛榮觀念 |
孩子考完試,成績好,家長應該給予鼓勵,成績不是很理想,家長應該冷靜地跟孩子分析,找出問題所在,爭取下次進步。
作為家長,不應該僅從孩子的學習名次上看問題,而應該從孩子各方面的提高去感受他自身的成功,增強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學習態(tài)度差,家長總是教不好怎么辦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