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地理 >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

時間: 陳哲凡673 分享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

  海拔高度:又叫絕對高度,是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帶來的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球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球體
  (2) 最大周長(赤道)長度:約4萬km
  (3) 經緯線比較:
緯 線經 線
形狀特點圓(除兩極)半圓
長度特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長度為0,南北緯度數(shù)相等的緯線長度相等
都相等(約2萬km)
線圈間關系緯線相互平行(除兩極)所有的經線相交于兩極
指示方向東西南北
  (4) 經緯度比較:
  緯  度 經  度
表示符號 北緯—N 南緯—S 東經—E 西經—W
起始線 赤道(0°緯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
劃分方法 赤道以北為北緯,赤道以南為南緯 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本初子午線以西為西經
度數(shù)范圍 0°—90° 0°—180°
 
  (5) 南、北半球的劃分:分界線—赤道
  (6) 東、西半球的劃分:分界線—20°W和160°E經線
  (注意:東經不都在東半球,西經也不都在西半球)
  (7) 地理坐標的書寫:例如,南京北緯32度,東經118度,寫作(32°N,118°E)
  (注意:①不能少“°”②先寫度數(shù),再寫字母③只有赤道、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不寫字母,其余要有N、S、E、W)
  (8) 方格狀經緯網的地理坐標判斷:
  第一步:明確“橫緯豎經”,即橫線是緯線,豎線是經線
  第二步:明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三步:數(shù)值:越往上(北)越大為北緯,越往下(南)越大為南緯,越往右(東)越大為東經,越往左(西)越大為西經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
  (1) 自轉與公轉的比較:
  自  轉 公  轉
圍繞中心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時間 1天 1年
產生的現(xiàn)象 晝夜交替;地方時的差異 四季交替;形成五帶
 
  (2) 太陽直射點及節(jié)氣、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北半球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南半球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6、7、8月
 
  (3) 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相反)
  白晝長度↑ 白晝長度↓ 白晝長度↓ 白晝長度↑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
  晝夜 白晝長達到 晝夜 白晝長達到 晝夜
  平分 一年最大值 平分 一年最小值 平分
  (4) 五帶的劃分:
  北極90°N
  北寒帶 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終年寒冷
  北極圈66.5°N
  北溫帶 無太陽直射現(xiàn)象,也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分明
  北回歸線23.5°N
  赤道0° 熱帶 有2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終年炎熱
  南回歸線23.5°S
  南溫帶 無太陽直射現(xiàn)象,也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分明
  南極圈66.5°S
  南寒帶 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終年寒冷
  南極點90°S
  7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提綱:第三節(jié) 地圖
  (1) 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2) 比例尺計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注意單位的換算,圖上距離一般是cm,實地距離一般是m或km)
  例:圖上5cm代表實地距離1500km,則比例尺為1:30000000
  (3) 相同圖幅的地圖,比例尺大的地圖表示的實地范圍小,內容詳細;比例尺小的地圖表示的實地范圍大,內容簡略
  (4) 方向的判斷:
  方法一:有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方法二: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方向為正北
  方法三:無經緯網或指向標——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5) 海拔高度:又叫絕對高度,是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等高線地形圖上標注的數(shù)據(jù)都是海拔高度);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例:甲地海拔2000m,乙地海拔-200m,則兩地相對高度=2000―(―200)=2000+200=2200m
  (6) 五種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7)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8) 等高線地形圖部位判斷:
  山頂:閉合等高線中心,數(shù)值內大外小,用▲表示
  鞍部:兩座山頂之間的凹處
  陡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適合攀巖運動,會有瀑布)
  山脊:等高線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往往有河流發(fā)育)
7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