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初二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故事都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從這里能夠瞭望到一個新鮮的天地,那里不僅趣味無窮,還可以領悟無數(shù)的世理。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古代寓言故事初二,歡迎查閱。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1
牛缺,在上地這一帶地方是位聲望很高的飽學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鄲拜見趙國國君,途經耦(ou)沙時,遇上了一伙強盜。強盜搶走了他的牛車及隨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強盜在一旁看到這人對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臉上連半點憂愁和吝嗇的表情都沒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問個究竟。
牛缺坦然地回答說:"一個有德行的人,不應當因丟失一點供養(yǎng)自己的財物而去與人爭斗,這樣會危害它所供養(yǎng)的自身的安全啊。"
強盜們聽后,同聲稱贊道:"這真是一個賢德之人啊!"他們望著牛缺漸走遠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議:"如此賢德之人去拜見趙國的國君,必會受到信用,他如果在國君面前告發(fā)了我們的強盜行徑,我們一定會大難臨頭。因此,還不如先下手為強。"于是,這伙強盜再一次追上牛缺,并把他殺掉了。
有個燕國人聽說了這件事后,就將全家族的人集合起來,告誡他們:"今后誰遇上了強盜,可千萬別學牛缺那樣以賢德求忍讓呀!"大家都牢牢記住了這個教訓。
不久,這個燕國人的弟弟要到秦國去,一行人來到函谷關下,又遇上了強盜。他想起了哥哥臨別時的告誡,始終不肯輕易舍棄財物,在實在斗不過這伙強人時,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強盜以慈善為本,發(fā)還搶走的財物。
強盜們被糾纏得大怒了,忍不住厲聲喝道:"我們沒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經夠寬宏大量了。你現(xiàn)在還要死死地纏住我們,索要財物,這不就把我們的行跡暴露了嗎?我們既然已經作了強盜,哪里還有什么慈悲仁義可言?"只見這伙人手起刀落,將那個燕國人的弟弟殺了,同時還殺害了與之同行的四五個伙伴。
牛缺與燕人被害的悲劇警醒后人:對于殺人不眨眼的強盜,既不能講"賢德",也不能苦苦哀求;只有丟掉幻想,團結斗爭,戰(zhàn)而勝之,才是正確的選擇。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2
傳說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萬丈,方圓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著一位叫愚公的老漢,年紀快九十歲了。他家的大門,正對著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得繞著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決心要把這兩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對他們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我們的出路,咱們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開出一條直通豫州的大道,你們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問。她說:"像太行、王屋這么高大的山,挖出來的那些石頭、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說:"這好辦,把泥土、石塊扔到渤海邊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沒地方堆。"
第二天天剛亮,愚公就帶領全家老小開始挖山。
他的鄰居是個寡婦,她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兒子,剛剛換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來幫忙。
大家干得很起勁,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漢,這人很精明,人們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地挖山運土不止,覺得很可笑,就去勸告愚公:"你這個人可真傻,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能活幾天?用盡你的力氣,也拔不了山上的幾根草,怎么能搬動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嘆口氣說:"我看你這人自以為聰明,其實是頑固不化,還不如寡婦和小孩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幾年了。可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直傳下去,是無窮無盡的。可是這兩座山卻不會再長高了,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阉鼈兺谄侥?"
聽了這些話,那個自以為聰明的智叟,再也無話可說了。
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報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動了,他就派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東邊,一座放到雍州南邊。從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漢水的北面,就沒有高山阻擋了。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3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p>
莊子聽了魯君的決定,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tài)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p>
魯哀公反問莊子:“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鼻f子見魯王認真聽著,之后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必須穿儒服,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p>
他向魯王推薦:“您如果認為我決定得不正確,能夠在全國范圍發(fā)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采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但是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于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tài)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了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后,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于回答問題。于是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著來裝扮的,形式不能代替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yè)吃香與流行后,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借以謀取私利。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4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齊作為趙國的人質,定于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然不信?!饼嫻в謫枺骸叭绻莾蓚€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饼嫻Ьo之后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龐恭聽了這話以后,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那里!事實上,人虎相怕,各占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jù)力量比較來論。眾所周知,一只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疑慮,期望君王必須不要輕信人言。”
龐恭走后,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5
傳說中,在中國遠古的戰(zhàn)場上,曾經有一名士兵被敵人的一種小箭射中了,他的同僚趕忙過去救他。
當同僚趕到時,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被小箭射中的士兵,不但沒有死,甚至也沒有受傷;更離奇的是,他的傷口并不是很痛,也沒有流出很多的血。
這名士兵的同僚們,把他的箭拔出來,送他回后方養(yǎng)傷。經過一段日子,發(fā)現(xiàn)他原先早已罹患的某些疾病,在這一次箭傷之后,居然發(fā)生慢慢改善的現(xiàn)象。
沒多久,在戰(zhàn)場上,另外一名士兵也被箭射中了,竟然又出現(xiàn)同樣的現(xiàn)象;經過戰(zhàn)場上的軍醫(yī)觀察發(fā)現(xiàn),有許多士兵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
有幾位比較敏感的軍醫(yī),他們注意到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深入地加以研究,慢慢得到結論,就依照他們的研究成果,發(fā)展成為今天中醫(yī)學上獨具特色的針灸療法。
據(jù)說,這場因箭傷而發(fā)展成針灸醫(yī)術的戰(zhàn)役,已經是兩千六百年前的事情了。
從一個小小的箭傷,而發(fā)展成為今日中醫(yī)重要醫(yī)術的針灸。在生命當中,不斷隱藏著大自然將要啟示我們的重要奧秘,就看我們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細心與智慧,能夠正確地將它發(fā)掘出來。
下一次,若是有人故意用惡毒言語的小箭射中你,你是要沉溺在傷口的痛苦當中?還是要試著從其中找出可以醫(yī)治更多人的絕妙醫(yī)術呢?
或許,人生當中有許多遭受“傷害”的機會;更有許多人,喜歡用“受到傷害”作為借口,來逃避許多自己必須面對的重要責任。但是,千萬別忘了,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則沒有任何人可以傷害你。
古代寓言故事初二相關文章:
★ 古代寓言故事簡短
★ 初二伊索寓言故事
★ 古代寓言故事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