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2)
初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篇3
課程的改革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是為國家未來發(fā)展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需要。學習課改這幾年來,我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有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要更新教育觀念
《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和培養(yǎng)。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惟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和載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作為歷史教師應貫徹新課標的精神,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客觀事實基礎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形成正確的歷史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走上正確的道路。教師只有自覺地更新教育觀念,跟上時代要求,才可能在課改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二、要不斷提高專業(yè)水平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共同探究的教學思維。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充分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激情,充滿生機。有時需要語言的激發(fā);有時需要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時需要教師知識的儲量大,總之,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有時為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
三、要加強小組合作的實用性
隨著課改的深入,小組合作學習被我越來越多地采用,它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但有時在小組活動中,紀律差的學生渾水摸魚地說閑話、做小動作,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看似活躍實則多為無用之語,而這無疑不利于良好紀律的形成、不利于達到優(yōu)質(zhì)、高效的學習目的。今后為避免此問題的出現(xiàn),應精心選擇小組合作的內(nèi)容,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及紀律的控制。
四、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特長和能力
以往的歷史課堂,總是以語言文字貫穿始終,學生的個性受到了禁錮,他們特有的專長無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歷史課堂,因其枯燥無趣而在歷史課上做其他事。而這次的課改,恰恰要求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于是,在歷史課堂上出現(xiàn)了許多以前不會有的現(xiàn)象:有學生在畫房屋,這是學生根據(jù)書中文字介紹描繪的半坡居民的村莊、河姆渡人的房子;有學生在唱歌,這是學生在學習澳門回歸課堂上深情演繹七子之歌;有學生在演短劇,這是學生在體驗商鞅舌戰(zhàn)群臣,等等。學生們在用他們擅長的方式敘述著歷史。唱歌、演短劇、講故事、猜謎語、繪畫等,都是他們施展特長的渠道。在歷史課堂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全程評價,是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這些年以來,自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歷史課堂也更加有趣。我會在以后不斷學習、總結、反思,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初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