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教案
教案代表著七年級生物教師對課堂的假設與預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教案下載,僅供參考。
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教案范文
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2、能力目標:學會使用干濕計,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多種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認同生物對環(huán)境具有不同的影響,意識到合理開發(fā)、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科學探究方法。
課時:本節(jié)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案例分析
分析“屎殼郎出國”,回答課本P11的討論題。
討論1:大量的牛糞污染了澳大利亞的草原,破壞了植被,還導致蒼蠅等害蟲的滋生,容易傳播疾病,該地區(qū)生態(tài)失去了平衡。中國屎殼郎一以牛糞為食,清除了牛糞,還草原以生機,也切斷了蒼蠅等害蟲滋生的場所,使環(huán)境邊得清新優(yōu)美。 討論2:由于澳大利亞本地的屎殼郎不以牛糞為食,若用人工的方法處理大量的牛糞必將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殺蟲劑殺蠅又會帶來殺蟲劑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從我國引進屎殼郎去處理牛糞,這是一種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污染。
討論3:生物對環(huán)境有影響。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禿鷲是自然界的清潔工等等。
二、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在進行探究之前,必須引導學生思考并理解:
①空氣濕度是怎么表示的?如何用干濕計測量空氣的相對濕度?如何精確地讀出有關的數據?
?、趹撨x擇怎樣的時間、地點進行測量?
如:為什么要選擇三個不同的地點(灌木叢、草坪、裸地)?濕度會不同嗎?具體放置在哪個高度?是否要一樣的高度?為什么要選擇三個不同的時間(早、中、
晚)?濕度也會不同嗎?如果一天中只測一段時間,行嗎?為什么每次測試的時候要測量多個數據(如3個數據)并取平均值?為什么在測試過程中不能有干擾因素,如人工澆水,測試地附近也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如果有了的話,可能會使測得的數據偏大還是偏小?
?、廴绾谓y計數據?如何根據數據說明植物對空氣濕度是否存在影響?在整個測試中,哪組數據是對照組?
?、苋绾胃鶕嶋H情況,另外選擇三個地點進行測量?必須注意的是,裸地作為對照組,必須進行測量。
說明1:如果本校實驗室配備的干濕計較少或沒有,可用2支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代替,1支作為干球溫度計,測干球溫度,另一支用濕紗布包住下端球體部分,以代替濕球溫度計,測濕球溫度。須注意的是:在測量過程中要使紗布始終保持濕潤(如圖)。再到待測地點按要求進行測量,分別記錄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再參照干濕計上的方式或對照表查出相對濕度即可。(參見教學資源《干、濕球溫度與相對濕度對照表》)
說明2:為了組織好測量活動,同樣要分好小組,落實責任,做到分工合作。 實驗后回答P13的討論。
討論1:同一時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濕度不同,裸地最小,灌木叢最大。從整天看,仍然是裸地濕度最小,灌木叢濕度最大。可見,植物越多,空氣濕度越大。說明植物能增加空氣濕度。
討論2:選擇不同的植被(植物種類與數量不同),才能正確地找出植物與濕度的關系。如果旁邊有水源,就會增加空氣中水分的來源,干擾對植物與空氣濕度的關系的測定。
討論3:整個測試過程中,裸地作為對照(無植物)。
討論4:植物對環(huán)境影響很多。如制造氧氣、固定二氧化碳、吸收毒物、殺滅病菌、減弱噪音、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加速降塵,調節(jié)氣候、增加降水,監(jiān)測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
鞏固與反饋:能力測試P1 7、P2 12
板書設計:
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一、案例分析
二、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教學反思:
通過案例分析與實驗探究,除了要讓學生能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之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地認識到:在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中,一種生物不僅可以成為其它生物的環(huán)境,而且可以影響到非生物因素所組成的環(huán)境,而人類的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了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因此要讓學生理解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學微課程應用
一、微課程的概念、特征與功能分析
微課程顧名思義可以定義為,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將教學內容目標與教學方案設計重新編排、組織和歸納提煉,并最終重新整理應用于課堂教育活動之中。微課程在教育教學課程活動過程中,初步形成并逐漸發(fā)展和完善。微課程的概念最早在國外教學實踐活動中被提出,并于最近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在國內,比較早的微課程教學方式被引進和試用于廣東省的教學工作中,有關教育工作者發(fā)覺到,教學資訊信息和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整合與應用,因此開發(fā)了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建立在微型視頻教學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任務安排,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師的教授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彼此配合、相互促進。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多種教學優(yōu)勢和特色功能,分析如下:
1.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的授課目標突出,教學知識要點突出。
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首要特色功能體現在能夠強調教學活動的主旨,能夠凸顯教學知識的要點和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能夠將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關注集中匯聚,從而為教師工作者在有限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提供輔助。在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將圍繞一個或者幾個科目教學知識內容,使用簡潔明確、經過提煉的詞匯句式語言,為學生著重講解這一個或者幾個核心知識內容。而為了順利、流暢地實現此項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專業(yè)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理念、職業(yè)教學經驗,并加強教學方案設計和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
2.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精簡,方便學習者理解記憶。
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由于將教學內容集中于一個或者幾個科目教學知識要點,因此教師為學生講解的時間有限,一般情況下會將微課程視頻縮減到十分鐘之內,以保證微課程教學的內容簡潔和知識要點精煉,而且授課時間相對簡短的微課程視頻更有利于學習者記憶和掌握知識內容。
二、微課程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應用
在筆者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基礎教學材料中的知識內容,存在著數量眾多課程需要使用實驗教學活動的形式進行。這些實驗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學科知識要點的記憶和理解,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課堂知識內容的深入學習和知識要點復習與鞏固。生物科目的實驗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進一步改善,諸如實驗操作過程復雜、實驗進行時間冗長、實驗結果不清晰等問題,而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彌補以上不足。舉例說明,筆者在講授“水分與光照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一課時,由于實驗項目的經歷時間較長,不可能在一堂生物實驗教學課堂上全部完成,因此筆者設計了微課程新型教學模式的生物實驗教學方案。教學方案設計過程如下:筆者將甲班學生劃分成六個實驗活動組,以活動組為單位分配給學生不同的實驗活動(實驗任務包括:A項實驗內容、B項實驗內容、C項實驗內容、D項實驗內容),每個實驗活動組根據每項實驗內容的不同,利用現代數碼設備錄制好植物在間隔二十四小時后的生長變化情況,并將這些植物生長視頻剪接后,重新編輯集合成一個播放長度約在幾分鐘之內的簡短微課程視頻教學材料。最終仍然以實驗活動組為單位,將每活動組的微視頻在生物課堂上集合播放。在筆者的該節(jié)生物教學課堂活動中,六個活動組的學生流程、完整地將實驗項目播放出來,A項實驗內容、B項實驗內容、C項實驗內容和D項實驗內容都在微課程視頻中清晰、明確地說明了實驗結果,并且學生們也通過觀看其他實驗活動組的微課程視頻,尋找自身實驗活動中的問題和缺陷,分析其他活動組的實踐活動、實驗操作中的長處和優(yōu)勢,進而在相互交流對話與溝通討論中,彼此監(jiān)督,彼此促進,共同完成對實驗教學知識內容的學習。
三、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該節(jié)微課程視頻教學活動,筆者發(fā)現學生對生物實驗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很高,愿意主動在活動組內彼此分擔學習工作,既能夠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教學的整體學習氛圍愉快,充滿活力,筆者在微課程實驗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帶領學生完成實驗內容的結果分析與總結評價,成功地完成了微課程新型教學,并將在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對微課程教學進行研究與運用。
作者:朱小琴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實驗中學
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教案下載相關文章: