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參加博物館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關于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要怎么寫呢?接下來就跟學習啦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于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吧!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篇1
博物館的建筑風格既有歷史的滄桑感又有現(xiàn)代的節(jié)奏感。在博物館內(nèi),我們參觀了八個展廳:隋唐瓷器廳、漢畫像石廳、十二大名人廳、運河遺韻廳、宋代瓷器廳、書畫廳規(guī)劃廳、古相貴珍廳,分別展出淮北地區(qū)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國名人字畫。有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瓷器等,通過參觀這些服飾、居室、生活用品、戰(zhàn)爭用品及喪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國優(yōu)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與工匠們的偉大智慧。也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過去和現(xiàn)在。
通過這些陳列品,我們知道了淮北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遺存。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爾后,春秋宋國的別都,秦之泗水郡,西漢沛郡,東漢沛國的治所設于相城?,F(xiàn)已在相城地區(qū)發(fā)現(xiàn)、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遺址數(shù)百處,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以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地方特色為世人所矚目。隋唐兩宋時期,由于大運河通濟渠的開挖,淮北柳孜成為我國當時溝通南北經(jīng)濟的重鎮(zhèn)。這都是通過這些實物我所了解到的。翔實的資料、生動的實物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領略了燦爛的民族文化,也激發(fā)我的愛國熱情。也可以看出,黨的優(yōu)良作風是在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上,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
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直觀的實踐和學習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此次實踐讓我的到了一定的鍛煉。我很高興能夠在這次實踐中獲得在專業(yè)的知識領域進行拓展和創(chuàng)新的寶貴機會。
我認為此次博物館實踐對于歷史學專業(yè)的我來說特別有意義。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要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去做每一件事。此次實踐活動使我們增強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使命感,我們一定要繼承先人們的精神,努力向黨組織靠攏。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篇2
20XX年7月份,我參加了旅協(xié)赴許昌博物館社會實踐隊,在這15天的社會實踐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有了很多的感悟。
我們到達博物館后就開始進行工作的分工。經(jīng)過簡單的分組,我負責的講解的展廳是夏都之源,之前我自己也來過博物館,但再次走進我負責的展廳時,自己用一種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來欣賞和了解這些文物,我們的工作內(nèi)容也包括寫講解詞。所以對博物館的文物有了大概了解之后,我就開始著手寫我的講解詞,通過查閱資料所以來到博物館之后,我們就進入了自己的展廳,對自己的文物進行進一步的熟悉,拿著手里的講解詞,感覺自己的責任很大,因為很擔心自己講解不到位或是因為自己準備不足而不能準確的解答游客的疑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背稿子的空閑時間,都會進行模擬的講解,通過彼此間提問各種問題,來使自己的講解詞更加完善和具體。我覺的這是我們在準備期間必須要做好的功課,俗話說,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正是因為我們在平常的不斷努力與練習,所以我們在講解時才能給游客一個更加深刻的一個感受,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是參觀的感受很好,而不是說,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次參觀博物館的經(jīng)歷很失敗,我們希望我們的志愿者講解員的價值就是在于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參觀感受,我們是一個媒介,通過我們讓一些不了解許昌歷史的人們知道,原來許昌是有這么悠久的一個歷史,這些感受都只有是參觀后才能感受到的,當在給人們講解的時候,聽到他們說的那一句謝謝,我覺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
準備講解詞,修改講解詞,背稿子,熟悉展廳,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因為在博物館實踐的時間很短,所以我們更加注重對時間的把握。經(jīng)過前幾天的準備與訓練,我們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再是簡單的要求自己能夠把博物館的文物講出來,而是更加注意以怎樣的語言和表達形式讓游客來更好的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講解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游客來更好的認識和了解文物的內(nèi)涵和它的歷史意義,我覺得這就是講解的真正價值所在。在這幾天的社會實踐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在進步,雖然進步很小,或許是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當我們靜下來回想起來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從一開始對文物的一無所知到有所了解到逐漸掌握。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進步,當我們真正努力做一件事情時,很小的進步都會使我們歡呼雀躍很久。我們在付出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很特別的感受。當你真正的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是有多大,所以當我們在付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各種困難,但是因為你想把它做好,所以你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好它,或許你從來都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但因為你想做,所以你就會克服你所認為的困難,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成長的過程。所以在這段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很開心,因為自己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還收獲了友情與歡樂,我覺得這就是參加活動的價值意義所在。
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是參觀的感受很好,而不是說,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次參觀博物館的經(jīng)歷很失敗,我們希望我們的志愿講解的價值就是在于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參觀感受,我們是一個媒介,通過我們讓一些不了解許昌歷史的人們知道,原來許昌有這么悠久的歷史,這些感受都只有是參觀后才能感受到的,當在給人們講解的時候,聽到他們說的那一句謝謝,我覺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所以我也會繼續(xù)努力,希望能講的更好。不過看著自己呆了十幾天的展廳,還是感覺有一點不舍,不過生活就是這樣,有得也會有舍,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進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歡樂和友情,也付出了汗水和努力,這些都都是對等的,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回報,可能有時候是一種情感上的回報,但我們還會感到十分的開心與快樂。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我對于南京博物院從來都不陌生??墒钦嬲钊虢佑|它、了解它,確是一直到大學一年級,參選南博志愿講解員才開始。而在這個大一的暑假,我有幸加入了文學院“博物金陵·愛在奉獻”南京博物院暑期志愿服務活動,再次以一名服務者的身份走進了南博。
到現(xiàn)在我依然清楚的記得,在大一上學期第一次作為志愿講解員進入南京博物院時的我,是抱著怎樣的一種既期待又忐忑、既自豪又緊張的復雜心情??粗^藏的或古樸大氣、或玲瓏妙絕的古代珍寶,沒人能不為我國古代輝煌的藝術成就以及繁榮文明贊嘆、驕傲。在瓷器館、漆器館為游客講解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不少問題,例如文物的信息記憶偏差、相關知識嚴重不足等等。但是無論是館內(nèi)的工作人員還是觀眾們,都沒有特別嚴厲責備或是批評我,而是細心的糾正我的錯誤、熱情的鼓勵我繼續(xù)講下去。我想也是因為如此,我對南博的回憶始終夾雜著一股暖暖的親切。
轉眼間一年時間過去了,我在南博的志愿講解也已經(jīng)逐漸駕輕就熟,也正是這一份對南博的熟悉和自信,讓我決心再次加入暑期的志愿服務。而鑒于我在學生會新聞中心工作的經(jīng)驗,此次我主要負責的并不是志愿講解,而是本次社會實踐的新聞與宣傳任務。新聞任務聽起來似乎輕松,實則零碎而嚴謹,很多地方不能出一點差錯。在活動開始前,我們幾位負責此項的同學就開小會討論決定了活動橫幅和展板的制作細節(jié),并初步敲定了整個活動中需要新聞、攝影配合的具體安排。
人們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活動中途對日程進行過調(diào)整,可幸運的是我們的計劃都還是大致上按部就班的順利實施了。從最初的“開幕儀式”,到實踐活動中期的“志愿講解大賽”、“關愛殘障人士——福利院講解之行”等子活動,再到最后的“閉幕儀式”,我們的整個活動策劃基本上得到了完美的真實展現(xiàn)。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也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時在南博的官方網(wǎng)站上也發(fā)布了很多我們的活動照片和新聞稿件。
當然,萬事俱備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在這次的活動里同樣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在活動開展過半的時候,由于資料轉接、上傳不及時,再加上我個人電腦出現(xiàn)問題,致使很大一部分活動圖片遺失(萬幸,在我們急得團團轉的時候,南博的工作人員告知我們,他們那里尚有一份照片備份)。經(jīng)歷此役的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什么叫“早作準備、臨時不慌”、什么叫“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在后半程的活動中,大家也不由得更加謹慎小心、周全思量,可能這也是一種算是因禍得福吧。
其實屈指算算,這次南博的暑期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并不算長,卻真的為以后留下了一段不錯的回憶和談資。自較得失,也覺饜足。我真心希望、并且堅信,下次還會有機會再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微笑著走進南京博物院、以及更多類似的、敞開的門。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篇4
1955年,錢學森發(fā)來兩封書信,邀請郭永懷回國。郭永懷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與待遇,與夫人李佩于1956年11月回到闊別16年的祖國。“作為新中國的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懷說。
1960年7月,蘇聯(lián)政府照會中國政府決定撤走在華的核工業(yè)系統(tǒng)的全部專家,隨后又停止供應一切技術設備和資料。中國決定自行研制核武器,郭永懷擔任九院的副院長。當時九院的首要任務就是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的情況下,迅速掌握原子彈的構造原理,開展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制工作。
1963年,他與科研隊伍遷往青海新建的基地。在郭永懷的倡議和指導下,我國第一個有關爆炸力學的科學規(guī)劃迅速制定出臺,從而引導力學走上了與核武器試驗相結合的道路。同時,郭永懷還負責指導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洞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在對核裝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他提出了“爭取高的,準備低的,以先進的內(nèi)爆法為主攻研究方向”。為確立核武器裝置的結構設計,郭永懷提出了“兩路并進,最后擇優(yōu)”的辦法,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確定最佳方案,對一些關鍵問題的解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方案不僅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投爆所采用,而且為整個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一直沿用。
郭永懷每天一大早便趕到現(xiàn)場,了解裝配工作進展和系統(tǒng)聯(lián)試結果,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便及時研究處理。在將要進入正式試驗階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懷每天都要忙十幾個小時,有時是通宵達旦,吃飯也是席地而坐邊研究邊吃。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當閃光火球和蘑菇狀煙云冉冉升起時,全體測試人員一片沸騰,郭永懷卻癱軟在試驗現(xiàn)場,身邊工作人員把他架到臨時帳篷里的鐵皮床上,郭永懷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