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寫魯迅的文章
別人寫魯迅的文章
有很多關于魯迅的文章,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別人寫魯迅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別人寫魯迅的文章:我心中的魯迅
關于你的記憶在我的童年就開始流淌,一直延續(xù)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也許你的身影并沒有從一開始就博得我的敬佩,曾經覺得你沒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個文人用他筆述寫著那個時代,那些往事。
在我還未灑脫一身稚氣時,拜讀你的文章,我曾有過這樣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過如此嘛,文章沒有用華麗的詞藻,沒有一連串使人折服的修辭,什么打伏筆,什么前后照應,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和涌動在你的文字中。
于是,你的光芒沒有在那個時候于我的心中閃爍,然而,時間的流逝卻讓你在我心中蛻變,那個嶄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現了。
成長讓我明白你筆下的尖銳,讓我看到你的誠實,你的愛國,你的無所畏懼,你的大義凜然,孰重孰輕…你就這樣被銘記---魯迅。親眼目睹為準繩,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魯迅先生那叫魯迅,愚魯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學家與革命家在此刻并現。
你用伶俐的口齒,解放人們的思想;用一只筆桿子,痛打資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過“二丑藝術”;用凸起的頰骨,罵過“聰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阻隔。這便是你,魯迅。
你創(chuàng)造了孔乙己和阿Q,以此來喚醒麻木的世人,來告誡你生活著的社會。可謂舉世渾濁你獨清,眾人皆醉你獨醒。面對他們腐朽的靈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等,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學,或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一一給予嚴厲的批判,你的思想給黑暗的社會帶來了新的曙光。
毛主席評論你: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是新中國的圣人。我深信這樣的評價是準確的。你的思想影響著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每當想起你,我便有了前進的力量。無論前沿的道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不再畏懼。因為有你,我可以挺起胸脯,大步向前。
也許評價你的人已經太多了,你靈柩上覆蓋著的“民族魂”三個字的旗幟已是你一生的寫照。我的文字也就變的微乎其微,但這是心底的聲音,是我的情感之言。
魯迅先生,愿為你的思想喝彩,你的行動喝彩。你耳濡目染的文字里,有著最為深沉的感召力,成長中的我會細細領悟,去體會你筆下的涌動,震撼…
魯迅,我心中的魯迅……
別人寫魯迅的文章:魯迅
目光犀利穿過黑暗,嘴角帶著浸潤著血跡的蔑視和嘲諷;你在彷徨,你在吶喊;把筆桿,變成了鋒利無比的匕首,面對幾千年的王朝歷史;你用沉默中的爆發(fā),驚醒沉睡中的魂魄。前方的路迷茫,我們需要光的引領——魯迅
你就是我的你吶喊:拯救國民在于拯救其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經濟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時代,當整天說著“我先前比你們闊多了”的阿Q慘死刀下時;當愚昧無知的華老栓拿著蘸滿先烈鮮血的饅頭為兒子救命時;當“救救孩子”的呼喊從狂人口中發(fā)出時;當風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聲中時,我的靈魂顫抖了。
小學時,我認識了你。
在《故鄉(xiāng)》中我看到了你的身影,那對少年時代朋友閏土的憐愛之情,感受到了少年時你的純真和無奈,感受到了你一股從心中涌出的隱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遠的年代里。我聽到了童年時你的歡笑,聽到了老師的諄諄教導,聽到了孩子們對戒尺的責備。
大一點,我又進入了你的另一個空間,看到了你曾和我們一樣從童年走過。
《祝?!分猩屏嫉南榱稚?,在封建宗法思想殘酷的統(tǒng)治和壓迫下悲慘的命運,震撼了我的心靈。
你到日本留學,從學醫(yī)治病到棄醫(yī)從文治國,無不充分顯示了你對民族、對祖國的憂患意識。在腥風血雨的年代,《且介亭》中你正以筆作投槍匕首,為民眾而《吶喊》。
你的剛強勇毅令我折服。
十三歲那年,由于家庭變故,家道衰落,你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但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擔,到當鋪變賣東西,買藥,照顧家人。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后來,你到各地的學習,都印證了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你的求知欲很強。
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家道的衰敗而影響學習。強烈的求知欲使你進了當時被中國人所辱罵的“洋學堂”,還努力考取了公費留學的資格,因此,數年后,有萬千個學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學習著。
你熱愛祖國。
你在日本留學時,解剖成績的60分受到日本人的懷疑,你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又一次,你看到幻燈片中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引得一群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的片段,精神很受打擊,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可怕。
你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看得最清,恨的最深,斗爭得最堅決。
生鐵雖然硬但脆,鋼卻既硬又有韌性,因此,鋼制的器物遠比鐵制的優(yōu)越。做人也需要有點兒韌性,既不一味低頭,又不魯莽從事。我們中國,正是有魯迅這樣的人,才逐漸強大。
別人寫魯迅的文章:“樹人”需要魯迅
在當下,中學生有三怕,怕奧數、怕英文、怕魯迅。對于前兩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對于后者,我不僅不怕,反而喜歡。
當今中國的中學生,目光盯著升學,壓力山大。奧數、英文是兩種特別的東西,它能幫助中學生走上升學的捷徑,中學生總是怕學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語文學科無論怎么考,分數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這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識”),且語文課程中的“魯迅”更是難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學都“仰天脅息坐長嘆”。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澀難懂,確實并不淺顯。但這能成為我們怕的理由嗎?縱觀先秦諸子散文、唐宋詩詞、明清小說,又有哪一個是既淺顯的?對于精華,唯有一字一句仔細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當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字字珠璣,意味深長,發(fā)人深省,難道都讓紅塵掩蓋了它們?
世事滄海桑田,思想卻亙古不變。
“魯迅”這個名詞就其本質,已經不再是周樹人的筆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稱,而是正義力量的象征。試看當今社會,孔乙己化身為教授,不是“竊書”,而是“抄書”;阿Q復活了,在網絡炫富炫闊;祥林嫂復活了,在底層呻吟;乏走狗復活了,披著專家學者的鍍金外衣,依然向著窮人狂吠;閏土復活了,失學打工,沒有了美麗的家園……誰怕魯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魯四老爺之流。
中學生不應怕魯迅,應當正視社會現實,不能只沉迷于書本。脫離社會的書本知識斷然不能有助于中國的進步!
如果中學生只被奧數、英文統(tǒng)治頭腦,只為分數而學,到頭來,思想必定是一片廢墟。急功近利的學習只能損毀我們的未來,未來中國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學者。怕魯迅,就必定不能“樹人”。“人”樹不起來,地平線上就不會升起復興崛起的希望晨曦!
看過“別人寫魯迅的文章”的人還看了:
5.魯迅散文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