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
對于初二地理的學習,需要運用哪些好方法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理性知識是人們對地理感性知識經過思維加工后形成的,反映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聯系的知識。它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和地理理論三部分。地理理性知識的學法在策略上應有的放矢,即學概念要抓本質特征;學規(guī)律要找聯系、找趨勢;學理論要使概念和規(guī)律系統化。在技能上分為以下三種學法:
1地理概念的學法。按照學習心理即感知、理解、記憶、區(qū)別概念的進程分為:
⑴感知概念的學法,即利用自己頭腦中原有的感性知識儲備和豐富的想象力,首先感知地理事物存在的狀況;其次發(fā)現地理事物的特征,最后經抽象、概念的思維過程,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質。也就是通過“感知事物→發(fā)現特征→抓住本質”三個具體步驟學習概念的學法。
?、评斫飧拍畹膶W法,即在感知概念的基礎上,先通過分析概念的內涵,再劃分概念的外延(即歸納類型)兩個具體步驟,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從而理解概念的學法。
⑶記憶概念的學法,即在感知和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對比、歸納、挖掘特征等相互并列或互補的方式,將概念的短時記憶轉變?yōu)殚L時記憶的學法。
⑷區(qū)別概念的學法,即通過對概念之間本質屬性或各種關系的比較,找出概念之間差異的學法。此學法有利于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概念,最適合學習易混淆的概念。操作時可從分析、對比概念之間的本質屬性入手,找出差異,如時間與空間的區(qū)別;從概念的從屬關系上區(qū)別,如降水與降雨,土地與土壤。從概念的并列關系上區(qū)別,如氣候類型、植被帶、自然帶之間的區(qū)別;從概念的因果關系上區(qū)別,如風蝕作用與風蝕地形;從概念的對立關系上區(qū)別,如氣旋與反氣旋;從概念的近似關系上區(qū)別,如工業(yè)分布與工業(yè)布局;從概念的交叉關系上區(qū)別,如季風區(qū)、非季風區(qū)的界線與外流區(qū)、內流區(qū)的界線。
2地理規(guī)律的學法。地理規(guī)律是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規(guī)律和地理演變規(guī)律三部分。學習地理規(guī)律從策略上一定要抓住“聯系”,尋找地理事物本質聯系的原因,明確地理事物聯系的狀況,清楚地理事物聯系的發(fā)展過程或趨勢。從技能上需要掌握學習地理規(guī)律的主要方法。
?、乓蚬撓档膶W法,即在閱讀課文、閱讀圖像、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歸納、判斷,或對規(guī)律所涉及的概念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找出地理事物為什么存在必然聯系的原因,從而理解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這一學法,主要用于學習地理原理,也可用于學習地理分布規(guī)律和演變規(guī)律的成因分析。例如,在學習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原理;產業(yè)轉移的原因,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和季節(jié)周期性演變規(guī)律的原因時,均可用此法學習。
?、瓶臻g聯系的學法。由于地理事物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間里(水平空間、垂直空間、甚至宇宙空間),有其空間位置、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所以,地理事物聯系的狀況,主要是空間聯系。只有明確了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事實,才能進一步理解地理事物與空間的本質聯系。學習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事實及其空間聯系,最好的工具就是地理圖像,尤其是地理分布圖??臻g聯系的學法,就是通過閱讀地理分布圖,在明確了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分布、結構等事實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明確地理事物與空間之間的本質聯系,從而理解規(guī)律的學法。這一學法主要用于學習地理分布規(guī)律。例如用此法學習氣溫的水平分布規(guī)律、氣壓帶和風帶分布規(guī)律、洋流分布規(guī)律、自然帶地域分異規(guī)律等內容。
?、菚r間聯系的學法。由于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時間發(fā)生,并隨時間而變化。所以,時間聯系的學法,就是采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邏輯方法,來理解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隨時間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學法。它一般要用四個步驟來學習。首先,要特別關注地理事物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時間的對應關系;其次,在閱讀地理圖像、閱讀課文,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比較不同時期地理事物存在的狀況,找出不同時期地理事物發(fā)展的特點;然后,經過分析、綜合、歸納,明確不同時期地理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最后,用概括的、準確恰當的語句或簡圖(表),表達出地理事物隨時間發(fā)展變化的必然趨勢。這一學法,主要用于學習地理演變規(guī)律,如學習生物演化序列,氣候變化史、城市化進程等演變規(guī)律。同時也可作為學習地理原理和地理分布規(guī)律的輔助學法。
3地理理論的學法。地理理論是有關整個地理環(huán)境或其中某一廣闊領域的整體認識,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guī)律,經過系統化后形成的知識體系。地理理論的學法就是通過綜合分析和系統歸納,使相關的概念和規(guī)律系統化的學法。它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首先,建立新的概念;其次,明確理論中包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guī)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最后,明確地理理論的基本觀點。例如板塊構造理論的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學習、中心地理論的學習等。
有關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推薦: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提高授課效率
地理教學中,新課導語藝術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授課效率的關鍵一環(huán),起著滲透主題、醞釀情緒、激發(fā)興趣和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風趣幽默的謎語導入,會像磁石般緊緊吸引學生的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產生師生共鳴,形成新課的教學高潮。如教學"地球儀"的有關知識時,先讓學生猜謎:"不是籃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轉,別看它的個子小,載著大河和高山";講"地圖"時,則用"容納萬水千山,胸懷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渾身絢麗多彩"的謎語導入,教學"中國的疆域"時,用"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兩分它在東,頭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陸"導入新課。通過這些謎語導入,使學生形成空間輪廓概念,加深對地球、地圖特征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主要表現在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師生互動中學習。只有學生覺得有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才會感到輕松愉快,有了愉悅感,就能產生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摯友,更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季風"時,我引入了《黃土高坡》中的歌詞:"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問,歌詞中唱到的西北風,東南風,黃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在什么季節(jié)盛行?為什么會有這些風?用這樣的方法把問題提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我還常常把古詩中與地理知識結合緊密的詩句巧妙引用到課堂中,使學生耳目一新引人入勝。比如講我國的地勢地形時用"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講梅雨時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講內蒙古高原時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說明內蒙古高原的平坦開闊,一望無際的地形特點和景觀。
3、成功激勵,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
成功激勵是激發(fā)和強化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的有效方法。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心理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一種再次獲得成功,再次體驗心理滿足的需求。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經常體驗到這種成功的喜悅,并且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強化學生的這種探究精神,維持這種積極情緒。如當學生答對了問題或發(fā)現了新問題或提出了新觀點或考試進步了等,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這種方法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同樣有作用。如我校美術班的學生,大多數文化基礎較差,對數學、地理(特別是自然地理)等科目的學習感到吃力,有的同學甚至想放棄這些知識的學習,所以上課時不聽課的同學相對較多。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我將考試試題難度降低,在一次考試中,有一位同學原來學習態(tài)度較差,但近段時間較認真的學生考試及格了,我及時在班上表揚了他,并以他為例,說明學習態(tài)度與成績的關系,課后又單獨找這位同學談心,鼓勵他,幫助他分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告訴他學習地理的方法。在此后的考試中,這位學生無論題目難易都能考及格,在題目較易時還能上80分。平時,只要班上某位同學有進步,我都會表揚鼓勵,此后這個班學習地理的興趣越來越濃,地理成績進步很快,與我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了。
3、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觀,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學習 "地球的運動" 時可采用多媒體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意義,寓抽象的教學內容于生動形象的情景畫面之中,加上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精辟的解說詞,聲情并茂的動畫場面,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悅,觸發(fā)他們的想象和思考,從而在愉悅的氣氛中突破了教學難點。
在學習"影響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一節(jié)中的"社會經濟因素的發(fā)展變化"時,我以珠江三角洲種植的農作物的變化(由糧食→蔬菜)為例說明市場區(qū)位及需求的變化。通過師生互動,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習效率。
4、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
例如,開展地理小報的制作、評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從事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選擇一些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專題,由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以地理小報的形式來學習。比如六年級自然地理中有關宇宙的知識介紹很少,但學生們對神秘的宇宙非常感興趣,我就組織同學們收集有關宇宙的知識、資料,包括圖片、文字、數據等,要求4人為一組,合作編一份主題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報,并評選出一些好的作品,張貼于校宣傳櫥窗內,讓同學們相互交流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多種知識,選擇適宜的辯題,開展辯論賽。我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擬定一些辯題,展開辯論賽。由他們自由組合成兩隊,抽簽決定正反方,各選出四個辯手,并分頭去確立論點、收集論據、組織辯詞等。同時也由學生自行商議,邀請一些老師作評委。例如:結合"中國人口分布"教學,擬定"中國人口分布現狀利大還是弊大";結合"中國水資源"教學,擬定"喝純水是不是好事"等,組織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賽前的準備、賽場上的唇槍舌劍,學生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思維更加嚴謹,也鍛煉了學生的演說能力。
5、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生活情景體驗中學習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要體現這一理念,我想就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教育理念滲透到課程中,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資源,讓地理教學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所見所聞入手,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加強地理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如請同學談談夏季、冬季的晝夜長短情況(學生可以非常輕松地從上學、放學體會到);中午12時太陽高度的變化;其它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觀看北京奧運會的時間等類似的生活情景體驗,使得復雜的情景簡單化,有利于學生接受,也使得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要實現地理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必須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地理的能力,力爭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6、合理評價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與改革地理學業(yè)評價方法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改革死記硬背的考試方法。有的地理教師甚至將學生學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試"上,實踐證明這種想法過去、現在、將來都是行不通的。學業(yè)評價的評定是:在教師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礎上,以六十分為界對學生給出及格與不及格兩種評定。地理結業(yè)評價試題的特點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備的大的地理事實;地圖性,即所有的試題都可以通過讀圖完成;開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題中,有方位、距離、行車速度、氣溫等的查算等。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拉近師生情感,改變學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習慣的更新;可以引導師生雙方明確地理學習的方法和目標,強化了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了,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