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大全(3)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2、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
3、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不要說相公癡迷,還有比相公更癡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鳥聲俱絕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問題 答案
1、文中具體描寫雪景句子是哪些? 1、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飲”表現(xiàn)了作者豪邁的心情。
第五單元復習
一.翻譯句子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6.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9.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10.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1.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1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1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7..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8.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19.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20.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2.技亦靈怪矣哉!
23.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4.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25.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二.理解運用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一、綜合理解
1、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條件下能實現(xiàn)嗎?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答:寄托了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yè)、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只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2、世外桃源“是怎樣虛構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摘錄原文回答。
答: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3、桃花源是陶淵明描繪的美好的理想社會,也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請概括這一理想社會的特點。
答:①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社會安定;②人民安居樂業(yè),和睦相處,平等自由;③環(huán)境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4、從《桃花源記》和《飲酒》中,你認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結合當今社會實際,簡要說出你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4分)
答:理想境界是:沒有戰(zhàn)亂,安定團結;相處和諧;生活富足;環(huán)境優(yōu)美。(評分標準:答對其中的兩點即給2分;)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屬于開放性答題,只要能從以上四點中的任意兩個方面去答題。認識到位,表達流暢即給2分。
5、為什么“桃源人”“見漁人,乃大驚”?
答:桃源人與世隔絕久遠,對陌生人到來感到很驚異。
6、簡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在文中也有暗示,請找出相應得一兩處語句;(2)文章第二段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1)①“忽逢桃花林”、“漁人甚異之”②“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2)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戰(zhàn)亂、寧靜和平、自由和諧的理想社會(生活)的追求。
7、請你用自己的話,說出桃花源人與漁人的交談都涉及了哪些內(nèi)容。
答案要點:①桃花源人問漁人從哪里來。②挑花源人向漁人說明自己來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漁人詢問外界的情況。④桃花源人囑咐漁人不要向別人提起這里的情況。
8、用原文語句作答:
(1)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2)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時亂
9.文中哪些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仍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
答:不足為外人道也。 第二問:因為(1)源中生活安寧,(2)能安居樂業(yè),(3)和睦相處。
10.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答:表達詩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勞動,和樂富足,寧靜淳樸的和諧生活環(huán)境。
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zhàn)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么樣的愿望?
(圍繞“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11、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
答: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2、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答:示例:沒有戰(zhàn)爭、沒有饑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發(fā)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準:(3分)內(nèi)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二、課文內(nèi)容理解
1、線索:漁人的行蹤為線索。通過“發(fā)現(xiàn)——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
2、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簡答):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3、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4、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5、作品意義:盡管這種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但它體現(xiàn)了人們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反抗。
6、 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設下懸念,使故事更加離奇
7、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世界
陋室銘 劉禹錫
一、綜合理解: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2、本文的寫作手法:托物言志 (寫法上的特點)
3、本文用反問句做結尾,有什么作用?
答:用反問句作結,作者以諸葛亮和揚子云自比(作者以名人自況),含蓄地表現(xiàn)了“惟吾德馨”,自己也具有他們的抱負和志趣。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4、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在今天有什么意義?
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在今天依然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諧社會氛圍的時候,依然需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操守,依然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5、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6、“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lián)系文段內(nèi)容自選角度具體談談你的看法。
(例一:我認為對象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應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yǎng)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
7、“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功頌德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人們經(jīng)常用“座右銘”來激勵鞭策自己。請你從平時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則有關學習方面的“座右銘”。
(示例: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8.后人常用“芝蘭之室”來喻指賢士居所。《陋室銘》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諸葛廬(南陽諸葛廬)”和“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
9.作者筆下的居室寧靜、雅致。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展示給你的畫面。
答:連片的青苔蔓延上臺階,階上一片碧綠;芳草的顏色映人簾里,簾內(nèi)滿目青蔥。在簡陋的屋子里,有人在盡情地彈奏古樸的琴,有人在吟誦著佛經(jīng)。(每句按照原句翻譯只能得1分,加上一定修飾語得2分)
二、填空:
?、佟堵毅憽芬晃淖髡哒J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谖闹忻鑼?quot;陋室"環(huán)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③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鼙憩F(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萦帽扔髻澝?quot;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蕖堵毅憽芬晃闹袨橥怀鲋髦级每鬃拥囊痪湓捠牵嚎鬃釉疲汉温?
?、咦髡咴谖闹薪Y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的一句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愛蓮說》 (宋)周敦頤
綜合理解:
1.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人們對不同花的喜愛,表明了他們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如陶淵明獨愛菊,表明了他 追求隱逸(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世人甚愛牡丹,表明了世人貪慕富貴的生活態(tài)度。
2.“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你喜歡哪種花?并請你說說喜歡的理由。(3分)
示例:我喜歡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黃色花朵散布在綠葉中,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卻絲毫不張揚。
我喜歡蘭花,蘭花無論候于何處都是默默無聞的綻放,默默散發(fā)出幽香,具有純樸高雅,不張揚、不媚俗的品質(zhì)。
我喜歡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奮進、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
3.許多同學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為它出了蓮的高潔、質(zhì)樸,比喻君子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你還喜歡本文中描寫蓮的那些語句?為什么
例:我喜歡“香遠益清”這句話,因為這句寫出了蓮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遠揚。
4.本文主要寫的是“蓮之愛”,為什么還要寫“菊之愛”、“牡丹之愛”呢?
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突出蓮之高潔,賦予蓮花美好的品質(zhì),同時表達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偉岸的高尚情操。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從其象征意義入手談談你的認識。
示例:象征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的品質(zhì)。在當今社會,學習這一品質(zhì)尤其重要
看過八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大全的還看了:
4.初二語文復習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